- 年份
- 2024(4055)
- 2023(5191)
- 2022(4449)
- 2021(4214)
- 2020(3459)
- 2019(7584)
- 2018(7356)
- 2017(12740)
- 2016(7190)
- 2015(8126)
- 2014(7529)
- 2013(6728)
- 2012(6251)
- 2011(5509)
- 2010(5784)
- 2009(4988)
- 2008(4761)
- 2007(4448)
- 2006(3763)
- 2005(3229)
- 学科
- 业(25358)
- 管理(24018)
- 企(23464)
- 企业(23464)
- 济(17838)
- 经济(17822)
- 技术(14659)
- 技术管理(11436)
- 理论(8877)
- 教学(8477)
- 中国(7859)
- 教育(7388)
- 业经(6322)
- 方法(6279)
- 学法(5647)
- 教学法(5647)
- 农(5532)
- 财(5114)
- 学理(4954)
- 学理论(4954)
- 研究(4499)
- 数学(4462)
- 制(4419)
- 划(4307)
- 数学方法(4289)
- 银(4107)
- 银行(4090)
- 策(4049)
- 行(3918)
- 学(3908)
- 机构
- 学院(89656)
- 大学(87074)
- 管理(34745)
- 济(31006)
- 经济(30215)
- 理学(29782)
- 理学院(29457)
- 管理学(28948)
- 管理学院(28755)
- 研究(28220)
- 中国(18848)
- 京(18212)
- 科学(16505)
- 江(15314)
- 范(14790)
- 技术(14668)
- 师范(14653)
- 财(14034)
- 所(13179)
- 职业(13036)
- 教育(12616)
- 中心(12611)
- 州(12065)
- 研究所(11950)
- 北京(11515)
- 师范大学(11437)
- 业大(11396)
- 农(11127)
- 财经(10854)
- 院(10472)
- 基金
- 项目(60434)
- 研究(50221)
- 科学(48512)
- 基金(39695)
- 家(33809)
- 国家(33424)
- 科学基金(29738)
- 社会(29419)
- 社会科(27811)
- 社会科学(27805)
- 省(27636)
- 教育(27034)
- 划(22192)
- 编号(21908)
- 基金项目(21148)
- 创(20152)
- 成果(18047)
- 自然(17971)
- 自然科(17679)
- 自然科学(17676)
- 创新(17538)
- 自然科学基金(17390)
- 课题(17244)
- 年(14515)
- 资助(14364)
- 重点(14264)
- 规划(13510)
- 项目编号(13460)
- 发(13299)
- 业(12919)
共检索到140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赵红艳
学科课程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但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有活动课程。同时,在两类课程的关系上,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丽华等在《教育科学》2010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上,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活动课程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学科知识技能。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科知识技能在运用中得到巩固、验证、深化,使各种学科知识技能不断综合、相互联系,将知识技能与实际事物、实际问题相联系。另一方面,各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艳娟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加强并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大学生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许多高校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塑造良好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蹇兴东
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风建设,重视政策导向,切实推进课程教学创新,才能实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台惠 邓春芳
从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角度,借鉴美国工程教育创新体系培养的经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理工类院校在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加强工程图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大学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工程图学 课程教学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柏昌 刘晓凡
在学科融合趋势日益迅猛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跨学科教育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基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离不开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两条线索较为关键,一是"跨学科大概念"为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抓手,二是逆向教学思路可与当前盛行的逆向工程教学法结合,进一步细化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借此,本文在前期提出的4C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和解读了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4C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清时
本文通过剖析传统教育制度中不利于创新及人才成长的弊端,提出了对创新能力形成至关重要的若干要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虹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但是,在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因此,在对高职院校美术课程进行改革时,应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文章对高职院校美术类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通过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 高职院校 美术课程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花玲 仇国芳 王俐 王琳
个绍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近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改革方案、建设研究型课程、组织精品课程大讲堂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论述?期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芳 刘靖 张璟晶 唐劲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从现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存在的弊端入手,深化校企合作,对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原有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架构"共性+个性"协调发展的专业课程群、构建"平台+双师"教学育人新模式、校企共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群网络平台、实施"双向选择,定向培养"教学组织模式和改革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黎 杨琳芳
深入电子行业企业调研,开展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按照工作岗位定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化、课程体系形成的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课程以及在每门专业课程中设置职业能力拓展项目,并组织各种创新小组科技活动,保证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韩京海
探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途径,实施课程体系动态调整,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以典型零件和控制技术为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了"竞赛+项目"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成果。
关键词:
机电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宏颖 邹原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新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学体系中设立了创新课程,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管理机制、保障体系和实施效果评价。经过3年实践,创新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科研能力 创新课程 卓越医生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