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2)
2023(14236)
2022(11865)
2021(11182)
2020(9331)
2019(21286)
2018(21326)
2017(40432)
2016(22243)
2015(25101)
2014(24700)
2013(24040)
2012(21518)
2011(19195)
2010(19203)
2009(17563)
2008(17246)
2007(15414)
2006(13627)
2005(11990)
作者
(61941)
(51117)
(50774)
(48351)
(32733)
(24347)
(23096)
(20010)
(19380)
(18297)
(17536)
(17192)
(16218)
(16217)
(15748)
(15536)
(15338)
(15151)
(14671)
(14604)
(12637)
(12625)
(12258)
(11645)
(11539)
(11448)
(11374)
(11283)
(10249)
(10114)
学科
(82126)
经济(82038)
管理(75268)
(69754)
(61179)
企业(61179)
方法(36190)
数学(29832)
数学方法(29498)
中国(24233)
(23308)
(22638)
业经(21629)
技术(19707)
(17756)
地方(17268)
(16772)
理论(16349)
(15815)
财务(15735)
财务管理(15707)
农业(15262)
企业财务(14916)
(14439)
(14245)
银行(14206)
(14012)
(13437)
贸易(13425)
(13391)
机构
大学(303283)
学院(301701)
管理(126579)
(115765)
经济(112985)
理学(108111)
理学院(106957)
管理学(105274)
管理学院(104697)
研究(96560)
中国(73906)
(65540)
科学(60282)
(54511)
(47335)
(45413)
(44839)
中心(44470)
业大(43784)
研究所(43014)
财经(42808)
北京(41364)
(39946)
师范(39600)
(38892)
(37297)
(35503)
农业(34791)
经济学(33213)
商学(32679)
基金
项目(206243)
科学(162775)
研究(153975)
基金(148360)
(128165)
国家(127033)
科学基金(110490)
社会(95940)
社会科(90833)
社会科学(90808)
(81905)
基金项目(79486)
自然(71451)
教育(70442)
自然科(69806)
自然科学(69793)
自然科学基金(68553)
(67952)
编号(63508)
资助(59354)
成果(51395)
(46860)
重点(45517)
(44414)
课题(43625)
(43545)
创新(42941)
项目编号(39764)
国家社会(38777)
科研(38695)
期刊
(130635)
经济(130635)
研究(89591)
中国(62240)
管理(50862)
学报(45188)
(43009)
科学(42934)
(40801)
教育(38623)
大学(34736)
学学(32164)
农业(28349)
技术(28196)
(26671)
金融(26671)
业经(22002)
财经(20493)
经济研究(19754)
图书(18715)
(17468)
科技(16857)
(16682)
问题(16485)
技术经济(15606)
理论(15178)
现代(14869)
实践(14010)
(14010)
(13560)
共检索到449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芹芹  于潇宇  
经过70年跨越式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即将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这离不开创新管理理论的科学指导。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准备、引进起步、应用拓展、国际化扩散、再创新等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呈现由微观到系统、由单一向复杂、由面及点、由外引向内生的主题演化,在支撑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服务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新时代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应高度关注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的创新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创新管理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等新命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邬大光  
教育改革实践对教育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诉求,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引发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锟  陈国梁  
背景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投公司)是中国电建集团专业从事海外投资业务的法人主体。目前,海投公司已建成投产柬埔寨甘再、老挝南俄5和南欧江一期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5万千瓦,正在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尼等国投资建设电站共7座,总装机230万千瓦。各海外电站采用委托运行维护模式。为保障海外资产持续创效,海投公司需要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立军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营销理念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营销本土化是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重要体现 ,是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之举。本文阐述了营销理念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销理念创新与营销本土化的关系 ,分析了企业跨国经营中实行营销本土化的必要性 ,并就企业如何实施营销本土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意在对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和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陆昌勤  梁建  张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管理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在21世纪,中国社会正经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新形态,大量新产品、新行业和新产业的出现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些变革和新的经济形态,中国企业应转变原有运行模式,深化组织变革,加快组织创新。因此,中国本土化的组织变革与创新是当前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晓红  
EVA评价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实际状况,促使经营者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基于对EVA评价指标的认识,侧重探讨EVA计量模型本土化构建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陆昌勤  梁建  张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管理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在21世纪,中国社会正经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新形态,大量新产品、新行业和新产业的出现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些变革和新的经济形态,中国企业应转变原有运行模式,深化组织变革,加快组织创新。因此,中国本土化的组织变革与创新是当前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汇中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很多知名大学都参与或开办了远程教育项目。当时,美国知名高校麻省理工学院也想参与其中,因此就如何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发挥领导力展开了调研,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远程教育项目或终身学习项目很难盈利,继而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勇  韩世鹏  
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开放式的技术给金融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如何创新监管模式以应对区块链金融潜在的风险,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沙箱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模式创新,为防范金融科技风险、推动金融创新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制度空间。同时,为金融法治发展赋予了充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在我国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借鉴沙箱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从软法治链理念、监管形式、监管科技三个维度进行本土化设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监管模式转型,以实现区块链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双赢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晓强  朱斌  
本文首先在总结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系统模型,然后据此分析了我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对于如何完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提升系统功能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新阳  
碳金融本土化和农村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产业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碳金融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本土化碳金融。基于金融产业视角,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等实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汉大学开放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开放式创新,探索出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当前,我国还存在创新主体互动不够、消化吸收经费不足、创新服务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而再创新动力不足、国际创新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开放促创新,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良性循环发展,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不断优化技术的引进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完善再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福新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考察浙江时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要实现在高起点上的更大发展,并希望浙江省的政府和人民“继续发挥已有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使浙江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浙江已有的优势主要是由“浙商”创造的,浙江新的优势也必须靠“浙商”去创造。“浙商”不仅是浙江民营经济的群体代表,而且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和前途。要创造浙商新优势,必须进行制度和管理创新。新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管理世界》共同主办和召开了“浙商发展论坛:制度和管理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鹏  刘莉  杜鹏程  
文章在研究已有旋进路径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分析与比较、模型构建与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和旋转角速度为自变量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跨越路径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当企业实施技术跨越时,旋进系统对技术力产生的阻力因素大于驱动力时,宜采取螺旋路径;当旋进系统对技术力产生的阻力小于驱动力时,企业则应该采取直进路径方式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