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0)
- 2023(16878)
- 2022(14278)
- 2021(13447)
- 2020(11404)
- 2019(25766)
- 2018(25468)
- 2017(48563)
- 2016(26324)
- 2015(29830)
- 2014(29060)
- 2013(28720)
- 2012(25797)
- 2011(22872)
- 2010(23015)
- 2009(21520)
- 2008(21374)
- 2007(19075)
- 2006(16914)
- 2005(15067)
- 学科
- 济(103338)
- 经济(103220)
- 业(102249)
- 管理(98184)
- 企(93298)
- 企业(93298)
- 方法(45684)
- 数学(35346)
- 数学方法(34924)
- 财(34048)
- 业经(33722)
- 农(31742)
- 中国(26395)
- 务(25387)
- 财务(25306)
- 财务管理(25267)
- 企业财务(23940)
- 技术(23078)
- 农业(22422)
- 制(22155)
- 理论(21725)
- 和(20360)
- 划(20066)
- 学(19881)
- 地方(19703)
- 环境(18387)
- 策(17986)
- 贸(17092)
- 贸易(17078)
- 银(16812)
- 机构
- 学院(367856)
- 大学(364316)
- 管理(154449)
- 济(144593)
- 经济(141311)
- 理学(131633)
- 理学院(130254)
- 管理学(128361)
- 管理学院(127657)
- 研究(114367)
- 中国(90898)
- 京(78439)
- 科学(70291)
- 财(69613)
- 农(57191)
- 江(56116)
- 所(55982)
- 财经(54543)
- 中心(53439)
- 业大(53133)
- 研究所(50515)
- 经(49600)
- 北京(49426)
- 范(46287)
- 师范(45866)
- 州(45600)
- 农业(44499)
- 院(42035)
- 经济学(41650)
- 商学(41082)
- 基金
- 项目(246148)
- 科学(195208)
- 研究(184292)
- 基金(177988)
- 家(153221)
- 国家(151833)
- 科学基金(132955)
- 社会(115942)
- 社会科(109823)
- 社会科学(109793)
- 省(97754)
- 基金项目(94929)
- 自然(85950)
- 自然科(83931)
- 自然科学(83914)
- 教育(83758)
- 自然科学基金(82462)
- 划(80420)
- 编号(75812)
- 资助(71702)
- 成果(60295)
- 创(55012)
- 重点(54192)
- 部(53372)
- 发(52221)
- 课题(51388)
- 创新(50542)
- 项目编号(47280)
- 国家社会(47069)
- 业(46326)
- 期刊
- 济(166405)
- 经济(166405)
- 研究(107113)
- 中国(74006)
- 管理(63713)
- 财(57954)
- 学报(52422)
- 农(52268)
- 科学(50286)
- 教育(42070)
- 大学(40699)
- 学学(38085)
- 农业(36355)
- 技术(35341)
- 融(33136)
- 金融(33136)
- 业经(29724)
- 财经(26659)
- 经济研究(24577)
- 经(22909)
- 业(22627)
- 问题(20756)
- 技术经济(20137)
- 图书(19276)
- 科技(18918)
- 现代(18701)
- 财会(17995)
- 理论(17434)
- 商业(16991)
- 会计(16606)
共检索到550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京波 欧阳桃花 曾德麟 冯海龙
本文以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对创新悖论的管理。本研究发现有三点:(1)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从事复杂产品的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主要面临三类悖论,即创新战略的创新利润主导—可持续主导、创新方式的紧密连接—松散连接和创新驱动的纪律导向—激情导向。(2)上述创新悖论影响核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管理的战略目标、运营和组织边界。(3)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通过组建双元化的创新单元→强化创新的组织联结→实现创新的共创共享三个步骤构建创新悖论管理机制,在该机制建构过程中分别形成结构、协调和情境三种双元能力,并逐步化解不同的创新悖论。本文从组织双元能力视角揭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管理悖论的过程机理,并对指导航空企业早日实现以"中国心"助推"中国梦"之宏愿,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战睿 王海军 孟翔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赢得长期竞争的重要途径。如何破解领先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功的密码获得创新绩效?本文从核心能力视角切入,并聚焦中集集团的案例分析来诠释这一问题。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模型。其次,从核心能力视角解析主导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构建过程,并剖析嵌入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技术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在创新动力和创新意愿的驱动下,形成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2)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模块化思维实现系统参与者协同共生;(3)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是推动企业取得创新绩效的关键路径,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持续研究提供了机会窗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宇航 于丽英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莹 韩立民 徐杰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发展历程的调查,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核心企业在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经历了学研主导型"点对点"合作创新、市场驱动型多领域合作创新与企业主导型平台化合作创新三个阶段,核心企业在系统中的主导能力不断增强,要素整合效率不断提升,创新领域由单一品种创新逐渐发展为全链条、跨产业的多元化创新;第三,在利益驱动力、政策引导力、市场拉动力和技术支持力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演化推动了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性演化和升级。基于此,本文认为,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本质是核心企业推动下的创新主体与要素协同进化的过程,依托龙头企业构建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是促进中国海水养殖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岩
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行为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基于双元创新的视角,讨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价值共创的实证研究相当有限,其内在的机理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探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引入双元创新这一调节变量,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双元创新与价值共创的关系模型,利用189家信息产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双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双元创新 价值共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李玉洁 白明君 潘为华
华为汽车是一个服务型核心企业,为汽车生厂商提供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并领导创新主体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和构建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为核心企业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4个核心范畴,核心企业沿着“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这一动态路径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华为汽车案例的实践启示是:服务型核心企业若拥有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也能够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要模拟系统构建的可行路径;重视数字要素、数字赋能在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冰 周大铭
文章在归纳国内外关于核心企业理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已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核心企业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其中包括:核心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创新生境和创新平台四个部分,并结合生态学理论,深入探讨了各结构部分的内涵和其相互作用关系,阐明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的相同和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吕平 陈劲
通过文献回顾和梳理,从创新生态系统的微观角度出发,界定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以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波 漆萌 葛鑫月
基于耦合度模型与熵权法研究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程度,发现目前仅有北京市与广东省处于良好耦合阶段,其他地区处于磨合期、低耦合或耦合度差阶段。基于SC模型与雷达图比较分析,发现北京市76%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指标达到平均指标的115%~486%,成为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扎堆出现的重要原因。基于耦合机制进行模型验证发现,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形成多维度交叉影响机制,存在着显明的“一头重一头轻”特征且与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北京市需对耦合度处于相对劣势的5个指标实施补短板策略。各地区培育当地独角兽企业所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促进独角兽企业产生与发展,不能只出台支持企业的政策,还需盯住并持续改善各项耦合指标,提高本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耦合等级与耦合程度。
关键词:
独角兽 创新生态系统 耦合 创新 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1)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3)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桂黄宝
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两大典型创新生态系统iOS与Android案例进行回溯,从演化基础、演化路径、演化方式和演化动力等方面探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可为中国企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生态系统演化 案例回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舒扬 朱強 王兴元
绿色创新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已成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本文构建中小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导向机制模型,并对中小企业绿色创新的多元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顾客导向、市场竞争导向、技术进步导向、企业环境责任导向和政策法规导向均对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技术进步导向和企业环境责任导向对绿色工业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均有正向影响;顾客导向和市场竞争导向仅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政策法规导向仅对绿色工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促进中小企业绿色创新,首先要准确识别影响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关键导向因素,其次要有效发挥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多元导向协调作用,再次要充分发挥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成员作用,最后要循序渐进构建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导向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得雨 邹华 王海军 孙健
本文基于竞合视角,从“竞合-结构-机制”逻辑对京东方创新生态系统纵向案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京东方创新生态系统历经扎根期、攀升期、转型期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完成企业由技术市场跟随者向核心价值引领者、平台资源整合者的转变,对应竞合可分为依附式竞合、求偶式竞合、共生式竞合,映射出网络链条分散式、中心外围嵌套式、多网融合雨林式的系统结构;(2)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与技术产品需求、附加价值需求和场景定制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3)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与创新需求和系统阶段相匹配,主要表现为聚合机制、协同机制和共生机制。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与内部竞合相关研究理论,可为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赶超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竞合 纵向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