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86)
- 2023(20896)
- 2022(17549)
- 2021(16301)
- 2020(13815)
- 2019(31453)
- 2018(31142)
- 2017(59751)
- 2016(32425)
- 2015(35982)
- 2014(35489)
- 2013(34997)
- 2012(31586)
- 2011(28293)
- 2010(28231)
- 2009(26010)
- 2008(25567)
- 2007(22557)
- 2006(19581)
- 2005(17118)
- 学科
- 济(128838)
- 经济(128701)
- 业(111141)
- 管理(105303)
- 企(97846)
- 企业(97846)
- 方法(61378)
- 数学(50871)
- 数学方法(50063)
- 农(40165)
- 财(37278)
- 业经(36873)
- 中国(32011)
- 农业(26907)
- 务(26465)
- 财务(26375)
- 财务管理(26334)
- 学(26018)
- 企业财务(24961)
- 技术(24731)
- 理论(24444)
- 制(24151)
- 贸(24081)
- 贸易(24067)
- 地方(23821)
- 易(23383)
- 和(22321)
- 划(21519)
- 环境(21384)
- 策(19254)
- 机构
- 学院(456690)
- 大学(452798)
- 管理(183542)
- 济(178786)
- 经济(175036)
- 理学(159503)
- 理学院(157789)
- 管理学(154724)
- 管理学院(153895)
- 研究(144973)
- 中国(110417)
- 京(96086)
- 科学(93166)
- 农(81633)
- 财(81609)
- 业大(73086)
- 所(72303)
- 中心(67541)
- 江(66858)
- 研究所(66185)
- 财经(65766)
- 农业(64494)
- 经(59993)
- 北京(59766)
- 范(56757)
- 师范(56070)
- 州(54122)
- 院(53060)
- 经济学(53025)
- 技术(49465)
- 基金
- 项目(316346)
- 科学(248493)
- 基金(229372)
- 研究(225935)
- 家(201791)
- 国家(200089)
- 科学基金(172547)
- 社会(142118)
- 社会科(134778)
- 社会科学(134741)
- 省(125154)
- 基金项目(121250)
- 自然(114903)
- 自然科(112290)
- 自然科学(112260)
- 自然科学基金(110247)
- 划(104736)
- 教育(104142)
- 资助(94850)
- 编号(91238)
- 成果(71446)
- 重点(70752)
- 部(68266)
- 创(68163)
- 发(66974)
- 创新(63183)
- 课题(62375)
- 科研(60837)
- 国家社会(58440)
- 大学(58384)
- 期刊
- 济(192946)
- 经济(192946)
- 研究(124532)
- 中国(83925)
- 学报(75637)
- 农(74267)
- 管理(71149)
- 科学(68331)
- 财(65173)
- 大学(57527)
- 学学(54672)
- 农业(51467)
- 教育(46868)
- 技术(42597)
- 融(35941)
- 金融(35941)
- 业经(35061)
- 财经(31645)
- 经济研究(30341)
- 业(29739)
- 经(27234)
- 问题(25065)
- 技术经济(23713)
- 科技(23251)
- 版(22822)
- 统计(21288)
- 商业(21198)
- 现代(20873)
- 图书(20587)
- 策(20294)
共检索到65451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晶 刘琼 于渤
本文通过对366家新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规模不同的新创企业选择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会对其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揭示了资源阈值与新创企业创新之间的联系;验证了“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并指出动态能力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企业年龄对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倒U型调节作用,对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武柏宇
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核心生态主体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不同治理模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较少;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提升,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比其他治理模式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玲
文章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入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试图探究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系统发展阶段、企业在供应链的角色以及成员企业的背景特征与核心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并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经过对A企业创新绩效的深入剖析,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是不同的,并且呈现U型的走向和趋势。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 核心企业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知识优势的获取是提升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下的知识优势分为专有性、成本领先和利益领先3个维度,影响因素分为知识、能力、社会资本、利益和外部环境5个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知识优势-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实证验证了知识优势由3个类型维度构成;5个影响因素与3类知识优势全部或部分显著正相关;3类知识优势与创新绩效全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深入挖掘潜能、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形成高价值知识优势,实现卓越创新绩效提供管理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明 邹思明 张运生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及平台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定价使得协同收益在合作各方之间自由流动而成为创新生态系统利润分配的有效方式。在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价格特征后,通过多案例分析论证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价模式:以零价格获取蚂蚁经济效应并联动销售其他盈利产品的免费模式,借助交叉网络外部性捆绑销售相关产品的价格补贴模式,以专利交叉许可和专利组合许可为基础的技术标准定价模式以及包含单向定价和双向定价的平台定价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利飞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关联互补技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平台企业+互补企业"是其主要的组织模式。通过对微软、英特尔、思科、IBM等企业案例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包括:基于技术标准创新模式选择、平台接口开放与专利许可策略选择的技术标准化战略;基于合作盈利模式选择、合作伙伴等级制度制订、技术支持活动实施的创新激励战略;基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研发并购模式选择的互补技术研发战略;以及平台企业内外部冲突协调战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丹丽 付益鹏 高琨
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1)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3)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镒 刘人怀 陈海权
平台理论已经成为战略管理领域非常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但平台领导的演化过程及机理尚未得到理论解释。文章基于平台生命周期剖析平台领导演化过程及机理,研究发现,平台领导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初创期的捕获猎取机制、发展期的连接整合机制及成熟期的赋能共创机制;平台架构、组件、用户基础、互补性系统是平台领导演化的资源基础;创业文化、扩张文化和共赢文化是平台领导演化的文化因素;技术标准环境、集成聚合环境、协同共创环境是平台领导演化的系统环境;平台架构创新和平台模块创新是平台领导演化的主要创新模式;网络效应推动平台用户基础的安装;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共享是平台领导演化的价值驱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青 吴翌晨 曹鑫
促进“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妥善处理好系统中的关系风险。目前“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在关系治理、主体互动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关系风险和治理机制等方面仍不足。为此,基于共生理论,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汇总,探讨“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3种关系治理模式的互动方式、关系风险和治理机制,并以小米(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典型案例分析验证。研究发现:偏利共生型关系治理模式下,机构型创新主体为主导者,以效率为导向,实现创新行为的控制,其治理机制为核心企业控治;寄利共享型关系治理模式下,社群型创新主体为主导者,以公平为导向,实现创新关系的扩散,其治理机制为“社群自治+核心企业同治”;互利共赢型关系治理模式下,创新主体间平等合作,以民主为导向,实现创新效能质的提升,其治理机制为社群与核心企业共治。此外,这3种关系治理模式均以技术和创意等资源作为生态系统战略利益的根本来源,并借助其向创新主体表达自己的价值导向。然而,不同的关系特征会引起不同的共生风险,主要包括创新资源投入不平衡、主体利益分配不公平、竞合关系维持不稳定。基于此,要明确“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的角色,核心企业应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关系治理范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运生 邹思明 张利飞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技术标准/模块的知识异化、协同配套、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成员企业之间收益分配不均诱发创新生态系统机会主义行为,科学的定价机制因促使收益在合作各方合理流动而成为创新生态系统有效的治理工具。主要的治理模式包括具有进入权限制与专利许可定价特征的俱乐部型治理模式、具有平台企业权威控制与合作伙伴价格补贴特征的辐射型治理模式、具有依托开放源代码渗透市场并以增值业务赢利特征的渗透型治理模式。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治理模式 定价 技术标准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晓娣 张小燕
以创新生态系统引领区域创新发展,是当前创新管理领域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文献梳理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基于"要素→过程→结果"的研究范式,构建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基础要素、作用机制、开放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及层次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基础要素、作用机制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基础要素对作用机制有正向影响;作用机制分别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系统开放性对作用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青 姚景辉 杨伟
【目的/意义】"互联网+"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催生出多样化的价值共创模式。【设计/方法】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归纳出"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从发起主体、核心能力、价值主张、推进机制和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归纳总结出三种价值共创模式,即机构引导型、社群推动型和机构-社群协同型,并以多点公司、虎扑社区和微信小程序为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论/发现】"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须以共同的价值目标为出发点、以人性为着眼点、以创新为支撑、以服务为主线,致力于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进 杨娜娜 杨洋
本文将组织二元性运用到新创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中,在区分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基础上,探讨不同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176家新创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正向显著;平衡型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交互型商业模式负向影响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新创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商业模式理论,同时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商业模式 组织二元性 创新绩效 新创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宇航 于丽英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