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3)
2023(6346)
2022(5049)
2021(4519)
2020(3506)
2019(7871)
2018(7535)
2017(12462)
2016(7145)
2015(7971)
2014(7908)
2013(6790)
2012(5936)
2011(5102)
2010(5402)
2009(4711)
2008(4503)
2007(4493)
2006(3643)
2005(3097)
作者
(17081)
(14219)
(13912)
(13383)
(8866)
(6698)
(6296)
(5337)
(5264)
(5078)
(4732)
(4643)
(4397)
(4344)
(4301)
(4235)
(4214)
(4120)
(4082)
(4051)
(3540)
(3465)
(3440)
(3231)
(3202)
(3117)
(3059)
(3032)
(2904)
(2850)
学科
管理(27157)
(25225)
(22600)
企业(22600)
(17823)
经济(17811)
技术(13975)
技术管理(11280)
中国(10555)
教育(8536)
业经(6368)
方法(6342)
教学(6224)
理论(5910)
(5472)
(5320)
数学(4942)
数学方法(4842)
工作(4347)
(4280)
产业(4226)
政治(4215)
地方(4177)
思想(4112)
农业(4110)
学校(4079)
思想政治(4011)
政治教育(4011)
治教(4011)
德育(3999)
机构
大学(90174)
学院(89011)
管理(35550)
(32491)
经济(31727)
理学(31046)
理学院(30717)
管理学(30102)
管理学院(29927)
研究(24459)
(17996)
中国(17247)
(15338)
(14743)
(14666)
师范(14654)
科学(13746)
(11876)
财经(11829)
中心(11779)
教育(11608)
技术(11557)
北京(11276)
师范大学(11075)
业大(10854)
(10700)
(10143)
职业(10124)
商学(10096)
商学院(9996)
基金
项目(61391)
研究(52248)
科学(50302)
基金(41305)
(33907)
国家(33508)
社会(32686)
社会科(31000)
社会科学(30997)
科学基金(30831)
(27831)
教育(27515)
编号(22241)
基金项目(22101)
(21893)
(19892)
成果(19322)
自然(17748)
自然科(17438)
自然科学(17436)
课题(17349)
创新(17228)
自然科学基金(17175)
(14907)
资助(14510)
项目编号(14422)
规划(14001)
重点(13788)
大学(13675)
(13470)
期刊
(34440)
经济(34440)
教育(29355)
研究(28754)
中国(28417)
管理(16414)
(12310)
技术(10475)
科学(9278)
学报(8976)
大学(8519)
职业(7924)
图书(7771)
科技(7459)
(7247)
学学(6533)
高等(6237)
业经(6094)
(5984)
论坛(5984)
书馆(5798)
图书馆(5798)
财经(5707)
经济研究(5493)
(5375)
金融(5375)
农业(5323)
成人(5214)
成人教育(5214)
技术经济(5200)
共检索到13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丽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观念不断更新,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就业创业。高校应当以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的线上就业创业,并提供科学化的线上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为大学生打造适合个人职业发展的就业创业指导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金华  艾修俊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不够系统、科学,形式单一,对象局限。文章提出高校应以就业指导课为主渠道,以卫星专网课程讲座为补充,以就业网站为平台,以学生社团为纽带,以校园媒体为重要阵地,以"就业形象大使"为示范典型,以职业辅导系列活动为载体,多管齐下、多项并举,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大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作出了判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云霞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集聚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力量,整合社会各种优质资源,着力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机制,是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能力的有力举措。近几年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切实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兆国  
推动实现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需要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指导工作模式。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工作运行机制、指导服务体系、项目化就业课程体系建设、职业体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玉珍  舒晓梅  
近年来,我国高教事业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仍有其不尽完善之处:人员配备不到位、课程设置松散、千人一面空洞说教、指导思路和方式落后于时代发展等。本文从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模式选择、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四个方面,提出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紧迫性和发展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敏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指在高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这种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在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教师的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要求,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职业咨询与指导能力、职业道德等的要求;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有对职业咨询师资格的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王慧  薛艳  
全程化就业指导对于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应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同时,还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和人岗匹配程度,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确辉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要指导大学生树立适应就业变化的观念;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还要培养大学生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颖云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试图从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通过对传统就业指导基本途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认识职业和利用职业资源、加强个体就业指导和就业研究、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就业实习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创新途径,构建起集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力提升相结合、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指导与就业研究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阿不力克木·艾则孜  孙兰英  
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事关社会的和谐和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当前出现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其思想道德素质、就业意识有关,更大程度上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本身缺乏就业竞争力息息相关。本文以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为例,分析了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面临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创新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通过引导、教育,全面提升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德军  张红旗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时间滞后、内容陈旧,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全程化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全面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目前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是社会劳动就业大环境带来的挑战。例如:我国就业与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性因素带来就业阻力;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转型造成用工人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兆国  
职业体验作为就业指导的实践性环节,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方法之一,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环境,体验职业要求,确立职业目标,调整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个性发展,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就业指导前移、课余体验、专业体验等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