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2(2)
- 2020(2)
- 2019(2)
- 2018(5)
- 2017(31)
- 2016(8)
- 2015(8)
- 2014(9)
- 2013(4)
- 2012(8)
- 2011(7)
- 2010(6)
- 2009(3)
- 2008(1)
- 学科
- 济(49)
- 经济(49)
- 方法(30)
- 数学(29)
- 数学方法(29)
- 地方(28)
- 地方经济(20)
- 农(7)
- 环境(7)
- 管理(7)
- 业(6)
- 城市(6)
- 中国(5)
- 农业(5)
- 城市经济(5)
- 学(5)
- 发(4)
- 系统(4)
- 资源(4)
- 业经(3)
- 企(3)
- 企业(3)
- 信息(3)
- 信息系统(3)
- 农业经济(3)
- 利用(3)
- 区域(3)
- 域(3)
- 库(3)
- 开发(3)
- 机构
- 大学(87)
- 学院(82)
- 研究(39)
- 济(36)
- 经济(36)
- 科学(35)
- 理学(31)
- 理学院(31)
- 管理(30)
- 管理学(30)
- 管理学院(30)
- 师范(29)
- 范(29)
- 师范大学(27)
- 地理(22)
- 中心(21)
- 环境(20)
- 中国(17)
- 研究中心(17)
- 院(17)
- 发(15)
- 学学(15)
- 科学学(15)
- 科学学院(15)
- 科学院(15)
- 京(14)
- 发展(14)
- 展(14)
- 城市(13)
- 工业(12)
共检索到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华 李久林 储金龙
城市效率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皖江城市带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建立DEA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交叉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进行效率分析,采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了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的演化过程及空间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近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呈现大规模递增的态势,但城市效率普遍偏低,稳定性不强,并呈波动型发展的态势;传统工矿型城市的城市效率要低于综合型城市;城市效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皖江城市带显著性不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博 汤洁 侯克怡
水足迹强度是表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识别流域水足迹强度时空分布格局,并重点管理水资源低效利用区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文章基于ESDA对辽河流域水足迹强度时空格局特征进行解析,并据此对该水流域进行分区管理。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辽河流域水足迹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2,931.65 m3/万元低至2012年的288.15m3/万元,年降幅为5.30%,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空间尺度上,区间发展并不平衡,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地理分布特征,且空间二元结构逐渐明显;在今后的水资源分区管理过程中,不但应重点治理水资源低效利用区,还应该发挥显著区水流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达到整个水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晨 樊杰 孙威
利用ESDA技术,基于GIS平台对2005年中国人口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发现2005年全国县域人口密度不仅数值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达0.55,而且空间自相关性较强,Moran's I指数为0.42。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东北经济带仍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地区。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是高高型人口集聚区。哈尔滨、长春、银川、昆明等城市地区是高低集聚区。低高型区域集中在高高型区域四周。西北干旱区、内蒙古北部、东北北部山区属于低低集聚区。将人口密度分为五级,通过人口重心观察,以及将人口密度与自然和经济因素叠加,发现气候和海拔高度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交通对全国人口格局影响显著。自然因素不同的组合形式将对人口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气候和地形因素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空间格局,但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约束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经济因素是人口空间格局短期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利用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1997-2014年货运量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省域物流产业全局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省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其空间相关性在逐渐降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上下游地区间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随着时间推移,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地区间物流产业空间差异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极化效应显著。基于上述结论,分别从构建物流业协作联盟、发挥物流业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培育物流业增长
关键词:
ESDA 空间差异 长江经济带 物流产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符新伟 周玲 段捷
以中国高校研发投入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两个方面,对2007—2015年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高校研发投入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的高校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近邻效应显著。根据Moran散点图,31个省(区、市)可划分为HH(高高)、HL(高低)、LL(低低)、LH(低高)和跨象限5种类型,其中位于LL类型的区域数量最多,且多为西部地区。
关键词:
高校 研发投入 时空分异 ESD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萍 洪伟 吴承祯 李小蓉
基于ESDA方法,利用福建省1998年、2002年及2006年各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全局Moran′s I指数均达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1998年至2006年,全局Morans′I值有降低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高-高"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闽东南和闽东部分地区,"低-低"关联的县域分布在闽北地区及闽西部分地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关联的县域数量远高于呈负关联的县域数量.并提出了解决差异扩大化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28个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揭示了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空间异质性,及各地级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区域差异中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李秀彬 张燕婷 彭小琳
论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空间单元,借助GIS软件与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利用ESDA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县域草地资源数量变化的总体与局域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80—2000年京津冀地区草地动态变化系数的Global Moran’s I为0.184 4,α=0.05时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草地变化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时段Ⅰ(1980—1995年)到时段Ⅱ(1995—2000年)的全局Moran指数有所增加,表明草地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集聚的趋势在增强;③各县域Local Moran’s I的Grid图反映了京津冀地区草地变化在局域空间上的均质性,尤其是高值区域与低值区域的集聚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陈栓 赵良仕
水足迹强度是一个反映水的利用效率的指标,论文在对1995—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足迹计算的基础上(因资料所限,未考虑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15 a来各地区水足迹强度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演变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中国水足迹强度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区域发展并不平衡;②从全局空间分异来看,中国各地区水足迹强度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着空间集聚特征,即水足迹强度高的地区相互邻接,强度低的地区相互邻接;③从局部空间分异来看,空间正相关模式(LL集聚和HH集聚)所占比例很大,且在研究年份内逐渐增加,反映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宇 刘毅
提高能源效率是节约能源、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能源效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对能源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通过DEA-ESDA模型对1990、2000和2010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并探索其空间集聚状态以及冷热点区域格局的演化,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的地带性差异显著,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2科技投入低和基本要素配置的不合理是我国部分省市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能源投入松弛、人力资源投入松弛、资本投入松弛和多种要素投入松弛四类;3能源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空间集聚状态基本一致,而规模效率受制于资源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竟虎 尹君
选取土地、资本、劳动、技术和通信等投入量作为输入指标,城市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输出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2000—201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效率水平较低,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城市效率呈现出与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格局、城市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相一致的空间格局,综合性城市和专业型城市间的效率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10年间,中国城市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演变态势,总体有所降低,大多数城市都处在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规模投入不足是中国城市要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是中国城市效率格局分布与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市发展效率 DEA ESDA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洁鸣
本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R&D活动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中,并计算1990-2007年的Moran’s I统计值。结果表明,市域R&D分布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空间集聚现象。各地区的人均专利数不是随机分布的,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常常与周围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相邻。结合Moran散点图与LISA研究分析得出,广东省市域的人均专利数不仅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还存在空间差异现象,总体上是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结构状态,由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富裕集聚区,另一个是由山区和东翼形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探索性数据分析 广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志雄 黎夏
房价空间分布是房地产价格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探测房价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文章以东莞市普通住宅交易均价为例,利用普通Kriging方法对东莞房价空间分布进行了估计和模拟,并利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东莞房价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莞房价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总体上呈空间集聚格局;②东莞大部分住宅价格呈现局部空间集聚格局,少量存在空间异质性而呈现局部离散格局;③不同方向的半变异函数图显示东莞房价空间分布呈带状异向性,反映出房价分布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并且确定性因素对房价变异的影响大于随机因素;④东莞房价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刘玉玉
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年~2007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出各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时空差异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发达地区用水效率最高,欠发达地区用水效率最低;②中国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11年内经历了先缩小后变大的过程,到2007年差异总体上在扩大,水资源利用水平相似地区之间差异在缩小;③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与演变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程林 陈斌
以浙江省69个县域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关联内涵及特点,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浙江省2001~2011年县域城乡关联性,并分析城乡关联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关联状态。研究表明:(1)各县域城乡关联综合得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得到优化;(2)城乡关联空间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平原县域城乡关联性普遍高于西部低山丘陵县域,地级市辖区城乡关联性明显高于各县(县级市);(3)城乡关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城乡关联较强的县域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城乡关联较弱的县域则集中分布于浙西南低山丘陵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水平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