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5)
2023(6471)
2022(5474)
2021(5231)
2020(4487)
2019(10177)
2018(10242)
2017(19598)
2016(10337)
2015(11518)
2014(10808)
2013(10155)
2012(8976)
2011(8016)
2010(8429)
2009(7753)
2008(7422)
2007(6623)
2006(5703)
2005(4785)
作者
(26925)
(22597)
(22526)
(21186)
(14372)
(10710)
(9945)
(8697)
(8391)
(8032)
(7665)
(7581)
(7179)
(7170)
(6918)
(6732)
(6701)
(6533)
(6445)
(6271)
(5478)
(5473)
(5442)
(5193)
(5065)
(5016)
(4947)
(4940)
(4454)
(4454)
学科
(39675)
经济(39649)
(35949)
管理(34277)
(31062)
企业(31062)
方法(20377)
数学(18066)
数学方法(17573)
技术(15561)
中国(11751)
技术管理(11748)
(10750)
业经(9484)
理论(8792)
(7921)
农业(7714)
地方(6951)
(6587)
(6567)
(6261)
(6132)
贸易(6125)
(6080)
银行(6074)
(5947)
教学(5825)
(5823)
(5769)
(5582)
机构
学院(137607)
大学(134959)
管理(58655)
(55679)
经济(54601)
理学(51336)
理学院(50861)
管理学(49663)
管理学院(49407)
研究(41054)
中国(30783)
(27571)
科学(24971)
(23442)
(20428)
业大(19502)
(19346)
中心(19129)
财经(18839)
(18443)
研究所(17631)
北京(17126)
(17112)
(16741)
师范(16575)
(16533)
经济学(16491)
技术(16081)
商学(15433)
商学院(15254)
基金
项目(96139)
科学(77956)
研究(70888)
基金(69500)
(60238)
国家(59746)
科学基金(53331)
社会(45356)
社会科(43154)
社会科学(43143)
(40426)
基金项目(36491)
自然(35016)
自然科(34384)
自然科学(34379)
教育(34246)
自然科学基金(33773)
(33023)
编号(28353)
资助(28256)
(26729)
创新(23869)
重点(21789)
成果(21693)
(20660)
课题(20376)
(20306)
国家社会(18520)
大学(18150)
(18041)
期刊
(57622)
经济(57622)
研究(37507)
中国(29633)
管理(25124)
教育(19449)
科学(18670)
(17744)
学报(17420)
(16816)
技术(16365)
大学(14086)
学学(13157)
农业(11555)
(10687)
金融(10687)
业经(10237)
科技(9737)
经济研究(9632)
(9404)
技术经济(9054)
财经(8878)
统计(8764)
(7703)
决策(7297)
(7196)
问题(6738)
职业(6608)
商业(6603)
(6572)
共检索到197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同宇  
文章从创新者角度对创新进行研究,提出创新的动力取决于创新者认知到的创新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的动力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两种有关创新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得出要促进创新,各种“软”、“硬”条件构建的着眼点在于个人,目的是改变人们对创新价值的预期的结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屈韬  向航  
以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健康医药产业为例,基于波特模型和Likert量表,就国家级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及创新驱动力展开ANOVA分析和配比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关产业支持是集群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其次为公司战略与竞争因素、要素条件和需求条件。其中"需求条件"尤其是"风险基金支持"和"海外消费需求"对内资企业的影响更大,其他驱动力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我国创新驱动型集群处于发展初期,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是重要的引资诱因;基于人才、知识存量、内需拉动等方面的区位优势尚未形成。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姚建峰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企业是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是企业创新的引致因素,是企业创新得以成功实现的有力保障。内在动力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外在动力是创新的辅助条件。通过模型分析,更好地使内外动力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云龙  向刚  
文章采取多视角赋权法构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并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为例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制度结构要素能有效地增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勇星  屠文娟  季萍  
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及其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结构上的整体性、因素上的相关性、环境上的适应性、功能上的目的性和作用上的有序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共同形成了一个空间汇交力系,这些动力对企业系统的技术创新产生了一个合力作用。运用理论力学的空间汇交力系合成法,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合力进行有效的测度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柴丽俊  柴丽英  高俊山  
本文首先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模式,然后通过对技术创新动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基于竞争对手而对技术创新的收益预期,而基本动力来源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约束有企业内部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外部资源约束;外部环境因素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政府的政策激励。最后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整合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绍华  胡玉松  
笔者基于系统动力模型,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产出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强度,政府支持因素、合作创新因素和技术人才因素与技术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和人才等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柴丽俊  张璞  
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基于竞争对手而对技术创新的收益预期;基本动力来源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企业内部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外部资源约束及外部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政府的政策激励等。文章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整合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敏  
动力因素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有效运行,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以EPNR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具有突破性、全球公益性和显著的外部性,导致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动力效能受限;完善低碳政策是提高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动力效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洁  林新奇  
本研究对组织的创新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从组织创新战略到激发个体创新行为以及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组织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两次自上而下(分)和两次自下而上(合)的四个过程。并基于该过程提炼出三元融合动态目标的概念,探索个体如何通过建立新的三元融合动态目标,有效的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个体创新行为,再转化为组织创新绩效,对组织层面的创新战略和员工个体层面的创新行为进行了跨层次的理论构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定洪  董婷婷  
针对绿色创新系统评价要素间因果联动特点,在DSR框架下提出一种具有激励引导作用且反映指标因果权重的含参HF-EDAS方法。首先,在剖析绿色创新系统要素间相关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企业绿色创新DSR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犹豫模糊(HF)元为基础,在综合研究并提出HF优势度、HF劣势度、HF支持度后,发展了一种以均值参照解为优劣划分点,HF支持度量化指标因果权重,HF优势度与劣势度非线性联立赋予约束与激励特性的企业绿色创新DSR评价模型。最后,以云南省4家绿色创新企业为例进行案例实证,证明所提方法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邢玉冠  杨道玲  
为深挖京津冀产业创新在资源、效率、协同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构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动力、状态、响应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18年后呈加速提升之势;但三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存在高技术企业发展分化日益扩大、创新能力发展极化效应显著、创新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备、创新链和产业链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优化产业创新格局、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等促进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良  
创新动力决定企业的创新行为,我国企业缺少创新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推动力。本文构造了以技术、识别、评价、销售四个环节为基础的创新动力模型。该模型拓宽了过去研究创新动力问题的分析角度,提出了一个更系统的分析框架,可以合理解释现阶段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企业疏于创新。本文还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创新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将 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 LICENSIING(技术许可 )作为其潜在的渠道 ,建立了技术引进的模型 ,此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模型中的主要的假设 ,模型的结论以及模型的政策意义都与实际经验的观察相一致。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 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 DC或者依赖 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 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