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63)
2023(22382)
2022(19287)
2021(18101)
2020(15185)
2019(34520)
2018(34154)
2017(65747)
2016(35882)
2015(40253)
2014(39582)
2013(38589)
2012(35452)
2011(32059)
2010(32544)
2009(30066)
2008(29499)
2007(26177)
2006(23140)
2005(20487)
作者
(101838)
(85017)
(84407)
(80708)
(54383)
(40909)
(38326)
(32909)
(32258)
(30659)
(28868)
(28820)
(27334)
(26919)
(26471)
(26209)
(25204)
(25144)
(24432)
(24426)
(21105)
(20837)
(20612)
(19463)
(19013)
(18876)
(18844)
(18815)
(17150)
(16817)
学科
(138625)
经济(138447)
管理(108773)
(101543)
(85982)
企业(85982)
方法(60921)
数学(52277)
数学方法(51393)
中国(39337)
(38919)
(37958)
业经(32229)
(30336)
(30112)
地方(29275)
理论(25393)
农业(25175)
(25067)
贸易(25050)
技术(24527)
(24238)
(24184)
财务(24083)
财务管理(24033)
(23100)
银行(23049)
企业财务(22778)
(22503)
环境(22017)
机构
学院(501902)
大学(501042)
(197482)
管理(194143)
经济(192970)
研究(169472)
理学(167219)
理学院(165263)
管理学(161937)
管理学院(160977)
中国(126444)
(106875)
科学(105192)
(94933)
(85051)
(80191)
研究所(77142)
中心(76669)
(75980)
财经(74747)
业大(73581)
(67879)
(67507)
北京(67340)
师范(66873)
农业(62503)
(62490)
(61111)
经济学(59498)
财经大学(55522)
基金
项目(339534)
科学(267671)
研究(247438)
基金(245636)
(214546)
国家(212779)
科学基金(183074)
社会(155509)
社会科(147356)
社会科学(147321)
(133077)
基金项目(129237)
自然(119872)
自然科(117086)
自然科学(117055)
教育(115570)
自然科学基金(114899)
(112058)
资助(101453)
编号(101145)
成果(82705)
重点(76416)
(74396)
(72023)
(71664)
课题(70791)
创新(66591)
科研(64455)
教育部(63917)
国家社会(63793)
期刊
(219051)
经济(219051)
研究(147711)
中国(101238)
学报(79237)
(73957)
管理(73938)
科学(73144)
(72633)
教育(60719)
大学(60328)
学学(56648)
农业(49589)
(45079)
金融(45079)
技术(45038)
财经(36404)
业经(36105)
经济研究(34967)
(31268)
问题(28910)
(26863)
图书(25906)
科技(23944)
(23781)
技术经济(23769)
统计(22740)
现代(22435)
资源(22385)
理论(22156)
共检索到74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吉亚辉  杨膨宇  齐欣  
创新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会提高城市发展中城市资源量的使用能力与配置效率,由于资源总量的限制,城市间资源量会出现空间上的策略性互动。本文采用单区制杜宾模型、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选取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创新水平与城市资源量面板数据,探究了创新水平对城市资源量的直接影响与空间策略性互动行为。结果表明:创新水平会对城市资源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并在产业协同集聚、市场化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最优门槛区间,但与此对应,存在人力资本的“瓶颈”限制作用;在以创新程度为划分的两区制模型中,创新程度较高的城市之间存在“逐优竞争”的策略性互动行为,创新程度较低的城市之间存在“向上竞争”的策略性互动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平祥  杨森  王树春  
融资租赁是金融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其行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但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极度不平衡的同时向特定地区集聚的特点。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来考察融资租赁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融资租赁存在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创新产出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租赁低集聚区域促进效应不显著,而高集聚区域具有显著性,说明空间集聚是创新效应显著性发生的重要原因,这是理解"融资租赁-创新"效应显著发生的关键。对高集聚区域进行Marshall效应和W illianson效应检验,发现过度集聚的W illianson拐点已出现。在此研究结论上提出建议:在低聚集区域,应坚持引导租赁企业空间集聚策略;而在高集聚地区,需要构建金融、信息、信用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生态系统,充分挖掘融资租赁的集聚效应以延缓W illianson拐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学辉  段小雪  陈思  
本文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空间效应的分解分析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进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上;金融集聚对本地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上。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静  陈哲  夏显力  
农户参与电商不仅能够缩短流通环节、节约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本文在阐述参与电商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产生作用的机理性分析基础上,利用猕猴桃主产区的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层面捕捉其参与电商对绿色生产意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评估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外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主要结论有:(1)农户参与电商及其绿色生产意识呈现明显的地理集聚性;(2)农户参与电商不仅直接导致自身绿色生产意识提高,而且间接诱导周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提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外农户绿色生产意识自身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地理标志保护区外农户间绿色生产意识差异性较大,地理标志保护区外比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农户绿色生产意识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明显;(4)参与电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其对地理标志保护区外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兆林  王业辉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受到行政垄断的约束。首先,将行政垄断与环境规制纳入生产函数,构建了环境规制与行政垄断影响生态效率的理论框架。其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工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和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且环境规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考虑到不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低于门槛值0. 343时,环境规制有效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超过门槛值时,环境规制的系数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放松地区性行政垄断、建立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贠菲菲  王元地  潘雄锋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江淮  戴一鑫  
随着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区域创新对省际地区间合作与分工的需求愈发提高。研究发现,在创新资源有限性和地理异质性的约束下,地方竞争容易诱发地方政府对省级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并导致创新资源的地方性保护及省内非模仿性竞争,进而抑制省内的技术联系和创新分工,强化区域创新省际策略性互动动机。从“技术邻近”视角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自回归互动模型,实证揭示了省内和省际创新互动“此消彼长”的时间动态特征,验证了省内“标尺竞争”与空间技术分异双向强化作用下区域创新省际互动效应的增强机制。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省际互动效应在研发密集型行业和创新优势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为增强跨省区域创新互动,应顺应区域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促进研发密集型行业的区际分工和技术互补;突破省际区域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基于市场化导向探索跨越省级行政区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创新高地,发挥创新优势地区在资源“省内集聚”与“省际扩散”中的引领作用,优化以省际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功为  刘洪涛  郭建华  
本文以2004-2014年我国31个省级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时空比对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来尝试解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人们带来的思考"虚拟经济需要适度发展,而虚拟经济的‘度’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用熵值法构建的各项指标的Moarn’I值及变化趋势表明多项指标空间相关性不仅存在,而且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和多种态式并存;过去的那种粗放、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将是无法持续;东部地区正在发生深刻的经济转型,西部地区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多项指标正出现积极变化,排头兵的作用日益显现,其自身的发展,越发依赖于路径突破;西部地区,依据适宜理论,路径依赖应该是当下最佳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巧芝  贾丁  向凯  
本文从“政策-环境-市场-投入”方面构建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补贴、环境规制政策及二者搭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间接以及总效应特征,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完善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65%,发挥着主导作用;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微弱,且本地效应为负,空间溢出和总效应为正;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尚未显现;(2)两类政策搭配下,对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与总效应为负,均不显著,政策搭配的耦合效果较弱;(3)技术市场影响方面,市场流畅度的本地驱动效应为正、空间效应为负;市场厚度的本地和空间影响均不明显。挖掘环境规制政策的创新潜力,关注两类政策搭配耦合机理,发挥技术市场与区域协同的创新引导效应,应成为中国式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龙   陈强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对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创新效率起中介传导作用。从长短期效应、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不论长期或短期,数字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和时间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更为明显;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后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体上来看,相比于多样化集聚,本土产业专业化集聚更容易吸收和传播FDI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明显。从分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提升FDI的溢出效应作用显著,而中西部地区FDI的溢出效应更多的受益于专业化集聚。从分城市规模来看,特大规模城市应该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而大中小三种规模城市则应该更多地专注于专业化集聚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冬梅  龙茂兴  何学海  
基于2008—2019年四省藏区十二州市面板数据,同时构建“单区制”和“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验证并分析了旅游对农民收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省际空间内旅游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存在异质性。旅游对农民收入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的范围仅限于同省相邻州市之间,而不同省份州市即便相邻亦不存在该效应;旅游对同省相邻州市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对不同省份相邻州市农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旅游对同省相邻州市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系数远大于不同省份相邻州市间对应系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蒋勇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了中国环境规制、FDI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环境规制、FDI抑制了就业增长,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却促进了就业增长;而分区域看,环境规制和FDI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和FDI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和FDI对就业存在负向影响。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省域环境规制对就业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FDI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FDI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各级政府应逐步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当地实际提高引资效率,积极引导FDI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