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8)
2023(16492)
2022(13895)
2021(12829)
2020(11098)
2019(25108)
2018(24901)
2017(47674)
2016(25655)
2015(28818)
2014(28347)
2013(27965)
2012(25412)
2011(22636)
2010(22515)
2009(21095)
2008(21023)
2007(19007)
2006(16263)
2005(14700)
作者
(72444)
(60939)
(60835)
(57424)
(38711)
(29102)
(27536)
(23773)
(22721)
(21688)
(20583)
(20421)
(19235)
(19113)
(18857)
(18757)
(18378)
(18205)
(17584)
(17487)
(15004)
(14801)
(14775)
(13910)
(13653)
(13604)
(13528)
(13460)
(12203)
(12113)
学科
(110367)
经济(110259)
(101269)
(90365)
企业(90365)
管理(89198)
方法(52409)
数学(42765)
数学方法(42215)
(33608)
(33242)
业经(33201)
中国(26778)
技术(24835)
(24398)
财务(24334)
财务管理(24296)
农业(23843)
企业财务(23021)
(20998)
理论(20471)
地方(19956)
(19934)
贸易(19924)
(19370)
(18940)
(18451)
(17830)
(17241)
(15766)
机构
学院(367096)
大学(361812)
(152928)
管理(150853)
经济(149916)
理学(130064)
理学院(128830)
管理学(126740)
管理学院(126059)
研究(113286)
中国(88886)
(75186)
(69715)
科学(68988)
(60552)
(55947)
(55922)
财经(55790)
中心(54483)
业大(53944)
(50655)
研究所(50597)
农业(47630)
北京(46623)
经济学(46046)
(44163)
(43877)
师范(43392)
经济学院(41794)
财经大学(41215)
基金
项目(245422)
科学(195974)
基金(179652)
研究(179400)
(155615)
国家(154295)
科学基金(135314)
社会(115398)
社会科(109609)
社会科学(109580)
(97977)
基金项目(95182)
自然(88124)
自然科(86221)
自然科学(86199)
自然科学基金(84715)
教育(83039)
(80996)
资助(72858)
编号(72322)
成果(56229)
(55955)
重点(54781)
(54188)
(52762)
创新(51554)
课题(48999)
国家社会(47911)
(47897)
科研(47187)
期刊
(165580)
经济(165580)
研究(99600)
中国(71059)
管理(60486)
(58493)
(54965)
学报(52401)
科学(50840)
大学(40710)
技术(38649)
学学(38540)
农业(37855)
教育(36059)
(30982)
金融(30982)
业经(29293)
财经(27809)
经济研究(25921)
(24010)
(23321)
技术经济(22252)
问题(21781)
科技(18486)
统计(18384)
(18047)
财会(17905)
商业(17663)
现代(17357)
(17024)
共检索到537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焰  孙红军  周钟  
基于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方法,定量并模拟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嵌入本土和海外创新网络的协同演进动态能力,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创新绩效取决于其创新动态能力与全球创新网络嵌入动态能力,两者的协同演进路径为,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本土创新网络嵌入→海外创新网络嵌入→海外知识内化→创新绩效→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随着跨国公司创新嵌入的深入,其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本土创新和海外创新网络嵌入对跨国公司创新绩效提升均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嵌入战略、本土国家的制度和东道国的制度对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都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差异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张国红  魏云凤  刘晓燕  
企业进行跨边界网络化合作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整体效应,实现创新和利益最大化。目前,企业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组织间协同。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5种协同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OLED产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技术创新网络协同成熟度,得出全球OLED产业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处于协同成熟度模型的管理级,即组织协同阶段。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明惠  綦振法  孙爱香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大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大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建模软件作为工具,以山东钢铁大企业集群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创新动力总体趋势的增加,科技人才投入、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新产品产值以及税收也随之增加;对某一特定状态下的创新动力,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和市场集中度是集群创新的主要动力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焦媛媛  米捷  胡琴  
本文基于中观的创新网络视角,分析了物联网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对物联网创新网络的发展进行模拟分析,以期揭示物联网创新网络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提升物联网创新能力的政策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潘松挺  
网络强弱关系被视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学术界对于何种强度的关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尚无定论。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强弱关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海正药业50年来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存在耦合性,弱关系因为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两个特点能够提供丰富的异质性信息,有利于探索式创新;强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传递复杂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并且从动态角度来看,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企业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也需要网络关系强度进行相应的转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帮勇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资本运作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两者的协同演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案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协同演进开展研究后发现:在初创阶段,通过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关注,进而获取大量融资资金;在成长阶段,资本运作演变为以政府补助为主,技术创新演变为以政策导向为主,通过融资资金反哺技术创新;在扩张阶段,资本运作演变为产业链并购,技术创新演变为产业链集成式技术创新,通过产业链纵向并购助力集成式技术创新;在成熟阶段,技术创新演变为承担政府重大研发项目及前沿技术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模式,资本运作演变为政府补助、银行借款和资本市场的多元融资模式,以充足的融资资金保证持续性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通过不同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协同发展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徐莹莹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与外部创新群体的网络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已广受关注。以企业资源观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方法,选取网络位置为中介变量、技术能力为调节变量,探究了企业协同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协同能力和网络位置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变量在企业协同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洞中介作用不显著;技术能力以中心度为中介对企业协同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网络式创新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斌  李黄鑫  李含伟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结构嵌入性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模型,运用Any Logic University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作用关系,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由雷  王伟光  
随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创新网络及其结构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网络中分布着大量的非核心企业和少数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受控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核心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代工或配套加工服务。在创新网络中虽然核心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没有非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配合,即创新网络中缺乏创新支撑的非核心企业,没有异质化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连续优势,核心企业则难以顺利发展。因此,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确保创新网络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新常态大背景,对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使非核心企业发展成为核心企业、促进非核心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由雷  王伟光  
随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创新网络及其结构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网络中分布着大量的非核心企业和少数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受控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核心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代工或配套加工服务。在创新网络中虽然核心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没有非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配合,即创新网络中缺乏创新支撑的非核心企业,没有异质化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连续优势,核心企业则难以顺利发展。因此,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确保创新网络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新常态大背景,对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波  汪运栋  李备友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分布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也促进了技术创新。文章首先分析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换和在组织间的扩散,进而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构建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网络,提出基于知识进展内生增长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形成机理,并做系统动力学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丽  胡斌  杨坤  
在分析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协同和知识协同效能的理论基础,从"效能"的含义出发,将效能分为知识协同绩效和知识协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将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协同效能体现在各个因子上。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倩  曹兴  
本文从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着手,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知识主体进行策略选择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以及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协同的过程和网络化模式以及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协同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