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1)
- 2023(10165)
- 2022(8676)
- 2021(8116)
- 2020(6965)
- 2019(15746)
- 2018(15493)
- 2017(30238)
- 2016(15617)
- 2015(17453)
- 2014(16461)
- 2013(15781)
- 2012(14232)
- 2011(12480)
- 2010(12084)
- 2009(10750)
- 2008(10022)
- 2007(8395)
- 2006(6686)
- 2005(5116)
- 学科
- 济(65650)
- 经济(65596)
- 管理(51512)
- 业(51236)
- 企(44423)
- 企业(44423)
- 方法(37668)
- 数学(34318)
- 数学方法(33969)
- 技术(17694)
- 财(17562)
- 中国(15750)
- 农(14875)
- 业经(13697)
- 技术管理(12881)
- 务(11842)
- 财务(11811)
- 财务管理(11785)
- 地方(11346)
- 企业财务(11276)
- 贸(11259)
- 贸易(11253)
- 易(10919)
- 农业(10233)
- 制(10047)
- 理论(9870)
- 融(9159)
- 金融(9158)
- 划(9131)
- 银(8999)
- 机构
- 学院(206194)
- 大学(205542)
- 管理(91246)
- 济(90287)
- 经济(88889)
- 理学(81154)
- 理学院(80491)
- 管理学(79366)
- 管理学院(78966)
- 研究(56528)
- 中国(43085)
- 财(40071)
- 京(39090)
- 财经(33482)
- 科学(30972)
- 经(30857)
- 经济学(28873)
- 中心(28699)
- 江(28186)
- 业大(27260)
- 经济学院(26373)
- 财经大学(25467)
- 商学(25272)
- 商学院(25059)
- 经济管理(24311)
- 农(24142)
- 范(23620)
- 所(23526)
- 师范(23406)
- 北京(23100)
- 基金
- 项目(151403)
- 科学(124118)
- 基金(114310)
- 研究(112965)
- 家(97216)
- 国家(96439)
- 科学基金(87371)
- 社会(76118)
- 社会科(72586)
- 社会科学(72573)
- 基金项目(61114)
- 省(59510)
- 自然(55817)
- 自然科(54718)
- 自然科学(54708)
- 自然科学基金(53815)
- 教育(53736)
- 划(49245)
- 资助(45373)
- 编号(43935)
- 创(37944)
- 部(34666)
- 创新(34539)
- 重点(33276)
- 成果(33081)
- 国家社会(32506)
- 发(31607)
- 教育部(31363)
- 人文(30910)
- 制(29825)
共检索到276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申宇 赵玲 吴风云
校友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在公司的资源获取、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手工收集2004—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高管毕业院校数据和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检验了高管校友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管校友关系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关系重构的断点分析发现,高管校友关系网络增强后,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校友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正向影响的作用机制在于,关系网络不仅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也能形成信息共享的创新联盟,提高企业专利授权的概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申宇 赵玲 吴风云
校友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在公司的资源获取、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手工收集2004—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高管毕业院校数据和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检验了高管校友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管校友关系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关系重构的断点分析发现,高管校友关系网络增强后,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校友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正向影响的作用机制在于,关系网络不仅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也能形成信息共享的创新联盟,提高企业专利授权的概率。然而,这一促进作用大多在直接校友关系中发挥作用,间接校友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表现出明显的"小圈子"效应。本文的研究反映出中国企业的创新烙上了"母校印记",在创新融资、信息共享等方面相互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研究也从侧面揭示了"小圈子"效应可能存在的隐患,即上市公司高管们过度依赖于校友圈,有可能固化为封闭的小团体,阻碍了跨校的合作和开放的创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创新国际化是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途径。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显著促进了创新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创新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在行政等级更高、经济发展更快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降低海外专利申请难度和成本,以及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进而推进城市创新国际化。建议积极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范围,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引导支持的作用,以全面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助推创新国际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浩 李林 魏琪
近年来,企业创新逐步演变成一种策略行为并导致我国专利申请日益“繁荣”和向低质量的专利泡沫演化,引起社会各界高度警惕。基于企业专利申请数据构建企业创新导向变量,以2013—2017年医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不同创新导向下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创新导向对创新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只有在实质性创新导向下,创新投入才会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实质性创新导向下,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趋势。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政府对策略性创新导向企业的识别和推动企业从自身内部修正创新动机进而促进创新活动回归理性。
关键词:
创新导向 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面板门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文韵 孟雅晴
专利申请动机是企业创新决策行为异质性的基础,而企业间竞争或合作关系对企业专利申请动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专利申请动机划分为四个维度:市场保护动机、技术交易动机、阻拦动机及政策获取动机,分析竞争强度、合作强度以及企业专利能力对专利申请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间竞争强度水平越高,专利申请动机中的技术交易动机和阻拦动机越强;企业合作强度水平越高,市场保护动机与政策获取动机越强。此外,专利能力在竞争强度与技术交易动机、阻拦动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应保持对竞争环境、合作环境的高度敏感性,政府管理者应引导企业以市场保护动机、技术交易动机和阻拦动机为导向申请专利,加强国内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转化能力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泽 黎智枫 肖扬
上海2040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而现有的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宏观尺度下创新活动的特征要素,传统方法无法描述城市内部的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因此,本研究基于2013年上海市专利申请数据,运用专利落点绘图技术方法(Patent Mapping Technique),试图深入探究上海城市创新活动空间的分布特征和格局。研究发现,上海中心城内部的主要创新聚落与"一主四副"的空间结构存在契合;主要创新聚落的主体构成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的空间协同性仍有待加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劲帆 李汉涯 何晖
本文发现企业通过在股票市场IPO能够显著增加创新产出。分析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IPO增进创新的重要渠道:首先,上市前融资相对困难企业在上市后专利申请增加更加明显;其次,上市后企业专利申请人队伍在数量和效率上都有明显提高。另外,我们发现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也会显著影响IPO后的创新活动改善:总经理具有更大实际控制权力和给予高管股权激励的企业在上市后专利申请增长相对更快。本文揭示了股票市场服务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为现阶段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温军 张森
本文使用2003—201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开放度对我国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以下简称PCT申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度对PCT申请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主要的促进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经济开放度对PCT申请的正向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国内专利申请量越多、企业规模越大时,经济开放度对PCT申请的推动作用越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有: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质量和结构;加快海外专利布局;根据区域和企业发展差异实行分类指导的创新战略。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技术创新 PCT国际专利申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劲帆 李汉涯 何晖
本文发现企业通过在股票市场IPO能够显著增加创新产出。分析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IPO增进创新的重要渠道:首先,上市前融资相对困难企业在上市后专利申请增加更加明显;其次,上市后企业专利申请人队伍在数量和效率上都有明显提高。另外,我们发现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也会显著影响IPO后的创新活动改善:总经理具有更大实际控制权力和给予高管股权激励的企业在上市后专利申请增长相对更快。本文揭示了股票市场服务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为现阶段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柳权
专利申请权是公民(自然人)、法人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专利申请权是取得专利权的前提;专利权不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权利,它必须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请求,经国家批准而产生。由于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利,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这就使专利权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国家而言,将专利权授予谁,具有重要意义;就公民和法人而言,谁有专利申请权,谁就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专利权的权利,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这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实践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屡屡发生。据统计,在全国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专利纠纷中,申请权纠纷占36%,居各类专利纠纷之首,可见研讨专利申请权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广汉 蓝宝江
本文通过国内三种专利的申请量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我国各省区1998—2005年技术创新的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省区专利申请量大多有良好增长态势,但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中“外观设计”仍占绝大多数比重,“发明”占的数量比重最小,这一比重也在迅速提高。文章还聚焦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前茅的省区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在发明的申请量上的变化情况,发现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稳步上升,并逐步超越其他省市。通过对1998—2004年各省市综列数据(paneldata)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作为竞争程度的衡量)对发明申请数都有正面影响,而规模以...
关键词:
专利 发明 研发支出 竞争程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任期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汉涯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的合并数据集,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以企业出口目的地加权经济增长率作为出口额的工具变量,通过考察出口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对"贸易引致学习"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2000-2006年间,企业出口扩张对企业总专利申请数提升的贡献率是13.21%,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加的贡献率分别是15.61%和13.18%,但是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只有从事一般贸易或出口到发达国家,其出口额的增加才能促进高质量专利-发明专利-申请数的增加。所以,在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应鼓励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开展贸易,鼓励企业在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进行一般贸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汉涯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的合并数据集,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以企业出口目的地加权经济增长率作为出口额的工具变量,通过考察出口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对"贸易引致学习"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2000-2006年间,企业出口扩张对企业总专利申请数提升的贡献率是13.21%,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加的贡献率分别是15.61%和13.18%,但是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只有从事一般贸易或出口到发达国家,其出口额的增加才能促进高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红 冀方燕
[目的 /意义]研究专利申请及审查制度下的专利引文作用机理,厘清专利引文评价效能,是保证学术评估客观合理的重要前提。[方法 /过程]以美、中、日三国诉讼专利和许可专利为实证样本,分析专利引文频次与专利价值的相关性,并结合专利申请和专利审查制度就专利引文对施引专利、被引专利的评价效能进行深入剖析。[结果 /结论]专利引文频次对专利价值而言是一个正向、负向、中性混杂的评价指标,专利引文对专利价值的评价需建立在对引用动机、引文扮演角色和实际发挥作用等诸多要素的深入细致分析上,否则,专利引文对专利价值不具有客观的
关键词:
专利申请 审查制度 专利引文 评价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