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0)
- 2023(15946)
- 2022(13816)
- 2021(12966)
- 2020(10824)
- 2019(24496)
- 2018(24353)
- 2017(46663)
- 2016(25215)
- 2015(28442)
- 2014(27942)
- 2013(27203)
- 2012(24649)
- 2011(22279)
- 2010(22311)
- 2009(20677)
- 2008(20087)
- 2007(17688)
- 2006(15527)
- 2005(13715)
- 学科
- 济(95388)
- 经济(95253)
- 管理(82150)
- 业(74481)
- 企(64412)
- 企业(64412)
- 方法(40367)
- 数学(33803)
- 数学方法(33379)
- 财(26828)
- 中国(26059)
- 农(25639)
- 业经(23494)
- 制(22423)
- 技术(20783)
- 学(20685)
- 地方(19710)
- 环境(18278)
- 理论(17632)
- 农业(17054)
- 务(16856)
- 财务(16782)
- 财务管理(16750)
- 贸(16609)
- 贸易(16594)
- 银(16549)
- 银行(16503)
- 和(16382)
- 体(16140)
- 易(16085)
- 机构
- 大学(350480)
- 学院(349002)
- 管理(140746)
- 济(136789)
- 经济(133665)
- 理学(121890)
- 理学院(120490)
- 管理学(118472)
- 管理学院(117816)
- 研究(114452)
- 中国(85608)
- 京(74536)
- 科学(69925)
- 财(65240)
- 所(55641)
- 中心(52176)
- 农(51604)
- 财经(51594)
- 江(51423)
- 研究所(50473)
- 业大(50406)
- 北京(47032)
- 经(46840)
- 范(46336)
- 师范(45930)
- 院(42262)
- 州(41786)
- 经济学(40515)
- 农业(39834)
- 财经大学(38464)
- 基金
- 项目(240934)
- 科学(190918)
- 研究(180050)
- 基金(174615)
- 家(150831)
- 国家(149563)
- 科学基金(129767)
- 社会(113872)
- 社会科(107815)
- 社会科学(107791)
- 省(94879)
- 基金项目(93066)
- 自然(83220)
- 教育(82753)
- 自然科(81241)
- 自然科学(81224)
- 自然科学基金(79766)
- 划(79258)
- 编号(73465)
- 资助(70127)
- 成果(59888)
- 重点(53588)
- 创(53474)
- 部(52899)
- 发(50914)
- 课题(50792)
- 创新(49247)
- 制(47763)
- 国家社会(46440)
- 教育部(45918)
- 期刊
- 济(152443)
- 经济(152443)
- 研究(103236)
- 中国(71286)
- 管理(53873)
- 学报(52611)
- 财(50135)
- 科学(49107)
- 农(47282)
- 教育(43625)
- 大学(40714)
- 学学(37961)
- 农业(32613)
- 技术(31212)
- 融(30098)
- 金融(30098)
- 业经(25597)
- 财经(24846)
- 经济研究(23220)
- 经(21221)
- 问题(19156)
- 科技(18820)
- 图书(18501)
- 理论(16921)
- 业(16906)
- 技术经济(16581)
- 版(15932)
- 现代(15907)
- 实践(15514)
- 践(15514)
共检索到514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史宝娟 郑祖婷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创新组织协同创新的发生及进化原理,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协同创新的发生及进化原理展开分析和推演,结果发现长期合作、直接利益、共同利益、商业信誉能够有效推动创新组织间协同创新。通过问卷收集一手资料,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的建议:将利益刺激作为原始驱动力,促使创新组织开启合作模式;扩大商业信誉影响力,为创新组织合作启动监督模式;重视长期合作效用,打造创新组织长效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创新生态系统是核心创新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同行业竞争对手及产品服务的其他相关配套提供主体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技术配套的专用性、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很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包括协商机制、声誉机制、信息披露和平台开放机制及信任机制等几个方面,通过几种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知识共享意愿的治理目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治理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大帅 朱斌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对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部适应性主体、创新要素客体等视角,阐述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的反应-刺激模型以及基于生态学中的物种竞争和协同视角,研究了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竞争和协同的演化机制,分析了两者在演化周期不同阶段的竞争和协同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畅 李建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转型发展、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物学隐喻的方式研究形成的创新系统范式,被看作是创新3.0时代的核心要义。基于社会与自然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五重螺旋理论构建的"政府、企业、科研、用户、自然"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各要素间的生态互动、创新联结及知识转化等方式,可形成遗传、变异、衍生和选择等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整个系统的协同升级。对此,需要发挥政府创新政策的指导作用,大力支持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发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全力推动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升级;发挥科研组织的原始创新优势,助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高鹏
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物种"间通过资源互补和互利合作实现协同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而协同创新的利益如何在各创新主体间合理分配是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保持创新动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及一次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基于改进Shapely值法的科技型企业二次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绩效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企业种群的风险规避能力以及讨价还价能力相关;一次利益分配体现了高收益高分配、低收益低分配的公平原则;二次利益分配则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同时考虑了结果与过程。最后给出了提升科技金融系统创新绩效及利益分配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潇 李家宝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平台企业赋能互补者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隐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技术组件互补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NK模型对互补者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究技术相互依赖对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实例研究和仿真实验,发现互补者通过组件策略嵌入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技术相互依赖水平负向影响协同创新潜力,并且系统中核心组件比例(C-Ratio)越高,协同创新绩效越低。据此,提出平台企业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资源及赋能平台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珂 乔钰容
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理论提出的概念,其进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对进化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其进化过程,更好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生态学思考引入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对概念给予界定,并从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探索性提出由自组织进化机制、遗传变异进化机制、竞争共生进化机制构成的内部机制和由市场选择机制与政府支持机制构成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自组织进化机制是系统结构化、有序化的重要推手,遗传变异机制是系统复制优良"基因"和增加多样性的基本保障,竞争共生机制是系统健康、协同发展前提。市场选择机制是系统的优化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支持机制则为系统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及服务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霞 陈劲
以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以知识协同为途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创新主体为网络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和规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谷歌、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规律。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网络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梁 高雅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既要激发创新主体的供给推动力,也要注意创新客体的需求拉动力。破除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的阻碍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投资主体和市场环境的整体改善。供需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是涵盖需求拉动力和供给推动力的一个整体,包括最终消费者的产业外部需求拉动、组织消费者的产业内部需求拉动、政府制度的产业外部供给推动和技术开发者的产业内部供给推动等四个子系统。只有各类主体不断竞争合作完善供需协同机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共同发力,才能稳步构建和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一伊 曾立 刘庆龄
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构建国家一体化战略能力、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研究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问题,对提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效率和活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微观主体、单元集合、逻辑路径、运行基础构成的复杂创新系统。经过长期探索,湖南省形成“需求牵引—平台支撑—政策保障”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在萌芽、成长和更生三阶段演化递进中,呈现出“激发灵感—竞合共生—新陈代谢”的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特征及规律。聚合“政府—市场”组织推动力、种群和谐共生源动力、友好环境支撑力,是不断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与进化升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军民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月秋 汪婷婷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内外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确立了以企业为核心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基础支撑的三螺旋创新主体模式及其创新机理,构建了“多元、多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以创新链为核心链明确“多元”权责,以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和数据链为支撑发挥“多元”作用,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落脚点实现“多元”协同的运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翔龙 王庆金 黄帅
本文在共生视角下研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政府干预下"学研机构—军民融合企业"的主从博弈策略,探讨"政企学研"组成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在独立生存合作、协同创新合作和联盟共存合作三个阶段的运作机理。主要考虑两种政府干预情境:一种是针对一般技术创新,政府不进行补贴激励;另一种是针对高精尖技术创新,政府会对其进行补贴激励。针对两种政府干预情境和三个演化阶段,采用主从博弈分别确定学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程度和技术转移费用以及军民融合企业的边际收益。研究表明:学研机构和军民融合企业采用成本分担机制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程度;协同创新合作阶段的成本分担机制可使创新生态系统获得帕累托改进;在大部分情形下不存在使学研机构和军民融合企业都满意的创新成本分担契约;联盟共存合作阶段的利润共享机制可以消除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边际效应,获得帕累托最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烨 闫晓勇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协同演化内涵和特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过程,以及多主体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框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路径和关键情境。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提供多学科交叉理论基础,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昆灿 葛芮辰 张静怡 赵红
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帮助核心企业进行创新生态布局,抢占竞争赛道与谋求未来领导地位,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则是与成员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引进更多的成员企业,在与成员企业的合作中掌握主导权,加快合作创新速度与提高合作创新质量。合作机制设置是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中合作关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系统内部的利益动力机制。为了对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开展突破性创新进行过程管理,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分别探讨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对策。基于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对大量成员企业进行战略主导与提供创新必要资金支持及其他互补性资源的情境特征,从核心企业视角比较非股权契约(含债权)、投资不控股(低比例投资)、投资控股三种合作机制的利益激励作用,并对各参数变量的演化结果进行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投资不控股合作机制对核心企业最有利。此外,核心企业引入“以牙还牙”策略作为投资不控股合作的补充激励机制,能够对成员企业形成有效激励,最大化核心企业利益。最后,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平峰 张旺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耗散自组织共生系统,具有类比生态系统递进演化机制,三大栖息者研究群、开发群和应用群交织成相互竞争、协同演化的多边多向交流机制。本文以三大种群为切入点,紧扣生态学特征,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多种群共生演化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不同共生模式下种群共生演化规律,实证预测中国创新生态系统1990—2050年共生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演化轨迹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分起步、成长、成熟和饱和4个时期;共生演化均衡态及均衡条件取决于种群之间共生度的强弱;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期后半阶段,演化模式为互利共生,预计2030—2050年为饱和时期。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共生演化 共生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