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0)
- 2023(16082)
- 2022(13781)
- 2021(12753)
- 2020(10715)
- 2019(24446)
- 2018(24038)
- 2017(45577)
- 2016(24905)
- 2015(27596)
- 2014(27103)
- 2013(26712)
- 2012(24367)
- 2011(22039)
- 2010(21861)
- 2009(19929)
- 2008(19543)
- 2007(17014)
- 2006(14816)
- 2005(12682)
- 学科
- 济(94497)
- 经济(94397)
- 管理(74779)
- 业(72508)
- 企(61290)
- 企业(61290)
- 方法(44476)
- 数学(38129)
- 数学方法(37695)
- 农(25529)
- 中国(24912)
- 财(23588)
- 学(22883)
- 业经(22712)
- 技术(21751)
- 地方(19260)
- 贸(18024)
- 贸易(18015)
- 农业(17581)
- 易(17485)
- 理论(16926)
- 制(16468)
- 和(15598)
- 环境(15441)
- 务(15018)
- 财务(14951)
- 财务管理(14928)
- 划(14524)
- 银(14336)
- 银行(14262)
- 机构
- 大学(354741)
- 学院(351703)
- 管理(140627)
- 济(133553)
- 经济(130688)
- 理学(123375)
- 理学院(121951)
- 管理学(119705)
- 管理学院(119069)
- 研究(117105)
- 中国(84348)
- 科学(78149)
- 京(75237)
- 农(64555)
- 所(59564)
- 业大(59029)
- 财(58805)
- 研究所(55232)
- 中心(52614)
- 农业(51212)
- 江(50465)
- 财经(48084)
- 北京(46690)
- 范(46566)
- 师范(45995)
- 经(43837)
- 院(42445)
- 州(41019)
- 经济学(39225)
- 技术(38728)
- 基金
- 项目(252061)
- 科学(197723)
- 基金(182322)
- 研究(177911)
- 家(162128)
- 国家(160796)
- 科学基金(137164)
- 社会(111439)
- 社会科(105577)
- 社会科学(105551)
- 省(100317)
- 基金项目(97828)
- 自然(92134)
- 自然科(90058)
- 自然科学(90028)
- 自然科学基金(88423)
- 划(84963)
- 教育(81564)
- 资助(73788)
- 编号(70871)
- 重点(56703)
- 成果(56348)
- 创(56254)
- 部(54092)
- 发(53493)
- 创新(51940)
- 课题(49088)
- 科研(48486)
- 计划(48304)
- 大学(46013)
- 期刊
- 济(138551)
- 经济(138551)
- 研究(96351)
- 中国(67192)
- 学报(65010)
- 科学(57345)
- 农(57229)
- 管理(50578)
- 大学(47788)
- 学学(45114)
- 财(42844)
- 农业(39780)
- 教育(39662)
- 技术(29125)
- 融(25235)
- 金融(25235)
- 业经(23915)
- 财经(22429)
- 经济研究(22385)
- 科技(21743)
- 业(21294)
- 图书(19665)
- 经(19170)
- 版(18130)
- 问题(17965)
- 业大(17556)
- 技术经济(17241)
- 理论(16241)
- 商业(15645)
- 资源(15302)
共检索到496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贺灵 单汨源 邱建华
提升科技创新绩效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科技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但很少有学者从协同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文章运用协同度模型测度了各省级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协同能力,并实证分析了要素及其协同能力对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协同度、科技创新绩效呈改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创新主体素质、金融机构及技术中介服务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知识转移与应用效率及创新要素全面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硬环境与可测量部分的软环境因素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10%的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娜 王孟钧 郑俊巍
针对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分析,绘制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及聚类;依据其聚类图谱分析结果,分别归类为网络特性、知识管理及资源整合三大视阈,逐一进行细化解读,其中网络特性主要包含网络结构位置、网络关系镶嵌及网络组织能力3个子层面;最后,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并点明未来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以供后续研究参考及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灵 程鑫 邱建华
依据相关文献及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在对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企业与外部创新要素的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都起到积极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且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创新要素协同 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晓艳 宿慧爽
文章以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强度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显示:产学研之间的资金合作有利于提高合作创新绩效,而产学研间的科技成果合作、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资金支持等对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网络强度 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升
文章以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课题研究数据,验证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据此,从技术创新网络、网络联盟与企业组织学习等维度,对提升技术网络协同创新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组织学习 协同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润辉 谢宗晓 丘东 周常宝
本文从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的角度,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研究对象,探讨协同创新网络、法人资格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关系,网络多样性与专利分数的关系也呈"倒U型"关系,与获奖分数则呈线性关系,此外,法人资格在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协同创新网络 法人资格 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李一卿 陈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网络能力、知识协同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网络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知识协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网络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 协同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基于知识协同的视角,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网络嵌入性通过外部协同能力(关系学习),以及内部协同能力(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与路径,证实了关系学习与知识整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对企业协同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关系学习和知识整合活动,才能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言睿 马永红
本文在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关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主体知识创新模型,并基于创新模型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显示,网络密度变化呈现出先增后稳定状态,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变化呈现倒"U"状态;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均对知识创新绩效整体呈现正影响。本文研究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提升知识创新绩效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莹莹 乔琳
文章以我国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引入资源整合与知识增值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纵向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处于成长阶段企业的应用式创新绩效,供应链横向竞合战略能够提升成熟阶段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资源整合、知识增值在供应链协同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质增值与恰当的资源整合方式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 资源整合 知识增值 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莉 孙国强
使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168家集群创新网络的样本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协作机制、资源配置与创新绩效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协作机制对资源获取与流程协同、资源获取对流程协同、资源获取与流程协同对创新绩效均存在明显的直接效应,资源获取与流程协同起中介作用,协作机制对创新绩效不存在直接效应。证明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发展所需资源受限的情境下,集群创新网络整体良好的协作机制有利于成员企业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资源、促进成员企业的协同活动,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莉 孙国强
使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168家集群创新网络的样本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协作机制、资源配置与创新绩效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协作机制对资源获取与流程协同、资源获取对流程协同、资源获取与流程协同对创新绩效均存在明显的直接效应,资源获取与流程协同起中介作用,协作机制对创新绩效不存在直接效应。证明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发展所需资源受限的情境下,集群创新网络整体良好的协作机制有利于成员企业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资源、促进成员企业的协同活动,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安淇 李元旭
本文以289家众包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众包价值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关系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众包价值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两者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关系质量正向调节了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研究为众包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贵川 何亚惠 罗文雪 张黎明
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作为近年来技术创新体制的领先实践广受关注,然而理论界并未对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达成一致结论。为此,运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61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基于研究方法差异探讨现存研究分歧成因。结果发现:企业主体层面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政府主体层面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组织间合作层面合作紧密度和知识转移强度,创新环境层面外部投资强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能够显著提升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另外,研究样本类型、数据来源和绩效测度指标不同均会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该结论可为中国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公私合作 技术创新网络 创新绩效 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