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2)
- 2023(14583)
- 2022(12812)
- 2021(12173)
- 2020(10267)
- 2019(23624)
- 2018(23414)
- 2017(44448)
- 2016(24397)
- 2015(27396)
- 2014(27235)
- 2013(26655)
- 2012(24672)
- 2011(22325)
- 2010(22316)
- 2009(20547)
- 2008(20207)
- 2007(18076)
- 2006(15912)
- 2005(14148)
- 学科
- 济(91204)
- 经济(91066)
- 管理(74779)
- 业(69945)
- 企(60753)
- 企业(60753)
- 方法(41766)
- 数学(34867)
- 数学方法(34340)
- 中国(25122)
- 农(24126)
- 财(23733)
- 学(23332)
- 业经(21849)
- 技术(20425)
- 制(19383)
- 理论(17997)
- 地方(17894)
- 贸(16519)
- 贸易(16506)
- 易(16037)
- 农业(15903)
- 和(15819)
- 银(14786)
- 银行(14724)
- 务(14297)
- 财务(14219)
- 财务管理(14184)
- 行(14029)
- 融(13986)
- 机构
- 大学(347280)
- 学院(341823)
- 管理(134873)
- 济(128907)
- 经济(125881)
- 理学(116490)
- 研究(115596)
- 理学院(115157)
- 管理学(112919)
- 管理学院(112301)
- 中国(85727)
- 京(75351)
- 科学(75004)
- 财(60183)
- 所(58877)
- 农(58157)
- 研究所(53762)
- 业大(53721)
- 中心(52481)
- 江(51094)
- 北京(47708)
- 财经(47566)
- 范(46193)
- 农业(45797)
- 师范(45641)
- 经(43172)
- 院(42349)
- 州(41358)
- 技术(37801)
- 经济学(37695)
- 基金
- 项目(235429)
- 科学(184184)
- 基金(169843)
- 研究(169316)
- 家(149754)
- 国家(148517)
- 科学基金(126748)
- 社会(104614)
- 社会科(98810)
- 社会科学(98784)
- 省(92536)
- 基金项目(90176)
- 自然(84549)
- 自然科(82619)
- 自然科学(82595)
- 自然科学基金(81145)
- 划(78522)
- 教育(77995)
- 资助(69787)
- 编号(68274)
- 成果(56388)
- 重点(52803)
- 创(52173)
- 部(50971)
- 发(49265)
- 创新(48072)
- 课题(47578)
- 科研(45076)
- 大学(43816)
- 计划(43446)
- 期刊
- 济(144217)
- 经济(144217)
- 研究(100276)
- 中国(71658)
- 学报(60413)
- 科学(54218)
- 农(52743)
- 管理(52741)
- 大学(45489)
- 财(45346)
- 教育(43730)
- 学学(42399)
- 农业(36385)
- 技术(30206)
- 融(27732)
- 金融(27732)
- 财经(23241)
- 业经(23201)
- 经济研究(21993)
- 图书(21032)
- 经(19855)
- 业(19388)
- 科技(19201)
- 问题(18281)
- 版(17023)
- 技术经济(16938)
- 理论(16721)
- 业大(15653)
- 实践(15360)
- 践(15360)
共检索到508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石乘齐 党兴华
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依赖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由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深远影响,组织间依赖长期以来被认为主要由资源依赖而形成,而忽视了组织间其他来源的依赖以及依赖对组织及组织间关系的影响研究,无法刻画组织间复杂互依的状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在资源依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理论,从依赖来源的层次维度和依赖影响的特性维度两方面,构建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依赖的维度框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最优斜交旋转抽取能表征组织间依赖构面的六个因子;对构面因子进行命名和维度分类。结果显示,以上理论研究得出的维度框架与实证研究得出的构面因子能较好地匹配,较全面地描述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依赖的复杂状态。
关键词:
组织间依赖 创新网络 依赖维度 依赖构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玲
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合作绩效受到企业间依赖关系与企业开放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与开放度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利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的程度会影响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开放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合作绩效。进而,作为企业间依赖与企业合作绩效间重要的中介,开放度也显著影响着企业合作的绩效。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企业间依赖 开放度 合作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党兴华 李玲 张巍
技术创新网络内企业的合作行为受到合作动机与相互依赖关系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合作动机与企业合作行为的关系路径,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直接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选择,同时也通过合作动机影响合作行为。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组织间依赖 合作动机 合作行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韩亚品 胡珑瑛
以往关于信任的研究是在稳定均衡的假设下进行的,然而信任演化过程中会表现出非线性的混沌状态,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混沌理论,建立了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模型,分析了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的复杂性、初值敏感性、分岔行为及内随机性等混沌特性,推导出信任演化方程与Logistic映射之间的关系,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混沌性判定,证明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通过倍周期分岔通往混沌,得到了信任从有序进入混沌的一般条件,运用算例进行仿真展示信任演化通往混沌的过程,分析创新网络中信任演化进入混沌区的实际意义,并选择硅谷和筑波科技城两个实例做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创新网...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任演化 混沌理论 创新网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玲 党兴华
首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随后借助spss14.0和amos4.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利用EFA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识别概念模型;紧接着利用CFA和Cronbach alpha系数对识别因子的有效性以及识别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认为网络结构核心性、网络敏感性和网络脆弱性是识别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三个主因子。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景东 朱梦妍
在技术创新网络组织中存在两种治理机制,一种是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契约和制度安排,另一种是关系治理等非正式的治理机制。正式的治理机制作为协调手段被网络组织广泛使用,但他们仅仅为网络行为主体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具体指向性使这些正式的协调手段对处于契约之外的众多无法辨识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是创新网络行为主体重复的交互模式,是一种非正式的治理机制。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1个创新网络41家企业的深入访谈、资料查询和文档查阅,在了解技术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的运作模式和运行状况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过程,探析和归纳出网络惯例具有行为约束、关系规范和知识建构3种治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惯例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具有行为约束、关系规范和知识建构的治理功能,这些惯例在网络组织运行中可以有效指导组织成员的相关行为,促进创新网络中知识在行为主体之间的有效传播和共享,协调组织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网络稳定,还可以推动网络的变革和演变。网络惯例的行为约束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它影响着关系规范功能和知识建构功能,同时关系规范功能也促进惯例的知识建构功能,而创新网络通过知识建构功能促进网络创新知识的搜索引导、收集整理和复制内化,进而影响整个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研究结果弥补了关于网络治理理论研究的一些不足,丰富和拓展了惯例在网络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也可以对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的合作行为、关系维护和知识获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增强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在治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阮平南 栾梦雪 刘晓燕
选取OLED产业2007—2016年专利数据,构建40家组织的显、隐性知识转移网络,采用QAP分析法探究地理、技术和社会邻近性对组织间不同类型知识转移的影响。3种邻近性对其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且多维邻近性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技术、社会邻近性均正向影响组织间显、隐性知识转移;地理邻近性对组织间显、隐性知识转移无显著影响,但能正向调节技术、社会邻近性对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新 李柏洲
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的强弱,界定网络中优势地位占据者的角色,理清各创新主体与城际关系的具体连接形式,选取专利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结构松散,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结构洞中的优势位置,是城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实际中间人;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掌握核心资源的龙头创新型企业;城市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市场化能力难以满足学、研机构的知识技术转化需求,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寻求外部协同创新合作;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简单,边缘城市完全或部分受制于哈长两城;城市群外部合作伙伴较多,城市群内、外城际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哈长两城所扮演的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而建立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平 孙永磊 张浩淼
资源依赖是技术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建立的根本依据,网络成员基于资源差异及资源依赖程度的不同开展网络关系治理,以扩大其核心影响力。其本质就是决定与其他成员之间采取竞争或者合作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资源依赖、竞合关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内在联系,建立了理论模型及假设。然后以具有较强研发合作强度和深度的典型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知识与信息资源,企业会选择合作;对于资金与人才资源,企业会选择竞争及适度合作。合作对于企业核心影响力形成有积极作用,而信任对此有调节作用;适度竞争对于企业核心影响力形成有积极作用,过度竞争则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不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乘齐
组织间依赖是创新情景下组织间关系的本质,是创新网络形成的基础,但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创新情景下组织间依赖研究的综述,从而无法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集成。针对此现状,从组织间依赖的后果和前因两个方面对创新情景下组织间依赖研究进行回顾,对其成果和不足进行重点剖析,并提出该领域研究的概念模型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栾梦雪 魏云凤 刘晓燕
为梳理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并从中识别关键因素,从知识特性、组织主体属性、组织间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3-2018年8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阻碍因素有知识复杂性、内隐性、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的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促进因素有转移意愿、转移能力、接受意愿、吸收能力、关系强度、信任、沟通、网络规模、中心性和结构洞,其中结构洞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强;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集聚因素在吸收能力、接受意愿、知识距离、关系强度、信任、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距离的双重作用得到解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志刚 阮丽娟 丁秋楷
新时期企业创新网络中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成为组织间知识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有限理性、知识位势条件下主客体组织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分析了创新网络中主客体组织跨组织知识共享的策略选择。结果表明企业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合作意愿、合作利益分配、合作双方的知识存量及知识结构差异、知识保护力度、社会联系等均是影响双方合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优的利益分配范围、主客体组织的知识存量及知识结构、知识保护力度等对企业创新网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合作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文章以41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在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构建,及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维度的影响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创新网络—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路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构成三维度之间的路径关系及其演化路径,也证明了创新投入、网络构建利用、内外资源整合的顺序依赖关系。实证结果也表明:创新网络中心性和关系质量是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投入和对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态能力 创新网络 技术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思颖 顾新 王涛
本文采用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的模式,概括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间相互信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为企业创新网络成员间信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秀婷 江澄
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应对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技术创新网络以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在经济活动中。随着资源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的频繁流动,各创新主体的资源共享策略将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败。针对技术创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本文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技术创新网络跨组织资源共享的鹰鸽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博弈双方资源共享策略的动态演变过程,并结合实证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方向与双方的博弈支付矩阵相关,并得出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及合作成本是影响技术创新网络组织间资源共享策略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促进跨组织资源共享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