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11)
- 2023(20910)
- 2022(17959)
- 2021(16671)
- 2020(14011)
- 2019(31646)
- 2018(31293)
- 2017(59518)
- 2016(32792)
- 2015(36804)
- 2014(36413)
- 2013(35669)
- 2012(33220)
- 2011(30230)
- 2010(30595)
- 2009(28278)
- 2008(28039)
- 2007(25345)
- 2006(22522)
- 2005(20289)
- 学科
- 济(129781)
- 经济(129619)
- 管理(98982)
- 业(95106)
- 企(79697)
- 企业(79697)
- 方法(51961)
- 数学(43556)
- 数学方法(42972)
- 中国(38460)
- 农(36360)
- 财(34646)
- 业经(31546)
- 地方(29847)
- 制(29479)
- 学(28234)
- 贸(24849)
- 贸易(24827)
- 技术(24528)
- 农业(24324)
- 易(24045)
- 银(23360)
- 银行(23281)
- 理论(22482)
- 行(22265)
- 融(21826)
- 金融(21823)
- 务(21127)
- 财务(21037)
- 财务管理(20991)
- 机构
- 大学(464668)
- 学院(464036)
- 济(183232)
- 经济(179073)
- 管理(177066)
- 研究(161923)
- 理学(151657)
- 理学院(149850)
- 管理学(147146)
- 管理学院(146297)
- 中国(121696)
- 科学(100788)
- 京(100563)
- 财(86973)
- 所(83032)
- 农(82626)
- 研究所(75148)
- 中心(72838)
- 江(71695)
- 业大(71539)
- 财经(67931)
- 农业(64621)
- 北京(63823)
- 范(62181)
- 经(61553)
- 师范(61464)
- 院(58707)
- 州(57480)
- 经济学(54417)
- 技术(50996)
- 基金
- 项目(308835)
- 科学(241579)
- 研究(223967)
- 基金(221463)
- 家(195003)
- 国家(193303)
- 科学基金(164415)
- 社会(140172)
- 社会科(132714)
- 社会科学(132681)
- 省(122212)
- 基金项目(116922)
- 自然(107129)
- 自然科(104649)
- 自然科学(104621)
- 教育(103595)
- 划(102914)
- 自然科学基金(102766)
- 编号(90967)
- 资助(90926)
- 成果(75054)
- 重点(69836)
- 发(68119)
- 部(67217)
- 创(66521)
- 课题(64415)
- 创新(61660)
- 科研(58425)
- 教育部(57254)
- 国家社会(57218)
- 期刊
- 济(210876)
- 经济(210876)
- 研究(139472)
- 中国(101260)
- 学报(79138)
- 农(76493)
- 科学(70601)
- 管理(69257)
- 财(67311)
- 大学(59595)
- 教育(58741)
- 学学(55952)
- 农业(51820)
- 融(44979)
- 金融(44979)
- 技术(40718)
- 业经(35282)
- 财经(33611)
- 经济研究(32766)
- 经(28899)
- 业(27703)
- 问题(26966)
- 图书(24023)
- 科技(23919)
- 版(23160)
- 技术经济(22225)
- 贸(21567)
- 理论(21300)
- 现代(20784)
- 商业(20701)
共检索到710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刘菲
在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立足于战略外包情境,从接包方视角出发,选取接包方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关系质量中的合作冲突和长期合作导向作为调节变量,对发包方创新能力对接包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基于分别面向外包项目经理和战略经理的两套企业问卷调研数据,本文采用层次回归技术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接包方知识获取在发包方创新能力和接包方创新能力之间扮演着中介作用;合作冲突对发包方创新能力与接包方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倒U型调节作用;接包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陶秋燕
采用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对影响供应商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以及供应商在供应链网络中的等级位置对各驱动因素与供应商创新能力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跨国外包情景下,发包方支持、共享活动和联结强度对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供应商在供应链网络中的等级位置对联结强度与供应商创新能力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共享活动与供应商创新能力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不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舟
本文针对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低端恶性价格竞争问题,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构建创新能力的协同进化模型及其作用机理。该模型表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不得不将一些高端业务发包给发展中国家的接包企业,接包企业通过这些创新项目,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创造机制、能力杠杆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完全有可能构筑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一旦这种创新能力得到发包企业的认可,还可以进一步诱导发包企业将更多、更高端的业务发包给自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解决低端业务的恶性价格竞争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瑱
能够抓住发达国家企业外包业务进一步扩大机遇的国家,必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发展浪潮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掌握发包方在选择接包方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才能制定适宜的对策,促进服务外包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中国 优势 劣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淑珍
财务外包(Finance Outsourcing)是西方国家发展较快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近年来,联合利华、微软、宝洁、强生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将其部分或全部财务与会计业务外包给会计公司。然而,财务外包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进程却相当缓慢,专业机构少,业务能力较低,服务对象较为狭窄,其发展处于"瓶颈"阶段,许多企业(即发包方)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对财务外包持怀疑、观望态度。基于此,本文拟从发包方的角度探讨财务外包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财务外包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琴琴 李钧
本文基于上海地区,利用与本土IT外包承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跨国公司(发包方)数据,对离岸IT服务外包发包方选择承接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承接企业的项目运营交付能力、国际市场品牌竞争力、行业知识和领域经验、技术和创新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对发包方选择服务外包承接商有显著影响,跨文化沟通和协调、成本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本土服务外包承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在国际接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曲刚 李伯森
本文针对软件外包项目团队承接方如何进行有效知识转移以提高团队绩效的问题,引入交互记忆系统(TransactiveMemorySystem,简称TMS)理论,在专长度、可信度和协调度三个行为特征维度框架下,对TMS的协作行为如何影响软件外包项目团队绩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基于对28家软件外包承接企业项目团队的调查访谈以及124个软件外包团队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发现,可信度对知识转移和项目成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协调度对知识转移和项目成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专长度则对项目成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TMS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协作机制,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软件外包项目团队中知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贵 马双 杨宏恩
服务外包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中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企业界以及学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然而,在现有研究中,有关服务外包中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升机制及其绩效影响的研究却十分零散。本文首先探讨并率先开发出服务外包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多维测量模型。然后,本文借助知识转移理论,创新性地运用"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从服务承包方和发包方两个不同视角探讨并论证了承包方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本研究通过174份来自承包方的服务项目经理和战略经理的配对问卷探讨了提出的模型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青
针对不对称信息下软件服务外包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发包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发包方参与水平、报酬激励系数和承包方努力水平最优解,进一步剖析发包方参与成本系数、承包方能力系数、努力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程度、外生随机变量影响系数和不确定性对这三个变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设计与发包方参与相匹配的报酬激励机制,为发包方在软件服务外包中的参与决策和激励机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占河 魏泽龙 谷盟
本研究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研究了双方知识缺口、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依赖和价值认同对降低发包方知识保护的作用以及发包方知识保护对知识获取质量的影响。提出了4条假设,并采用180个离岸IT外包项目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发包方知识保护降低了接包方知识获取质量,双方知识缺口与发包方知识保护之间呈倒U型关系,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依赖和价值认同会降低知识保护的程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萍 邓可斌
本文首次研究了服务外包与区域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根据我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8—2011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转型经济环境中,服务外包会加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带来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而且,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服务外包的影响作用,要比服务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试图通过服务外包业务带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亦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吸引外包业务更合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区域技术创新 互动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晶 王根蓓 王惠敏
本文基于中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竞争力对离岸服务外包发包方的需求决策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首先,解释变量Supo,Infr,Humr,Cost和Proc的估计系数的符号均和理论假说1、假说2、假说4、假说5和假说6的预期相一致。其次,商务环境、制造业外包经验的协调力量和制造业外包经验的独立力量,高度影响了外国发包方对14个城市的服务外包的需求决策。再次,基地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高效率足以抵消其成本竞争力的劣势。同时,本文还指出,中国基地城市的现有和潜在的人力资本供给的规模和结构同代表服务外包主流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KPO)外包的需求之间存...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基地城市 需求决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烨菁 张纪
文章借鉴Antraes(2005)中间品选择模型,结合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动态特征构建南北方国家之间中间品生产合作的模型,从北方国家技术转移与接包方技术吸收能力建设两个视角探索接包方发展创新能力的因素,提出外包项目动态升级情境下接包方获得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检验外包生产对当地创新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各地承接外包的出口对当地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国际外包 技术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宗利永 李元旭
众包平台凭借专业服务的在线交易为需求方提供高性价比、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吸引更多创新者参与到众包任务接包中,这对于众包平台运营方提升任务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接包方参与数量作为衡量众包平台任务绩效的测量指标,通过在众包服务平台"一品威客"网采集实际业务数据,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影响平台任务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奖金额度、任务关注人数、任务实际持续时间均对任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任务难度对任务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发包方式对任务难度及奖金额度与任务绩效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即在不同的发包方式下,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守业 田炳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