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05)
2023(18295)
2022(15480)
2021(14633)
2020(12188)
2019(28132)
2018(27903)
2017(53558)
2016(29214)
2015(33027)
2014(33060)
2013(31702)
2012(28811)
2011(25977)
2010(26157)
2009(23203)
2008(22304)
2007(19731)
2006(17150)
2005(14492)
作者
(80072)
(66927)
(66276)
(63228)
(42176)
(32129)
(30049)
(26394)
(25365)
(23563)
(22699)
(22397)
(21100)
(20731)
(20517)
(20236)
(20019)
(19916)
(19134)
(19090)
(16553)
(16539)
(16282)
(15437)
(15028)
(14969)
(14833)
(14612)
(13466)
(13246)
学科
(111362)
经济(111241)
(86740)
管理(82269)
(65533)
企业(65533)
方法(51874)
(49658)
数学(45347)
数学方法(44538)
农业(33061)
中国(31893)
业经(28996)
(26317)
技术(24091)
(22250)
地方(22122)
理论(21756)
(20413)
(18603)
贸易(18591)
(18090)
(16552)
教育(16540)
(16333)
环境(16331)
财务(16250)
财务管理(16212)
(16097)
(15919)
机构
学院(402337)
大学(395129)
管理(160570)
(154630)
经济(151144)
理学(140653)
理学院(139144)
管理学(136288)
管理学院(135565)
研究(126446)
中国(93281)
(82612)
科学(79204)
(75510)
(67506)
业大(64053)
(61679)
中心(59546)
(58853)
农业(57972)
研究所(56452)
(54807)
财经(54754)
师范(54341)
北京(51220)
(50156)
技术(48021)
(47504)
(45768)
经济学(45223)
基金
项目(280799)
科学(222522)
研究(210114)
基金(201546)
(174473)
国家(172877)
科学基金(150156)
社会(130539)
社会科(123272)
社会科学(123239)
(112969)
基金项目(106988)
教育(100597)
自然(97491)
自然科(95307)
自然科学(95287)
(94072)
自然科学基金(93558)
编号(88882)
资助(82311)
成果(70176)
重点(62941)
(62107)
课题(61609)
(60991)
(60285)
创新(56375)
教育部(53631)
科研(53148)
项目编号(52939)
期刊
(166369)
经济(166369)
研究(110678)
中国(81361)
(74552)
学报(61277)
教育(59241)
科学(57212)
管理(56857)
农业(51035)
(49927)
大学(48360)
学学(45433)
技术(43438)
业经(33326)
(32040)
金融(32040)
财经(25356)
(25155)
经济研究(24759)
问题(22322)
(21658)
职业(21251)
科技(20710)
图书(20221)
(19995)
技术经济(19857)
理论(17622)
统计(17516)
现代(17414)
共检索到57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伟  陈遇春  
当前全社会对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但是究竟如何培养职业农民,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还面临很大挑战。现有的所谓职业农民培育大多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和以前的农民培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对职业农民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农民岗位分类与职级标准为基础的分类培训是对当前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要明确职业院校、职业农民分类及其岗位职责标准、职业农民培育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打破当前职业农民培育的弊端,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发挥其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主体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伟  陈遇春  
在对职业农民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农民岗位分类与职级标准为基础的分类培训是对当前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要明确职业院校、职业农民分类及其岗位职责标准、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打破当前职业农民培养的弊端,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发挥其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主体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莫宇芬  
职业培训是企业、学校、职工都很关注的问题,校企双方沟通不顺畅、培训模式单一、培训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管理松散是直接影响职业培训良性、健康、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探索和研究高等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菜单式"职业培训模式很有必要。我院校企合作"菜单式"职业培训体制机制、"四阶段"职业培训工作模式、远程培训平台和企业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在探索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束剑华  李振陆  邬雨刚  刘海明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发挥支撑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培养定位,通过推进整体教改,深化产教融合,肩负起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实现农业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农民荒"问题,迅速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则是应对"农民荒"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农民荒"背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职业教育培训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出职业教育培训的创新发展新模式,从而为应对"农民荒"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鹏  
海南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促进海南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彻底转变观念,明确海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推进课程建设改革,构建适应海南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推行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海南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程序;从海南实际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高良好的条件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明成  庄西真  
职业院校教师"双轨制"培训模式就是要发挥高校和企业在教师培训中的双主体作用,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文章分析了"双轨制"培训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双轨制"培训模式的构建方法和实施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镜  
认知科学经历了由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发展进路。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意涵包含认知的具身性、认知的体验性与认知的环境性三方面,其蕴含着教学过程离不开身体的参与、具身体验是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丰富的教育意蕴。作为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引入具身认知范式,创建以实训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的课程设置,以体验教学为主、视听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导学取向的农民培训模式,提升农民培训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入选理由立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参照他国经验,依托本国实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出处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12主要观点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开始面对如何重新认识教师职业和教师发展问题。社会对教师有三个基本判断,即教师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并非所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惠  
职业农民是后工业化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农民的职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要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职业农民的培养就成为当前重要的教育领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娜  
世界文化交流的愈发频繁与激荡催发了各个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急迫需求,创新转化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高等教育成效提升的重要层面。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应当以行业发展需求作为前进方向,对自身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探究钻研,切实构建科学高质的创新型音乐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由李晶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融汇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音乐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剖析,针对高等教育音乐教学提出深刻见解,并将音乐人文思维注入教育范畴,为全面构建新时代音乐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帮宏  张亮  张润清  
我国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在对其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应考虑制度因素、经济、文化和资源条件因素、农业发展因素、技术因素和人员因素,并按照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思思  林幼文  
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政府与行业部门、职业院校、项目教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相结合、社会资源融合互通的"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其践行路径为:以学习为主要标准,实现人才的分层次选拔;以实践为依托,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以竞赛为载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制度和文化为支撑,将示范和辐射相结合,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秀  李洁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个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很多问题,如: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与企业的岗位要求不相匹配;农民工的知识素质层次不齐等。从而导致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出现典型的"怪圈"现象,即一方面是等待就业的农民工,而另一方面是出现"人工荒"现象的用人单位。如此下去,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农民工培训与职业院校之间搭建桥梁,实施有效的对接,形成供应链模式,从而创造"三赢"的局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强  
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人才培养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承担着美化生活、提升产品质量层次的重要功能。高职艺术人才培养应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但客观上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管理不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强高职艺术人才培养应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挖掘丰富的地方资源,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