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0)
2023(16995)
2022(13981)
2021(12651)
2020(10356)
2019(23846)
2018(23621)
2017(43999)
2016(23705)
2015(26259)
2014(26331)
2013(25722)
2012(24328)
2011(22014)
2010(22408)
2009(20543)
2008(20163)
2007(18257)
2006(16501)
2005(15139)
作者
(68450)
(56870)
(56306)
(53683)
(36836)
(27233)
(25747)
(21999)
(21839)
(20474)
(19479)
(19394)
(18559)
(18148)
(17773)
(17696)
(16787)
(16780)
(16597)
(16313)
(14537)
(13927)
(13892)
(13305)
(12816)
(12690)
(12676)
(12642)
(11562)
(11406)
学科
(106157)
经济(106046)
管理(69883)
(67162)
(54198)
企业(54198)
方法(39677)
中国(35265)
数学(33954)
数学方法(33635)
(29370)
地方(29311)
业经(25201)
(23988)
(22324)
贸易(22303)
技术(22121)
(21631)
(20975)
(20253)
农业(20041)
(17727)
金融(17720)
(17709)
银行(17682)
(17156)
理论(16799)
(16229)
环境(15409)
地方经济(14898)
机构
大学(335762)
学院(335155)
(139613)
经济(136640)
管理(128204)
研究(119345)
理学(108838)
理学院(107578)
管理学(105854)
管理学院(105202)
中国(90820)
(73177)
科学(70786)
(65416)
(59268)
(57870)
中心(54756)
(54536)
研究所(53293)
财经(50643)
(47195)
业大(46799)
师范(46678)
(45879)
北京(45570)
(44041)
(43473)
经济学(42894)
农业(42207)
经济学院(38576)
基金
项目(221655)
科学(176931)
研究(165167)
基金(160299)
(139054)
国家(137892)
科学基金(119558)
社会(107194)
社会科(101708)
社会科学(101687)
(88609)
基金项目(84210)
教育(76402)
自然(74641)
(73401)
自然科(73044)
自然科学(73028)
自然科学基金(71729)
编号(66532)
资助(64171)
成果(55053)
(52137)
重点(50195)
(50077)
(48733)
课题(47808)
创新(46073)
国家社会(44826)
发展(42290)
教育部(42090)
期刊
(162178)
经济(162178)
研究(106497)
中国(79635)
管理(51300)
(50269)
学报(49989)
(49392)
科学(47286)
教育(45894)
大学(38609)
(35602)
金融(35602)
学学(35575)
农业(33849)
技术(31248)
业经(27689)
经济研究(26160)
财经(25592)
问题(22535)
(22132)
图书(19426)
(18981)
(18850)
技术经济(17233)
科技(17122)
国际(16102)
(15941)
论坛(15941)
商业(15653)
共检索到53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吴虹仪  金桩  
专利如何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流动,这是关系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城际专利转移数据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揭示专利要素在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流动状况及其变化,刻画长三角创新网络演化趋势和结构特征,实证检验创新网络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从以上海为绝对中心的单级结构逐步演化为"一龙头、多中心"的钻石型结构,空间网络中心性对城市创新产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我们进一步基于创新网络邻近性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应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知识溢出驱动长三角城市群内生增长的内在机制和政策含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鹏  王民  鞠晓颖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作为中国重要的增长极,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回顾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历史脉络,将一体化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1983—1990年)、城市协调阶段(1990—2001年)、省市合作阶段(2001—2013年)、深化一体化阶段(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其次构建长三角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深入挖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要加速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带来的隔离,持续推进要素配置高效、市场运作一体的整体经济发展;全面凸显既有供需配合缺乏的层次,逐步形成梯度搭配合理、链条高端完整的系统经济发展;不断补齐对外合作贸易存在的短板,大力推动业态多元合理、合作共融共生的外贸经济发展的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毕玉江  
地理位置的相邻性、经济规模的相似性以及城市化水平的相似性等空间因素对一个区域内各地方的财政支出及其结构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路径。文章在理论上刻画了相邻地区之间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空间外溢效应形成机制,并以跨行政区划区域一体化的典型案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样本,计算了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权重矩阵,估计了各地方财政总支出的跨境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相邻地区的财政支出每增加1%,本地区的财政支出增加0.64%-0.72%。文章还进一步估计了各地方生产性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及其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以及教科文卫、社会福利等民生项目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为地方政府如何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跃刚  张弛  吴艳  
知识溢出在长三角城市间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Moran指数和LISA分析展示长三角知识溢出的空间格局,基于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技术邻近和信息邻近,利用长三角的空间面板数据,选取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并对参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研究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长三角知识溢出的空间格局以上海为中心,苏州、杭州、南京、宁波为副中心,呈现Z形分布,集聚程度越来越高;(2)长三角存在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技术邻近和地理邻近的作用较强,信息邻近的作用较低,而经济邻近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德斌,黄吉乔  
本文从城市带的角度分析交通网络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分析,进而提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网络布局构想。认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应该构建以公路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模式和以沪宁、沪杭、沪甬、宁杭甬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道路网络结构,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东升  韩孟孟  孙伟  
一体化深化背景下,准确把握城市群创新互动关系,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空间溢出是创新发展互动关系重要体现之一,基于城市尺度数据、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创新发展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多角度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创新发展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创新人才、资金投入、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和对外开放等都是创新发展重要驱动因素,但不同因素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2)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对比发现,创新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如区域对比核心区时间演变明显增强等。(3)空间溢出效应随距离增加呈现“倒U型”演变趋势,且这一效应在325 km处最大,而后空间溢出效应的缓慢波动下降与中心城市相对均衡分布有关。本文为识别城市创新发展互动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对推动城市群创新发展、一体化深化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大树  
目前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 ,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也存在着若干限制性因素。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二级城市的发展速度、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殷醒民  陈昱  
区域如何扩大FDI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考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0—2005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来分析FDI在长三角地区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这种正效应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特征,即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地区是通过与当地的人力资本结合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因而,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供应数量不仅能够扩大技术扩散效应,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张艳冉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根据三类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功能定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要有侧重,充分体现长三角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市应当发展以金融、贸易、物流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楠  姚士谋  曹有挥  王成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及特点,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两个年份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显著,2000~2008年相对差距有微弱扩大的趋势,局部发生变动;②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四大因子是城镇化因子、外向型经济因子、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交流因子。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阮杰,陈星亮  
本文简要阐述了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探讨“长三角”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浙江城市的发展战略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区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通过要素配置效应、协同效应及集聚外部性影响创新产出,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一定的"门槛条件"。文章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长三角城市群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体化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一体化发展程度超过门槛值,才能发挥正向促进创新产出的作用,否则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