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6)
- 2023(16130)
- 2022(13647)
- 2021(12410)
- 2020(10544)
- 2019(23660)
- 2018(23125)
- 2017(43920)
- 2016(23153)
- 2015(25289)
- 2014(24156)
- 2013(23560)
- 2012(21309)
- 2011(18970)
- 2010(18780)
- 2009(16983)
- 2008(15799)
- 2007(13587)
- 2006(11686)
- 2005(9960)
- 学科
- 济(109723)
- 经济(109637)
- 管理(68656)
- 业(65611)
- 企(54526)
- 企业(54526)
- 方法(45854)
- 数学(40864)
- 数学方法(40399)
- 中国(25264)
- 财(24711)
- 农(24097)
- 地方(23607)
- 业经(21978)
- 贸(20915)
- 贸易(20905)
- 易(20361)
- 技术(19728)
- 学(19368)
- 农业(16776)
- 制(15844)
- 环境(14827)
- 务(14719)
- 财务(14679)
- 财务管理(14650)
- 地方经济(14621)
- 企业财务(13884)
- 和(13704)
- 理论(13676)
- 融(13626)
- 机构
- 学院(314949)
- 大学(314648)
- 济(142397)
- 经济(140111)
- 管理(126415)
- 理学(110677)
- 理学院(109538)
- 管理学(107704)
- 管理学院(107126)
- 研究(104362)
- 中国(78205)
- 京(65803)
- 科学(62266)
- 财(60855)
- 农(51079)
- 所(50166)
- 财经(49413)
- 中心(48792)
- 业大(48093)
- 研究所(45932)
- 经(45311)
- 经济学(45231)
- 江(44751)
- 经济学院(40763)
- 北京(40523)
- 农业(40084)
- 院(37869)
- 范(37111)
- 财经大学(36961)
- 师范(36618)
- 基金
- 项目(223841)
- 科学(178773)
- 基金(166402)
- 研究(158798)
- 家(146432)
- 国家(145257)
- 科学基金(126479)
- 社会(106355)
- 社会科(101277)
- 社会科学(101256)
- 基金项目(88409)
- 省(86961)
- 自然(82215)
- 自然科(80505)
- 自然科学(80485)
- 自然科学基金(79091)
- 划(73180)
- 教育(72433)
- 资助(66600)
- 编号(60782)
- 创(51509)
- 重点(50205)
- 部(49147)
- 发(48311)
- 创新(47490)
- 成果(46417)
- 国家社会(45673)
- 科研(43432)
- 教育部(42889)
- 人文(42115)
共检索到45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艳泓 马艳华 宋伟 赵树良
学术界和产业界重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大多学者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关于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较少。利用计量方法分析北京1999—2016年的数据发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溢出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且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在技术出现的2年内缓慢增长,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比例,这种影响呈现6年一个小周期的特点;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0年以内都是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和对创新主体的政策优惠力度,降低研发成本、促进技术溢出;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溢出 经济增长 动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马林 黄夔
根据浙江省1992~2011年数据,应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其绿色创新能力及其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三者长期关系及变量间协同演进模型。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绿色创新能力和创新溢出效应内部变量间不仅是协同演进的,而且两者协同演进为经济增长提供内在驱动力,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反过来促进两者的不断升级。最后,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博 任菲
本文探讨了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挖掘了潜在的作用机制。创新投入具有外部性特征,正外部性主要体现为不同经济主体间源自发展活动的互动行为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而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在获取经济资源和增长机会方面的市场竞争效应。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表明我国各区域在创新投入方面具有显著的联动关系。同时,研究扩展了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071,而来自区域外部的创新资源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存在"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这一研究提出并识别了创新投入的正负外部性,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对于创新投资决策和科技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溢出 创新投入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亮 蒋依铮
基于2011—2019年全国245个地级市数据,构建时变非对称互联网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内生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交互影响:邻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抑制了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邻近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增长,但抑制了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了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但抑制了本地区的技术创新。第三,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空间交互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正
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理论分析和探讨了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认为我国各省域的科研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主体,知识的多种溢出机制中产学研合作可有效促进创新知识溢出,各省域通过知识积累促进了在区域间的溢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创新溢出与经济增长显示了正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
文章基于2005—2018年各省市年度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近年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当地的科技进步伴随着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协调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独占性等问题,从而表现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为正,中西部则为负,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不及东部地区丰富,科技创新投入引致的虹吸效应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地区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
文章基于2005—2018年各省市年度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近年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当地的科技进步伴随着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协调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独占性等问题,从而表现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为正,中西部则为负,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不及东部地区丰富,科技创新投入引致的虹吸效应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地区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芸 董亚宁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吕笑月 黄楚蘅
利用2003—2013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省内区域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得分的回归法计算了近11年来四川省各个市(州)的科技创新水平;然后使用地理-经济加权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及其溢出效应。发现近年来,四川省内各市(州)的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升,但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均衡;本市(州)的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经济增长确实有显著促进效应,但对其他市(州)的溢出效应并不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柳 刘志彪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国内众多有关FDI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普遍忽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因此,FDI技术外溢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可能被高估了。本文通过1987-2003年中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分析了本土创新能力与FDI技术外溢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在控制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后,FDI本身产生的外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FDI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本土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洁
从区域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和产出两个角度出发,选取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省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投入和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影响依次为中部区域最明显,西部区域次之,东部区域最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李松 贾敬全
文章通过架构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区位理论模型,揭示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机理路径,并通过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解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科技创新规模、结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科技创新规模提升1%,则会使本省经济水平提升0.0848%,近邻省份提高0.0473%。结构调整方面,在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1191%,近邻省份经济增长提升0.2289%。类似,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率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0696%,近邻省份提升0.1521%。质量方面,三项专利授权率变化对经济的溢出都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贸易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FDI、FDI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
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角度的研究
FDI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FDI溢出效应和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六省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