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4)
2023(14888)
2022(12408)
2021(11624)
2020(9562)
2019(21656)
2018(21160)
2017(40168)
2016(21110)
2015(23191)
2014(22691)
2013(21795)
2012(19342)
2011(17351)
2010(17025)
2009(15797)
2008(15142)
2007(13012)
2006(11229)
2005(9882)
作者
(55672)
(46677)
(46240)
(44105)
(29409)
(22154)
(20775)
(17998)
(17717)
(16222)
(15746)
(15613)
(14741)
(14410)
(14325)
(14232)
(13879)
(13342)
(13337)
(13222)
(11308)
(11089)
(11056)
(10718)
(10430)
(10317)
(10193)
(9889)
(9120)
(8985)
学科
(80930)
经济(80813)
管理(73260)
(66194)
(58519)
企业(58519)
方法(37665)
数学(31763)
数学方法(31338)
(24987)
中国(21810)
(21595)
业经(20537)
(19766)
技术(18980)
环境(16448)
(15983)
(15829)
财务(15775)
财务管理(15741)
理论(15588)
企业财务(15009)
(14525)
(14169)
(14162)
农业(14150)
银行(14150)
地方(13858)
(13690)
(13611)
机构
大学(290453)
学院(289710)
(120015)
管理(118839)
经济(117676)
理学(103658)
理学院(102658)
管理学(101073)
管理学院(100506)
研究(89493)
中国(68426)
(58578)
(58414)
科学(51825)
财经(46663)
中心(42908)
(42513)
(41876)
(40709)
业大(39239)
(38181)
经济学(37832)
研究所(36911)
(36371)
师范(36021)
北京(35681)
财经大学(35140)
经济学院(34038)
(33417)
(32978)
基金
项目(204467)
科学(165450)
研究(152950)
基金(152150)
(131132)
国家(130059)
科学基金(114921)
社会(101549)
社会科(96391)
社会科学(96373)
基金项目(80660)
(79709)
自然(72584)
教育(71211)
自然科(70918)
自然科学(70902)
自然科学基金(69655)
(66709)
编号(60348)
资助(59193)
(47886)
成果(47845)
(46194)
重点(46170)
创新(43983)
(43898)
国家社会(43140)
(43007)
课题(41283)
教育部(40978)
期刊
(127883)
经济(127883)
研究(82224)
中国(55338)
(47101)
管理(46419)
学报(39507)
科学(39251)
(34300)
大学(32252)
教育(31441)
学学(30391)
技术(26892)
(24931)
金融(24931)
财经(23354)
农业(23308)
业经(20928)
(20120)
经济研究(19831)
问题(16330)
科技(15156)
技术经济(14097)
(13596)
理论(13196)
财会(12937)
现代(12833)
(12339)
(12165)
商业(12058)
共检索到414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创新主体及其支持环境,借助于特定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实现能量循环及知识、信息流动。其历经形成、发育、成长、成熟四个阶段,且依此为基础分化为三种不同的演化路径,并通过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进行诠释。中国在培育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创新生态系统的个别组成要素,而且要重视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更应抓住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内在异质性和影响根源,且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还要具有优良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特定制度、文化、经济等情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创新主体及其支持环境,借助于特定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实现能量循环及知识、信息流动。其历经形成、发育、成长、成熟四个阶段,且依此为基础分化为三种不同的演化路径,并通过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进行诠释。中国在培育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创新生态系统的个别组成要素,而且要重视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更应抓住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演化的内在异质性和影响根源,且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还要具有优良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特定制度、文化、经济等情景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演化发展的经验,在不同的演化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重点,系统考虑,有序推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峰  
目前对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多是静态的研究其核心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的本质。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内,系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同时,在不同的阶段,这些核心要素的重要性并不一致,换言之,在特定的时期,一些要素比另外一些要素更重要。这种动态演化的观点对于实施创业生态战略、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促进创业生态系统向更高的阶段迈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雪芹  张贵  高梓雅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演变的核心在于不同生命阶段创新目的的实现和不同目的之间的衔接转换。在解析企业的创新生态战略基础上,基于“创新目的性—主导战略—适配机理—竞争优势”的演变逻辑,构建生命周期内创新生态战略演变框架。分析发现:企业初创期重点嵌入依附一个外部支持性创新生态而实现更好的创新内能积累,以获取孵化生长优势;扩张期重点构建主导一个企业生态系统而协同创造更大价值,以获取共生整合优势;成熟期重点推进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重构而实现更好的外部环境适配,以获取变革再造优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晓燕  
新时代呼唤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格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社会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动力减小,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不足,"碎片化创新""趋同式创新"等问题日益凸现,囿于困境中的社会治理创新急需学者的关注和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利用生命周期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以地方政府创新为中间变量研究社会治理创新,具有一定的逻辑自洽性。因此,重构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可以从强化政府的创新本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维度来推进。G区社区营造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通过剖析G区社区营造,可以由小及大,帮助我们再次审视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新岗   黄银云   桂文龙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相似性。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团队建设,其组织特征是凸显成员优势互补性与研究覆盖面的校企“双师”结构化团队,目标特征是以高水平建设推动“双师型”教师个体及“双师”结构团队形成,工作特征是以“双师”团队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深化“三教”改革,路径特征是以打造校企校际共同体与“双师”结构团队并举推动教学创新。在团队建设路径上,应强化党管人才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夯实学校主体责任;细化团队建设规划,规范化特色化保障团队协同创新;落实团队建设举措,系统化实践化提升团队教师能力;固化团队建设成果,综合化体系化梳理团队特色影响;深化信息技术赋能,数字化智能化助推教师教学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思  温韵柔  李华军  
企业投融资战略与整体战略的匹配及与生命周期的协同,对于企业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阿里巴巴企业经过15年的时间,创新商业模式,从产业供应链、资源链和价值链等角度合纵连横,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电商生态系统。文章基于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形成的过程,对其投融资战略之间以及投融资战略与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整体战略的协同过程进行剖析,为我国创新型企业投融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华军  
阿里巴巴公司经过15年的发展,从供应链、资源链和价值链等层面不断贯通、融合,最终成为电商领域的巨头。纵观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投融资战略的协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命周期的视角,结合阿里巴巴系列投融资战略活动,试图解构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演化与投融资战略的协同过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剑  梁皅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定性的方法将其发展分为孕育期、初生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五个阶段,并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特征。这一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和理解区域创新系统经历的发展阶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平峰  张旺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耗散自组织共生系统,具有类比生态系统递进演化机制,三大栖息者研究群、开发群和应用群交织成相互竞争、协同演化的多边多向交流机制。本文以三大种群为切入点,紧扣生态学特征,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多种群共生演化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不同共生模式下种群共生演化规律,实证预测中国创新生态系统1990—2050年共生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演化轨迹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分起步、成长、成熟和饱和4个时期;共生演化均衡态及均衡条件取决于种群之间共生度的强弱;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期后半阶段,演化模式为互利共生,预计2030—2050年为饱和时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西明   苏雅欣   陈泰伦   陈劲   李纪珍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新一代AI浪潮席卷全球,已然成为产业革命新机遇、国际竞争新焦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如何把握数智化新机遇,加速推动AI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建构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AI的治理及其使能价值,鲜有学者针对实践困境,探索适用于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体系新模式。本文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扎根中国AI产业实践,论述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架构和特征,提出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飞轮构建与生态培育的逻辑和进路,为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AI创新生态,加速AI技术创新与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敏  段进军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它的生成在于要素的雨林组合模式,在于创新媒介的流动链接作用,在于交流与空间组织形式改变,三者共同解释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合理性逻辑,解决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何以生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两条实现路径:空间重构与机制建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雅群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知识溢出在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生命周期中产生的作用。本文基于波特的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系统不同生命周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区域创新系统处于生命周期前3个阶段,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的影响;而当区域创新系统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产生负的效应并阻碍了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青  姚景辉  杨伟  
【目的/意义】"互联网+"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催生出多样化的价值共创模式。【设计/方法】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归纳出"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从发起主体、核心能力、价值主张、推进机制和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归纳总结出三种价值共创模式,即机构引导型、社群推动型和机构-社群协同型,并以多点公司、虎扑社区和微信小程序为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论/发现】"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须以共同的价值目标为出发点、以人性为着眼点、以创新为支撑、以服务为主线,致力于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