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0)
- 2023(17903)
- 2022(15153)
- 2021(13912)
- 2020(11709)
- 2019(26441)
- 2018(26090)
- 2017(50182)
- 2016(26999)
- 2015(30115)
- 2014(29807)
- 2013(29434)
- 2012(26695)
- 2011(24010)
- 2010(24283)
- 2009(23320)
- 2008(23203)
- 2007(21509)
- 2006(18974)
- 2005(17242)
- 学科
- 济(109552)
- 经济(109336)
- 业(102273)
- 管理(97012)
- 企(91455)
- 企业(91455)
- 方法(46460)
- 财(37250)
- 数学(36255)
- 数学方法(35890)
- 农(35725)
- 业经(34406)
- 中国(29530)
- 制(27383)
- 务(25424)
- 财务(25379)
- 财务管理(25333)
- 农业(24394)
- 企业财务(23988)
- 技术(23053)
- 理论(21305)
- 和(20908)
- 学(20151)
- 地方(20096)
- 划(19972)
- 贸(19900)
- 贸易(19885)
- 易(19329)
- 体(19239)
- 环境(18949)
- 机构
- 学院(388005)
- 大学(382953)
- 济(159222)
- 经济(155859)
- 管理(152878)
- 理学(130560)
- 理学院(129197)
- 管理学(127174)
- 管理学院(126439)
- 研究(124077)
- 中国(98202)
- 京(80225)
- 财(78813)
- 科学(74045)
- 农(63679)
- 所(61858)
- 财经(61295)
- 江(61268)
- 中心(58567)
- 经(55359)
- 研究所(55246)
- 业大(54832)
- 北京(50201)
- 农业(49726)
- 范(48346)
- 州(48106)
- 经济学(47919)
- 师范(47872)
- 财经大学(44990)
- 院(44675)
- 基金
- 项目(250314)
- 科学(198833)
- 研究(187560)
- 基金(181388)
- 家(156140)
- 国家(154737)
- 科学基金(134507)
- 社会(120773)
- 社会科(113787)
- 社会科学(113752)
- 省(99800)
- 基金项目(95819)
- 教育(86247)
- 自然(85171)
- 自然科(83149)
- 自然科学(83127)
- 划(82359)
- 自然科学基金(81711)
- 编号(76976)
- 资助(72254)
- 成果(62432)
- 创(56691)
- 重点(56153)
- 部(55232)
- 发(53925)
- 课题(52613)
- 创新(52162)
- 制(50907)
- 国家社会(49452)
- 业(48401)
- 期刊
- 济(186795)
- 经济(186795)
- 研究(113971)
- 中国(80778)
- 财(66211)
- 管理(62135)
- 农(59892)
- 学报(55201)
- 科学(53037)
- 大学(42968)
- 教育(42148)
- 农业(40344)
- 学学(40316)
- 融(37129)
- 金融(37129)
- 技术(36252)
- 业经(32893)
- 财经(31012)
- 经济研究(28621)
- 经(26756)
- 问题(23913)
- 业(23841)
- 技术经济(21102)
- 贸(19121)
- 财会(18817)
- 版(18685)
- 现代(18568)
- 商业(18401)
- 科技(18334)
- 理论(17233)
共检索到590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艺璇 成琼文 郭波武
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企业跨组织边界进行价值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此情境下,企业如何实现跨界扩张是关乎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对其中的实现机理未能充分揭示。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以美的集团成功跨界地产领域,并扩张升级成为智能家居企业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核心企业利用生态优势进行跨界扩张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通过主体间技术网络合作—市场网络包络—两个耦合网络价值共创的迭代进演实现跨界的技术可行与市场接纳,进而驱动核心企业实现跨界并扩张新的价值领域。在此过程中,核心企业不同的网络行为所构成的桥接机制、拟态机制和前瞻机制依次发挥了推进作用。其中,核心企业通过桥接机制促进在位成员与界外主体形成技术网络合作,推动其实现技术跨界;通过拟态机制促进在位成员对界外主体形成市场网络包络,助力其实现市场跨界;通过前瞻机制促进技术与市场网络形成的耦合网络价值共创,驱动核心企业在新领域扩张发展。本文最终遵循“资源—(网络)行为—结果”逻辑链路提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实现跨界扩张的阶段模型,解构和深化了企业通过构建“共生型”网络关系实现跨界扩张的内在逻辑,为企业发挥生态优势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跨领域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1)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3)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雪芹 高梓雅 徐亮
扩张期企业的战略重点为构建以自身技术产品为核心的企业创新生态,并成为这一时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扩张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及影响竞争优势的逻辑进行解析。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平台赋能、网络配置和协同进化构成了扩张期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特质,生态特质有利于在新关系、新资源和新能力方面激发形成协同共生能量,而协同共生能量则有利于产生创新生产与创新应用的共生整合优势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贺子桐 马晓琳 赵惠妍 束超慧
数字化如何驱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机制演进?锚定该问题,构建“情景-组织-机制”框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表明:(1)数字化情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为触点,园区组织结构呈现“聚合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态势;(2)数字化下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聚焦在适应、互动和共生3个维度,其中,在市场需求的适应机制上,案例样本在时间线上呈现出“被动适应-主动适应-引领适应”的变异特征;在与合作资源的互动机制上,则沿着“资源共享-知识转移-利益分配”的路径迭代;在系统主体间共生机制上,表现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的演进轨迹。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化 结构 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莹 韩立民 徐杰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发展历程的调查,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核心企业在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经历了学研主导型"点对点"合作创新、市场驱动型多领域合作创新与企业主导型平台化合作创新三个阶段,核心企业在系统中的主导能力不断增强,要素整合效率不断提升,创新领域由单一品种创新逐渐发展为全链条、跨产业的多元化创新;第三,在利益驱动力、政策引导力、市场拉动力和技术支持力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演化推动了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性演化和升级。基于此,本文认为,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本质是核心企业推动下的创新主体与要素协同进化的过程,依托龙头企业构建海水养殖创新生态系统是促进中国海水养殖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昆灿 葛芮辰 张静怡 赵红
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帮助核心企业进行创新生态布局,抢占竞争赛道与谋求未来领导地位,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则是与成员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引进更多的成员企业,在与成员企业的合作中掌握主导权,加快合作创新速度与提高合作创新质量。合作机制设置是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中合作关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系统内部的利益动力机制。为了对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开展突破性创新进行过程管理,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分别探讨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对策。基于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对大量成员企业进行战略主导与提供创新必要资金支持及其他互补性资源的情境特征,从核心企业视角比较非股权契约(含债权)、投资不控股(低比例投资)、投资控股三种合作机制的利益激励作用,并对各参数变量的演化结果进行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投资不控股合作机制对核心企业最有利。此外,核心企业引入“以牙还牙”策略作为投资不控股合作的补充激励机制,能够对成员企业形成有效激励,最大化核心企业利益。最后,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霍丽莎 邵云飞
选取谷歌智能驾驶生态系统为案例研究对象,对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如何构建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创新。研究发现:为了克服突破性技术研发期的高非平衡依赖和较弱的联合依赖,在知识物化阶段企业选择强结构嵌入、强关系嵌入以增强联合依赖;从知识物化阶段到商业化阶段,企业保持结构洞规模优势、增强系统成员异质性,并选择弱关系嵌入的方式降低两种依赖,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构建了企业"系统结构—资源\网络—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生态系统 资源依赖 网络嵌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艺璇 成琼文
价值创造离不开丰富的知识资源,知识网络是知识资源流通与交互的主要途径,因而探究知识网络嵌入对企业中心型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组合理论,提出知识网络嵌入与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引入知识重组和知识势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本文采用层次回归、拔靴法和主客观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知识网络嵌入通过知识重组对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以及知识势差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知识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均正向影响价值共创;(2)显性与隐性知识重组在知识网络嵌入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隐性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更显著;(3)广度知识势差强化知识重组的中介作用,而深度知识势差对知识重组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从知识组合视角揭示知识网络嵌入驱动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对企业中心型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管理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
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角出发,在吸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包括基于技术平台的共生式创新机制,基于专利交叉许可的定价机制,基于"生态位"的决策机制,基于"谈判力"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基于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锁定机制,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分别从政府、核心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目的是有效制约系统内部的投机行为,确保系统繁衍活力和健康运行。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生产系统 治理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
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角出发,在吸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包括基于技术平台的共生式创新机制,基于专利交叉许可的定价机制,基于"生态位"的决策机制,基于"谈判力"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基于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锁定机制,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分别从政府、核心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目的是有效制约系统内部的投机行为,确保系统繁衍活力和健康运行。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生产系统 治理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兴平
当前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制度缺陷,致使治理绩效不甚理想。文章提出将中央政府关系嵌入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以实现纵向机制与横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来降低交易成本。该模式摆脱传统流域环境治理中的中央政府的"主宰"或"漠视"行为,采用生态治理政治动员、法律规则和行政命令、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经济激励、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等嵌入方式。纵向机制的合理嵌入将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进而达到流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治理 纵向机制 嵌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京波 欧阳桃花 曾德麟 冯海龙
本文以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对创新悖论的管理。本研究发现有三点:(1)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从事复杂产品的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主要面临三类悖论,即创新战略的创新利润主导—可持续主导、创新方式的紧密连接—松散连接和创新驱动的纪律导向—激情导向。(2)上述创新悖论影响核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管理的战略目标、运营和组织边界。(3)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通过组建双元化的创新单元→强化创新的组织联结→实现创新的共创共享三个步骤构建创新悖论管理机制,在该机制建构过程中分别形成结构、协调和情境三种双元能力,并逐步化解不同的创新悖论。本文从组织双元能力视角揭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管理悖论的过程机理,并对指导航空企业早日实现以"中国心"助推"中国梦"之宏愿,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战睿 王海军 孟翔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赢得长期竞争的重要途径。如何破解领先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功的密码获得创新绩效?本文从核心能力视角切入,并聚焦中集集团的案例分析来诠释这一问题。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模型。其次,从核心能力视角解析主导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构建过程,并剖析嵌入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技术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在创新动力和创新意愿的驱动下,形成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2)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模块化思维实现系统参与者协同共生;(3)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是推动企业取得创新绩效的关键路径,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持续研究提供了机会窗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李玉洁 白明君 潘为华
华为汽车是一个服务型核心企业,为汽车生厂商提供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并领导创新主体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和构建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为核心企业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4个核心范畴,核心企业沿着“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这一动态路径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华为汽车案例的实践启示是:服务型核心企业若拥有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也能够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要模拟系统构建的可行路径;重视数字要素、数字赋能在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丽霞
基于动态演化、价值重构、生态位三个不同视角,分析大数据情境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重构和治理模型。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一系列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企业构成,企业间维持竞合关系,共创共享价值;处于创新生态系统中心地位的可能是某一家企业,也可能是由多个企业合作构建的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企业的生态位处于动态变化中,而企业的学习能力、云计算能力等对其生态位的跃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实际是对企业生态位与竞合关系的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基于网络关系嵌入视角
社会嵌入与BOP网络演化:一个纵向案例研究
众创空间嵌入的多层次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创新机制
基于内部治理与动态能力交互的平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机理——一个纵向案例研究
产业互联网平台场景如何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基于汇通达的纵向案例研究
链内攀升与跨链嵌入:EMS企业动态能力协同演化——基于Sanmina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
生态系统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演变——基于小米生态链的纵向案例研究
平台型企业如何重塑商业生态系统?——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纵向案例研究
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演化路径与机理——青岛高新区1992—2018年纵向案例研究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的美国硅谷案例——基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共演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