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7)
2023(13911)
2022(12057)
2021(11202)
2020(9323)
2019(21356)
2018(21366)
2017(41180)
2016(21990)
2015(24562)
2014(24544)
2013(24272)
2012(22419)
2011(20209)
2010(20410)
2009(18760)
2008(17933)
2007(15957)
2006(14155)
2005(12353)
作者
(62648)
(52102)
(51945)
(49368)
(33206)
(24956)
(23524)
(20425)
(19767)
(18563)
(17691)
(17687)
(16640)
(16503)
(16035)
(15929)
(15481)
(15109)
(14806)
(14803)
(13079)
(12854)
(12416)
(11916)
(11737)
(11568)
(11509)
(11463)
(10549)
(10122)
学科
(103861)
经济(103772)
管理(67320)
(62737)
(53392)
企业(53392)
方法(40827)
数学(34903)
数学方法(34569)
中国(24740)
地方(23907)
(22749)
(22648)
业经(21705)
(21195)
技术(19559)
理论(16376)
农业(15745)
(15590)
(15250)
地方经济(14803)
环境(14638)
(14527)
贸易(14513)
(13973)
(13328)
银行(13287)
(13254)
金融(13252)
技术管理(13156)
机构
大学(313585)
学院(312911)
(131559)
经济(128842)
管理(126236)
理学(109159)
理学院(107964)
管理学(106294)
管理学院(105715)
研究(104986)
中国(76785)
(66037)
科学(63919)
(57943)
(51868)
研究所(47215)
中心(46688)
财经(46390)
(45594)
(44938)
业大(43973)
(42045)
北京(41691)
(41480)
师范(41139)
经济学(39709)
(38018)
(37076)
经济学院(35468)
农业(34835)
基金
项目(212311)
科学(167599)
研究(158322)
基金(153131)
(132092)
国家(130965)
科学基金(113365)
社会(100452)
社会科(95212)
社会科学(95186)
(84062)
基金项目(81588)
教育(72308)
自然(72115)
自然科(70418)
自然科学(70406)
(69504)
自然科学基金(69157)
编号(64524)
资助(61991)
成果(52628)
(47653)
重点(46996)
(46237)
(45924)
课题(44551)
创新(43757)
国家社会(41013)
项目编号(40299)
教育部(40089)
期刊
(148761)
经济(148761)
研究(96148)
中国(59421)
管理(48752)
学报(46009)
(43611)
科学(43410)
(40483)
教育(36689)
大学(34801)
学学(32613)
技术(29044)
农业(28247)
(24963)
金融(24963)
经济研究(24428)
财经(22868)
业经(22818)
(19631)
问题(18565)
技术经济(17485)
图书(17269)
科技(16599)
理论(15490)
(14654)
现代(14360)
实践(13931)
(13931)
商业(13896)
共检索到463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潘鸿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吉军  
近年来,创新经济学已经成为年轻经济学家最流行的研究领域之一,可是,这些创新理论模型一般建立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理性和零认知成本的假设前提下,为了使模型或理论更加现实,通过引入心理学因素或行为动机修正传统创新理论假设,把行为经济学思想融入创新模型中,并为其提供了更为现实和坚实的有限理性和正认知成本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创新系统性失败的行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失调理论、不一致偏差、现状偏差、心理账户、沉没成本偏差和内部人与外部人不对称等,对传统创新经济理论中参与者不会犯系统性错误提出了挑战,希冀对人类的创新行为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并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更有效性的创新制度或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厉以宁  
一、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由来技术创新经济学是根据创新理论发展而来。创新理论是熊彼特所提出,但他并未专门研究技术创新经济学。(一)熊彼特创新理论概述1.创新和企业家。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经济中存在着潜在利润,但并非人人都能看到,更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只有通过创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获得。创新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指从事创新活动的人而不是泛指资本家而言。企业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要有眼光,能看到潜在利润;②要有胆量,敢于冒风险;③要有组织能力,能动员社会资金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因此,对企业家来说,仅有一般的“开拓精神”是不够的。2.创新和经济发展。经济由于创新而得以发展。创新一经出现,必将在社会上引起模仿,因为未能获取潜在利润的企业也想得到它。模仿活动引起创新浪潮,于是经济走向高涨。当较多的企业实现模仿之后,创新浪潮消逝,经济也就停滞了。这时经济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丹  李卿燕  
1991年 3月— 2 0 0 0年 2月 ,美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一直良好 ,平均每年 3 2 %的GDP增长率持续 1 0 7个月 ,失业率、通货膨胀率都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本文借助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美国这次持续时间长、运行稳定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 ,以期能为经济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增正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知识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明确界定产权 ,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不能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完善的物质基础设施 ,更需要合理的经济制度设置。为此 ,要实现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除去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视与发展科学教育及技术创新以外 ,必须改善我国的国土资源状况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兆雄  
本文认为 ,目前人们所提倡的创新教育是“泛创新”教育 ,它不能真正解决我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按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知识为内核的跨学科的知识学习 ,又是以创造为主的经济行为能力的培养 ,即技术创新知识的教育。创新教育理论包括 ,创新教育主体、创新教育机制、国家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过程、组织学习思想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房汉廷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涵以及决定性要素是什么,一直是经济学没有得到共识的历史难题。本文基于创新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构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资本体系",即社会资本、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和企业家资本,并构建新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型STFE。研究结果说明新社会资本、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和企业家资本这些新资本要素,与创新经济增长呈现为指数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既可用来构建创新经济的资本模块,也可以测度一个经济体的创新经济比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技术创新研究已明显分为两个分支:技术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内容现已相当丰富,本文仅勾勒技术创新经济学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一、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创立技术创新研究的兴衰与技术在经济生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密切相关。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在西欧快速增长的时代,其中技术在这一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经济学家看到了这一点,这包括亚当·斯密和马克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郁  王胜光  
创新已不再仅是驱动经济发展的要素或工具,而日益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创新经济部门。本文从经济运行视角对创新系统理论给予新的解释,提出创新经济体的概念,阐释了其内涵和结构,描绘了创新经济从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到知识再生产的"循环流转"体系及其组织运行机制,以期解析创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了建立创新经济内部循环体系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我国当前创新供需失衡的结构性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蔡三发   高霞   姚昊  
基于200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分布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探讨博士生教育对东中西地区和重大战略区域创新经济增长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博士生教育在推动创新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在时间效应层面,在读博士生能够对区域创新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短期促进效应,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后能大幅度促进地区创新经济增长,而后影响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博士生教育对创新经济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博士生教育对创新经济的影响大于泛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在空间效应层面,我国创新经济具有明显的高高聚集、低低聚集效应,这与博士生教育规模的空间集聚效应息息相关,东部和中部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博士生教育对创新经济影响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银  
在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及其追随者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内生技术变化”为主要内容的论文,探讨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重新激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或称,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浪潮。新增长理论的突出之处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人口增长),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积累、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振坤  
信息革命,引发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传统的经济学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因而使得原有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陷入困境,其中,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最早是托马斯·马尔萨斯在1798年提出的,后来在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英国)、门格尔(奥)和瓦尔拉斯(法)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创立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被经济学界称之为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即所谓的“边际革命”。在此基础上,马歇尔集其大成,建立起了微观经济学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陶涛  
本文根据增长核算理论 ,分析“新经济”对欧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建立在三个层次上 :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信息通讯技术作为资本品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信息通讯技术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相比 ,“新经济”在欧盟的角色要小得多 ,对欧盟内部各国的影响也程度不一。所以 ,欧盟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有效对策 ,及时抓住信息通讯技术可能带来的各种好处 ,推动经济更高水平的增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逸群  蔡来兴  唐元虎  
世界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工业化在以往是推动一国经济高增长的唯一动因 ,后起国追赶型工业化同时也得益于产业的跨国转移。新经济对一国经济增长既有直接贡献又有潜在的影响 ,发达国家介入新经济的程度不同导致增长表现不一。根据各国所处的不同工业化阶段以及接受新经济的不同影响 ,可以粗略预期各国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