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0)
- 2023(15329)
- 2022(13380)
- 2021(12727)
- 2020(10524)
- 2019(24030)
- 2018(24059)
- 2017(45789)
- 2016(25069)
- 2015(27910)
- 2014(27653)
- 2013(26987)
- 2012(24556)
- 2011(21984)
- 2010(21904)
- 2009(19841)
- 2008(19288)
- 2007(17140)
- 2006(14719)
- 2005(12665)
- 学科
- 济(90484)
- 经济(90371)
- 管理(75681)
- 业(72141)
- 企(62244)
- 企业(62244)
- 方法(41204)
- 数学(34549)
- 数学方法(34109)
- 财(25312)
- 中国(25259)
- 农(24299)
- 业经(22124)
- 学(21257)
- 技术(20711)
- 地方(18722)
- 理论(18665)
- 制(18048)
- 务(16773)
- 财务(16704)
- 财务管理(16667)
- 贸(16458)
- 贸易(16445)
- 农业(16341)
- 易(15922)
- 企业财务(15806)
- 和(15448)
- 银(15366)
- 银行(15318)
- 行(14519)
- 机构
- 学院(341336)
- 大学(340863)
- 管理(135686)
- 济(128581)
- 经济(125507)
- 理学(117500)
- 理学院(116144)
- 管理学(114095)
- 管理学院(113460)
- 研究(109410)
- 中国(81047)
- 京(71994)
- 科学(69263)
- 财(60881)
- 所(54276)
- 农(52123)
- 江(50711)
- 业大(50240)
- 中心(50091)
- 研究所(49387)
- 财经(48854)
- 范(46331)
- 师范(45911)
- 北京(45124)
- 经(44382)
- 州(41849)
- 农业(40658)
- 院(40308)
- 经济学(38051)
- 技术(37991)
- 基金
- 项目(234551)
- 科学(184362)
- 研究(174273)
- 基金(168044)
- 家(145840)
- 国家(144535)
- 科学基金(124733)
- 社会(107972)
- 社会科(102105)
- 社会科学(102080)
- 省(93517)
- 基金项目(89638)
- 自然(81066)
- 教育(80870)
- 自然科(79190)
- 自然科学(79173)
- 划(77850)
- 自然科学基金(77781)
- 编号(72098)
- 资助(67935)
- 成果(58888)
- 创(52344)
- 重点(52103)
- 部(50837)
- 课题(49937)
- 发(49490)
- 创新(48121)
- 项目编号(45035)
- 科研(44454)
- 大学(44181)
- 期刊
- 济(141144)
- 经济(141144)
- 研究(99342)
- 中国(67421)
- 学报(54158)
- 管理(50347)
- 科学(49317)
- 财(47392)
- 农(47017)
- 教育(45699)
- 大学(40957)
- 学学(38052)
- 农业(32547)
- 技术(30660)
- 融(28111)
- 金融(28111)
- 业经(24643)
- 财经(23187)
- 经济研究(22271)
- 图书(20634)
- 经(19814)
- 科技(18184)
- 问题(17724)
- 业(17028)
- 理论(16718)
- 技术经济(16400)
- 版(16030)
- 实践(15530)
- 践(15530)
- 现代(15527)
共检索到49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厉娜 谢在阳
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已成为驱动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与探索性创新强调创新过程和模式不同,突破性创新更关注创新结果,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探索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间的关系,揭示探索性创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产生重大的技术发展,促使整个产业重新洗牌,进而创造全新的市场和产业的突破性创新,从其他视角弥补突破性创新实现路径理论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探索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 关系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惠斌 游达明 刘海运
在对探索性学习方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环境动态性中的技术环境、需求环境、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子维度的动态性对探索性学习方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262份研发团队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探索性学习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环境动态性和政策环境对动态性探索性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需求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而竞争环境动态性起着倒U型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我国企业应抓住技术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丁乐蓉 石静 吴柯烨 孙建军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 (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突破性创新数量量化团队突破性创新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研究发现:(1)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技术团队多样性水平越高,团队越倾向于产出更多高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技术团队均衡性越高,团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越符合“少而美”的特点;技术团队差异性越大,团队创新成果的突破性程度越低。(2)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以10人以下小规模团队为主,其中年轻的、非跨国的小规模团队更有可能产出突破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关键词:
跨学科性 突破性创新 D指数 技术团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明翠琴 刘凤
通过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图谱和文献综述,提炼中国突破性创新的基本概念、研究主题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中国突破性创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突破性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政府双驱型特征。分析"中国情境"中突破性创新的发生机制,首次提出基于技术、市场、组织和政策互动耦合关系的中国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型,即P-TMO模型。针对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基于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式的科技发展战略转向、政策设计思路和原创性突破创新的战略方向、技术路线、组织形态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新 张玉利
文章在分析突破性创新和组织动能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现有企业突破性创新动能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克服企业惯性的过程,并从外在诱因与内在战略性驱动、产生模式以及强化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克服惯性、构建并强化创新动能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智强 严荣笑 唐双双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和悖论理论,通过对创新过程投入进行分类并将突破性创新概化为一个包含相互竞争的学习需求间张力的过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集中探讨领导创新期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冲突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来自国内三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320套上下级配对样本的两阶段数据分析发现: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员工认知灵活性不仅正向调节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和突破性创新投入间关系,而且调节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间的关系,即员工认知灵活性越高,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作用越强。研究从新的视角为组织提升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突破性创新的形成过程及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嵇金星 熊胜绪
在科学和技术创新领域,双重创新明星如何以及何时产生突破性发明?以华为、Intel公司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OLS模型、负二项模型、Tobit模型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探究双重创新明星产生突破性发明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1)双重创新明星与网络重叠积极影响突破性发明;(2)网络重叠在双重创新明星与突破性发明间发挥中介作用;(3)资源异质性正向调节网络重叠与突破性发明之间的正向关系,并进一步正向调节双重创新明星通过网络重叠影响突破性发明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对双重创新明星影响突破性发明过程机制的探讨,并对企业管理创新人才以及促进突破性发明的产生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飞 吕文栋 汪全勇
基于组织双元结构观,通过企业案例的形式探讨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活动的四种整合模式,为企业消除两种创新活动的冲突,实现两种创新形式的协同整合提供对策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剑 王迎军
组织能力是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驱动要素。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组织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将组织能力划分为营销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吸收能力以及转换能力四个维度。基于126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这四种能力均与突破性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组织能力 吸收能力 转换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