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3)
- 2023(15240)
- 2022(13083)
- 2021(11796)
- 2020(9969)
- 2019(22217)
- 2018(21843)
- 2017(41153)
- 2016(22511)
- 2015(24624)
- 2014(24226)
- 2013(23522)
- 2012(21214)
- 2011(19289)
- 2010(19244)
- 2009(18042)
- 2008(17518)
- 2007(15947)
- 2006(13727)
- 2005(11840)
- 学科
- 济(88827)
- 经济(88744)
- 管理(66300)
- 业(63251)
- 企(51521)
- 企业(51521)
- 方法(39029)
- 数学(34082)
- 数学方法(33741)
- 农(25866)
- 中国(24170)
- 财(21718)
- 地方(21540)
- 学(20321)
- 业经(20223)
- 技术(19010)
- 农业(17477)
- 环境(17420)
- 贸(17397)
- 贸易(17389)
- 易(16859)
- 制(15038)
- 和(13943)
- 理论(13533)
- 划(13471)
- 银(13279)
- 银行(13213)
- 务(13124)
- 财务(13101)
- 财务管理(13071)
- 机构
- 学院(317223)
- 大学(313797)
- 济(125749)
- 经济(123142)
- 管理(120364)
- 研究(106890)
- 理学(105126)
- 理学院(103855)
- 管理学(101948)
- 管理学院(101352)
- 中国(78080)
- 科学(70973)
- 京(64963)
- 农(62248)
- 所(55199)
- 财(54637)
- 业大(53434)
- 研究所(50962)
- 农业(49531)
- 中心(49337)
- 江(48038)
- 财经(44259)
- 范(41513)
- 师范(40963)
- 经(40070)
- 北京(39635)
- 院(38660)
- 经济学(38449)
- 州(37958)
- 技术(35003)
- 基金
- 项目(222860)
- 科学(175018)
- 基金(160483)
- 研究(156513)
- 家(143335)
- 国家(142158)
- 科学基金(120593)
- 社会(99959)
- 社会科(94812)
- 社会科学(94782)
- 省(90747)
- 基金项目(86244)
- 自然(79770)
- 自然科(77896)
- 自然科学(77869)
- 自然科学基金(76486)
- 划(76321)
- 教育(71612)
- 资助(63336)
- 编号(62141)
- 重点(51218)
- 创(50993)
- 发(49707)
- 成果(48229)
- 部(47375)
- 创新(46966)
- 计划(43535)
- 课题(43419)
- 科研(43386)
- 国家社会(41394)
- 期刊
- 济(134782)
- 经济(134782)
- 研究(83148)
- 中国(59815)
- 学报(57170)
- 农(55978)
- 科学(50973)
- 管理(42165)
- 财(41584)
- 大学(41430)
- 学学(39572)
- 农业(38000)
- 教育(31840)
- 技术(25945)
- 业经(24509)
- 融(24235)
- 金融(24235)
- 经济研究(21925)
- 业(21018)
- 财经(20990)
- 经(18088)
- 科技(17764)
- 问题(17730)
- 版(16918)
- 技术经济(15999)
- 商业(15645)
- 资源(15242)
- 业大(14709)
- 策(14142)
- 统计(13994)
共检索到44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斌 席振华 侯建国 曾镇坚
目前关于创客集聚对创客小镇的影响缺乏实证分析,为此,基于创新生态理论,构建包括创新政策、制度支持、资源配置、土地支持政策和基础设施5个要素的创客聚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对国内3个具有代表性创客小镇的563份调查问卷和32人深度访谈的实证资料分析影响创客聚集的因素。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和基础设施在创客小镇形成的过程中对创客的聚集存在显著影响,资源配置对于创客集聚的影响程度较低,制度支持并不能促进创客集聚意愿,土地支持政策甚至对创客集聚意愿有负作用;进一步对五大要素效应分解显示,基础设施对创客小镇吸引创客聚集的贡献程度最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需要发挥市场、政府两种调控手段的积极作用,打造市场选择和政府支持有效结合的创客小镇复合资源生态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杜弼云 牛彤
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个维度,运用我国1996~2011年的数据,首先建立VAR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后,建立VEC模型,分别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并建立脉冲响应函数,模拟就业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冲击的响应。结果显示:(1)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都会促进就业,但过程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2)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稳定而明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为我国改善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多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本地区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研发强度对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多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本地区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研发强度对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借鉴产业聚集指数,本文建立了科技人才聚集空间结构系数来反映科技人才聚集的变化态势。并据此应用DEA-Tobit两步法,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科技人才聚集的区域演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地区整体上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强度与科技人才聚集均衡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科技人才聚集规模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主要因为当前的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创新效率不匹配,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过度聚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不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李廉水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区域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通过对影响小城镇中工业聚集度的实证分析,显示了小城镇中工业聚集受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经济因素和产权制度、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等制度因素的影响。由此说明,制度因素是小城镇不能有效吸引农村工业聚集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工业 聚集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钰琪 常荔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助力下,我国物流行业逐步从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且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形成了以创新促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然而,目前我国城乡物流行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往往拥有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而对于经济水平偏低的乡镇地区,其物流服务质量往往不佳。对此,部分地区开始实施物流特色小镇发展策略,但在当前"互联网+"与物流行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物流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还较为匮乏。基于此,为了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本文以物流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物流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现实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程度与物流特色小镇发展程度呈正向关系;创新性的物流经济模式推动物流特色小镇进一步发展;网络化的营销模式促进地方现代化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是促进物流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琼辉 刘杰 薛晓红
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创意地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以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为背景,分析了类BOT模式创意地产的运作模式,探讨了在这一模式下的租金定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创意 创意地产 租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妍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地区收入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首要问题是地区间工资水平差距。文章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技能集聚对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
工资差距 区域创新能力 技能集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树华 王玺
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学意义上的空间聚集是最主要的因素。为探究在沿边地区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聚集,本文构建了一个面板模型,并使用SUR回归方法探究沿边地区影响聚集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沿边地区制造业的聚集有助于经济效率的实现,进而这种聚集自身能够得以强化;但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不同部门的聚集带来的是效率的损失,表明这种聚集来自于政府部门对追求经济效率企业的过多干预,本身缺乏内生机制。此外,由于受到多个政策冲击的影响,现阶段沿边地区整体上呈现出生产要素外流的局面。因此政府应当结合沿边地区实际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迁移,为本地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逸洋 曾萍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可以提供资源优势、形成技术创新网络、加剧竞争和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出口贸易、产业成长能力、研发资本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支持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浩君 王文靖 戴海容
信息化教学实施对提升高职院校师生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创新扩散理论,构建由相对优势、复杂性、个体惯性和创新性等因素组成的信息化教学实施影响模型,并对浙江省15所高职院校267位教师问卷调查发现:由相对优势和复杂性组成的信息化教学实施阻力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意愿影响程度达到了66%,其中相对优势对信息化教学实施阻力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复杂性对实施阻力有积极正向影响;个体惯性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实施的主要因素,但个体创新性并未增加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意愿。为此,应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应用优势,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多维场景,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动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意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彩虹 梁宏志
文章以2016年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作为数字经济代理变量,利用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研发投入水平和金融深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效应更加显著,同时高研发投入强度的地区也更加受益于政策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