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82)
2023(19931)
2022(17150)
2021(16067)
2020(13753)
2019(31845)
2018(31348)
2017(59685)
2016(32555)
2015(37016)
2014(36432)
2013(35948)
2012(33121)
2011(29835)
2010(29704)
2009(27570)
2008(27297)
2007(24132)
2006(20802)
2005(18424)
作者
(92635)
(77448)
(76764)
(73407)
(49388)
(37194)
(35086)
(30201)
(29149)
(27481)
(26186)
(26089)
(24494)
(24410)
(23998)
(23857)
(23328)
(22939)
(22280)
(22269)
(19069)
(18934)
(18767)
(17537)
(17262)
(17219)
(17139)
(17034)
(15572)
(15375)
学科
(131193)
经济(131053)
管理(96611)
(93596)
(78693)
企业(78693)
方法(62893)
数学(54900)
数学方法(54229)
中国(36731)
(35633)
(34247)
业经(28856)
(28120)
(25403)
贸易(25388)
(24674)
(24324)
地方(24153)
(23453)
财务(23373)
财务管理(23324)
技术(23218)
农业(22972)
企业财务(22162)
理论(21464)
(20581)
银行(20523)
(20219)
(19899)
机构
大学(463009)
学院(460218)
(188060)
经济(184197)
管理(182046)
理学(158147)
理学院(156432)
管理学(153622)
研究(153289)
管理学院(152797)
中国(116465)
(98219)
科学(94713)
(85657)
(76624)
(73547)
中心(70350)
研究所(70002)
财经(69348)
业大(68302)
(66005)
(63208)
北京(62217)
(59569)
师范(58976)
农业(57842)
经济学(57518)
(55606)
(53393)
经济学院(52049)
基金
项目(314287)
科学(247694)
基金(229289)
研究(227776)
(200085)
国家(198446)
科学基金(170906)
社会(144332)
社会科(136816)
社会科学(136782)
(121734)
基金项目(121109)
自然(111806)
自然科(109296)
自然科学(109264)
自然科学基金(107324)
教育(105513)
(102719)
资助(95306)
编号(92068)
成果(74492)
重点(70218)
(69870)
(67101)
(65978)
课题(63289)
创新(62264)
科研(60447)
教育部(60069)
国家社会(59616)
期刊
(197724)
经济(197724)
研究(132413)
中国(86473)
学报(73377)
科学(67153)
(66561)
管理(66267)
(65441)
大学(55636)
学学(52246)
教育(50050)
农业(45384)
技术(40460)
(39326)
金融(39326)
财经(33771)
经济研究(32940)
业经(31618)
(28917)
问题(25646)
(25249)
图书(23693)
技术经济(22978)
统计(22332)
科技(22091)
(21639)
(21574)
理论(21541)
(20582)
共检索到667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解宇  孙维峰  杨朝晖  
把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分为水平效应和滞后效应两个方面。利用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从整体上看,创新与就业水平显著负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小企业里。创新对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的滞后效应,并且这种滞后效应的影响要大大高于当期效应,使得从长期来看创新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但这种显著的滞后效应依然仅存在小企业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专利数量;国有企业、综合型对外投资企业以及投资到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CEO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否能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国内还尚未有文献对此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将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进行匹配,构造了CEO交流的微观样本,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评估CEO交流对流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即CEO交流效应)。结果表明:CEO交流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并且CEO交流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而且是逐年递增的;CEO交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CEO是否具有海外留学及工作经历、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我们还特别关注了CEO交流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发现CEO交流在总体上显著地延长了流入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期,但不同类型CEO的流入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从微观层面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CEO交流确实能产生显著的创新效应,这意味着鼓励和促进CEO在企业之间的交流对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CEO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否能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国内还尚未有文献对此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将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进行匹配,构造了CEO交流的微观样本,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评估CEO交流对流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即CEO交流效应)。结果表明:CEO交流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并且CEO交流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而且是逐年递增的;CEO交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CEO是否具有海外留学及工作经历、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具有显著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莉亚  金正轩  何彦林  朱小能  李明辉  
企业并购是否创造价值一直是学术界以及社会公众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04—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企业的效率差异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那些中等规模且盈利能力较强的高生产率企业倾向于收购规模较小但经营良好的低生产率企业;(2)在收购之后,收购方提高了标的方的生产效率和产出。因此,生产率差异是驱动并购的关键因素,并购的确可以创造价值、可以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辉  
文章运用我国软件行业、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87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从优惠税种和优惠方式的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与所得税优惠和直接性的税率式优惠方式相比,流转税优惠以及间接性的税基和税额式优惠方式的效应更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发展如何适应于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瞿霞  李然  李文兴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急、过快,带来了巨大的海外投资风险。其中对外投资企业对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忽视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对37个国家的113项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进入东道国成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入阶段,中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投资的成功率与该国法律制度健全程度呈负相关,与该国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单纯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国有企业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限制程度高于民营企业。但如果结合国际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从投资行业及领域差异来看,中国企业对东道国敏感行业或关键领域的投资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的限制严于普通行业或领域。此外,一旦投资落地进入长期经营阶段,健全、稳定的东道国制度能够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东道国法律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收购的金额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丽娜  李姗姗  
创新对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公司绩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2015—2019年中小企业板11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双元创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双元创新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在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平衡投入二者之间的资源比例,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更有利。因此,建议公司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双元创新且均衡发展,进而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斌  许治  陈朝月  吴辉凡  
民营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守的企业组织形式。但一些民营企业也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企业。本文考察了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从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起来,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更少。同时,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也更低;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年龄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没有明显影响。但政府补贴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且能够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它不仅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杠杆效应,并且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维峰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负债比率对高管收入和员工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高管收入的抑制作用更大;这种抑制作用从经济意义上看也相当大。同时,资本结构的收入效应受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低风险的企业里,负债的收入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负债比率对高管收入和员工收入的抑制作用是资本结构影响公司价值的机制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维峰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负债比率对高管收入和员工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高管收入的抑制作用更大;这种抑制作用从经济意义上看也相当大。同时,资本结构的收入效应受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低风险的企业里,负债的收入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负债比率对高管收入和员工收入的抑制作用是资本结构影响公司价值的机制之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奚宾  
本文选取沪深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样本,研究并购中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主要因素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重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负的显著影响,随着国有股比重下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反而破坏了公司价值。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理性并购,提升并购活动的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