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1)
- 2023(17908)
- 2022(14928)
- 2021(13774)
- 2020(11566)
- 2019(25783)
- 2018(25507)
- 2017(48724)
- 2016(26194)
- 2015(28559)
- 2014(27562)
- 2013(26929)
- 2012(23804)
- 2011(21066)
- 2010(21457)
- 2009(20416)
- 2008(19964)
- 2007(17635)
- 2006(15407)
- 2005(13780)
- 学科
- 济(105385)
- 经济(105264)
- 业(99685)
- 管理(91476)
- 企(90055)
- 企业(90055)
- 方法(47282)
- 数学(37790)
- 数学方法(37142)
- 业经(33399)
- 财(32696)
- 农(32571)
- 中国(26764)
- 务(23666)
- 财务(23610)
- 财务管理(23582)
- 农业(22946)
- 技术(22534)
- 企业财务(22368)
- 制(20953)
- 理论(20865)
- 划(19591)
- 学(19019)
- 贸(18870)
- 贸易(18855)
- 易(18322)
- 环境(18231)
- 和(18192)
- 策(18010)
- 地方(17780)
- 机构
- 学院(362343)
- 大学(355081)
- 济(146370)
- 管理(145220)
- 经济(143575)
- 理学(125656)
- 理学院(124377)
- 管理学(121987)
- 管理学院(121350)
- 研究(113562)
- 中国(88995)
- 京(74287)
- 科学(70773)
- 财(68244)
- 农(64278)
- 所(56443)
- 业大(56267)
- 江(55265)
- 财经(53868)
- 中心(52812)
- 研究所(51132)
- 农业(50615)
- 经(48952)
- 北京(45928)
- 州(43726)
- 经济学(43545)
- 范(43326)
- 师范(42793)
- 院(41470)
- 商学(40056)
- 基金
- 项目(245445)
- 科学(195063)
- 基金(178945)
- 研究(176741)
- 家(157261)
- 国家(155891)
- 科学基金(135373)
- 社会(114036)
- 社会科(108252)
- 社会科学(108223)
- 省(98913)
- 基金项目(94212)
- 自然(89085)
- 自然科(87110)
- 自然科学(87086)
- 自然科学基金(85578)
- 划(81943)
- 教育(81593)
- 资助(72360)
- 编号(70059)
- 创(56178)
- 重点(55451)
- 成果(54025)
- 发(52881)
- 部(52607)
- 创新(51674)
- 业(49078)
- 课题(48490)
- 国家社会(47276)
- 科研(46819)
- 期刊
- 济(162493)
- 经济(162493)
- 研究(99220)
- 中国(72249)
- 管理(59953)
- 农(58821)
- 财(56950)
- 学报(56504)
- 科学(53001)
- 大学(43322)
- 学学(41202)
- 农业(40166)
- 教育(37415)
- 技术(34532)
- 融(31043)
- 金融(31043)
- 业经(30172)
- 财经(26677)
- 经济研究(26034)
- 业(24995)
- 经(23105)
- 问题(20546)
- 技术经济(20161)
- 科技(18377)
- 版(17750)
- 商业(17748)
- 统计(17662)
- 策(17481)
- 现代(17128)
- 财会(16919)
共检索到533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丹丽 付益鹏 高琨
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浩
知识搜寻协同对创新绩效影响的"黑箱"机理是什么?其中,外部搜寻环境扮演了什么角色?影响机理和环境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围绕上述3个问题,构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以中国本土生产性服务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知识搜寻协同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2)情景双元在知识搜寻协同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网络惯例对知识搜寻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情景双元的中介实现的。最后,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基于搜寻协同的创新绩效提升提出可行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晶 刘琼 于渤
本文通过对366家新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规模不同的新创企业选择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会对其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揭示了资源阈值与新创企业创新之间的联系;验证了“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并指出动态能力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企业年龄对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倒U型调节作用,对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曲霏 张慧颖
近年来,微创新是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如何驱动企业微创新是相关研究亟需回答的问题。整合创新生态系统3个层面六大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18个微创新案例为样本,探讨创新生态系统驱动企业微创新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单个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并不构成企业高微创新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3条高微创新驱动路径,即机会识别主导下的用户驱动型、机会识别主导下的环境与用户参与驱动型,以及机会识别主导下的环境、组织学习与领先用户驱动型。此外,非高微创新驱动路径仅有一条,且与高微创新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机会识别能力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微创新的3个组态及非高微创新一个组态中,说明机会识别能力对企业微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时代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岩
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行为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基于双元创新的视角,讨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价值共创的实证研究相当有限,其内在的机理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探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引入双元创新这一调节变量,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双元创新与价值共创的关系模型,利用189家信息产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双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双元创新 价值共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文霞 杨杰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明明 申明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绍文 曹桢
基于产业集聚的观点,以创意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园区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政策配置的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创新要素对创新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创新要素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个人成长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②创新要素中的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维度和创新绩效直接显著,而个人能力通过创新环境中介作用影响创新产出;③政策配置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高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越大。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集聚,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社会网络结构,降低区域的创新阻力,进而提升文化创造力的集聚与外溢能力。
关键词:
创新要素 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政策配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施锦诚 刘昱涵 王迎春
以生态领导者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正加速形成,然而已有研究未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领导者角色形成过程和影响机制进行深入讨论。通过构建“环境感知—系统变革—角色跃迁”共演模型,探究英伟达1993—2023年从芯片市场探索者起步,到实现赶超成为产业链龙头,再到引领技术和市场的数字创新生态领导者角色形成过程。研究发现:(1)在跟随追赶阶段,英伟达通过组织聚焦策略推出自主式芯片架构设计,深化对外合作,成为行业探索者;(2)在追赶超越阶段,英伟达通过组织扩张策略推出开放式架构设计,聚焦行业前瞻布局,试水潜力市场,实现产业链龙头角色跃迁;(3)在发展引领阶段,英伟达通过组织生态策略、面向人工智能的生态式架构设计,满足生态伙伴需求,自主定义市场,成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领导者。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领导者角色形成共演模型,识别出架构设计和场景驱动创新的“订单式、杠杆式、赋能式”三类协同机制,有助于深化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角色形成理论研究,并为推动建设国产自主引领的数字创新生态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正东
基于领导特质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以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为调研样本,对职场中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逻辑阐述,重点考察成就需要和角色压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及组织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效应。通过对管理者和员工的配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的成就需要和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与员工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成就需要和角色压力分别在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不仅分别调节了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成就需要、角色压力之间的关系,还能解释其对成就需要、角色压力这两个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豆士婷 庞守林 孙伟
文章基于中关村园区2015—2020年的企业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采购与创新合作、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越宽松,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越强;融资约束调节了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毅 曾玉娇 李坚飞
基于阶段性过程理论,以团队过程为中介变量、双元领导为调节变量,本文构建团队断裂带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收集50个企业团队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而信息认知断裂带对其有正向影响,这种直接影响受到了团队过程的完全中介;双元领导对这一模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通过团队过程的中介实现。据此提出,企业应正确认识团队不同属性断裂带的优缺点并区别对待、趋利避害,还应加强团队过程能力建设和双元领导能力培养,促进异质性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