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5)
2023(13182)
2022(11105)
2021(10149)
2020(8589)
2019(19504)
2018(19244)
2017(38254)
2016(20275)
2015(22218)
2014(21917)
2013(21770)
2012(20216)
2011(17818)
2010(18356)
2009(17449)
2008(17596)
2007(16042)
2006(14493)
2005(13125)
作者
(55464)
(46315)
(46307)
(44020)
(29932)
(21943)
(20688)
(17632)
(17504)
(16911)
(15797)
(15539)
(15048)
(14627)
(14451)
(14282)
(13700)
(13417)
(13305)
(13243)
(11529)
(11377)
(11203)
(10651)
(10473)
(10365)
(10268)
(10235)
(9207)
(9110)
学科
(95905)
经济(95811)
(94459)
(86164)
企业(86164)
管理(83400)
方法(43807)
数学(35232)
数学方法(35000)
(33106)
业经(30054)
(29023)
(24630)
财务(24616)
财务管理(24583)
企业财务(23469)
中国(21863)
技术(21677)
农业(20951)
环境(19161)
(19066)
(19012)
(18673)
地方(17379)
(16333)
理论(16016)
(16014)
贸易(16001)
(15565)
技术管理(14206)
机构
学院(294704)
大学(286935)
(132981)
经济(130673)
管理(123888)
理学(106533)
理学院(105654)
管理学(104513)
管理学院(103978)
研究(89845)
中国(73635)
(64374)
(58428)
财经(50409)
科学(49713)
(45939)
(45749)
(42986)
(42368)
中心(42081)
经济学(40404)
研究所(38101)
业大(37671)
财经大学(36963)
经济学院(36661)
北京(36621)
(35763)
商学(35727)
商学院(35424)
经济管理(33771)
基金
项目(187990)
科学(152588)
研究(142832)
基金(139734)
(118267)
国家(117203)
科学基金(104559)
社会(95283)
社会科(90635)
社会科学(90615)
(74441)
基金项目(73689)
自然(65567)
教育(64563)
自然科(64018)
自然科学(64004)
自然科学基金(62994)
(60399)
资助(56930)
编号(56404)
(44851)
成果(44570)
(42675)
重点(41567)
(41197)
创新(40955)
(39947)
国家社会(39558)
课题(38419)
(38133)
期刊
(150802)
经济(150802)
研究(88080)
中国(55230)
(54470)
管理(52385)
(38521)
科学(36261)
学报(33643)
(31527)
金融(31527)
大学(27518)
技术(27198)
业经(26432)
农业(26364)
学学(26339)
财经(26311)
教育(25546)
经济研究(24175)
(22666)
问题(19403)
技术经济(18133)
(16634)
(15814)
财会(15384)
现代(15152)
商业(14843)
(14164)
科技(14099)
世界(13924)
共检索到44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刚  
聚焦于制约政府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创新激励的政策、治理和制度因素,从“高新认证”政策这一产业政策微观实施工具的视角,应用倾向性得分与准双重差分识别策略,实证分析创新生态环境和企业专利增长,研究发现:“高新认证”企业专利数量上有优势,但随着政策的普惠性转型,“高新认证”企业专利数量优势呈逐渐缩小的趋势,但在政府控制层级较高、处于利益不协同内部治理环境和较差外部政商环境的企业中显著扩大。因此,各级政府应持续完善普惠性、市场化导向、利益协同的政策和治理环境,不断优化我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申萌  
差别电价政策作为节能减排政策在高耗能工业行业上的实践,为环境规制和企业活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拟自然实验"的机会。文章利用非参数的研究方法,将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相结合,研究了差别电价政策如何通过增加企业成本和改变产业效率,最终影响微观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资和利润等经济活动变量。利用2003~2007年相关规制行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发现差别电价政策在整体上对相关行业有不利影响。在控制劳动力和资本变化的前提下,政策累计造成工业总产值约8%,工业增加值约9%,工资约25%,利润约99%的负面影响。该实证结果表明差别电价政策在相应时间段内对技术进步有负面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章元   段文   程郁  
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效应对于制定宏观货币政策和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多基于宏观数据展开且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首先基于要素密集度差异的利率传导渠道和所有制差异的融资约束渠道分析货币政策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要素投入决策和产出规模的差异性影响,然后使用中关村2001—2012年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第一,宽松货币政策会刺激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进而扩大产出,但对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刺激作用大于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第二,宽松货币政策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本深化程度,且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深化加深程度更显著,同时其显著降低了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者报酬份额,但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无显著影响;第三,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异质性影响是利率传导渠道和融资约束渠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与基于加总时间数据及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形成互补,研究结论意味着瞄准经济增长率的货币总量控制目标应该与时俱进地考虑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以文  周勤  李卫红  
基于江苏省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政府实施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剔除其他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对于创新质量提升的效果并不显著。创新型试点企业的规模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政策效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来看,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对于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大,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对于苏北地区创新型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次之为苏中地区,苏南地区效果则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荣华   王娇娇  
基于公共服务发展视角,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快速发展为契机,采用2009—2020年上市公司与地市级PPP项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PPP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PPP投资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创新产出,且作用强度因PPP投资类型而异;具体地,相较于民生性和补短型投资,生产性和升级型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这主要源于市场规模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吸收能力提升效应等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PPP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中型城市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更显著;拓展研究表明,行业市场竞争对PPP投资与企业创新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资源再配置对行业创新强度的贡献超过50%。上述研究从优化创新资源空间配置角度,提供了公共服务促进企业创新的经验证据,对于优化PPP投资的创新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沁娜   李航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如何利用好ESG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看,ESG评级事件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性检验、内生性讨论以及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仍然成立。同时,ESG评级分值越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但随着ESG评级分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也有所削弱。通过异质性探究发现,ESG评级更能诱发污染行业和处于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位于环境规制较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从机制分析结果来看,ESG评级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三条途径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拓展了ESG评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ESG评级、投资者利用ESG评级进行决策、政府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闫昊生  孙久文  
近年来,中国土地出让价格迅速攀升,对企业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土地交易的微观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方法研究了土地价格上涨对于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价格上涨会减少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其原因在于地价上涨缩紧了企业的资金约束,并影响了企业的资源配置,造成企业减少研发投入。异质性研究表明,高地价对位于产业园区的企业、国有企业的不利影响更小,但是对创新型试点城市中的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发展如何适应于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民  李志军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利用1996年至2004年上海市125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影响与效果。本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即R&D人员比例以及R&D投入强度水平对其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其专利产出却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卫平  汤雅茜  
通过对我国7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特点。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受创新战略、创新投入、创新模式和企业规模的影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动力和迈入高端创新层级,应加大研发资金向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领域的倾斜力度,加快复合型高素质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原始创新,提高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效率,引导激发企业管理层形成高端创新战略意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刚  郑琦  
文章聚焦于"产业政策要准"这一核心问题,分析了我国高科技产业政策微观实施与资本市场信息风险的关系。文章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视为实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的企业其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围绕两者间的实现机制及其价值效应,文章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后企业盈利操纵性部分显著减少,盈利稳定性更高,股价波动同步性程度更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更精准,企业价值显著提升。文章从我国产业政策微观实施的视角,解释了上市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制,表明国家宏观政策的微观实施具有抑制信息"失真"和信息"扭曲"的作用,对从产业政策执行视角厘清政治因素与资本市场信息风险定价的形成途径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宜红  俞峰  王晓燕  
创新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究服务业FDI是否影响服务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匹配中国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中二位行业代码为51-97的服务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微观数据,得到64,436家服务企业研究样本。以企业专利数作为企业创新的代理指标,以企业所在地离海岸线距离作为FDI的工具变量,实证剖析了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通过企业学习效应和行业竞争效应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进一步按外资来源细分发现:非技术优势型港澳台外资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而技术优势型西方外资却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了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从区域制度异质性的效果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知识产权制度执行较好的地区,服务业FDI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在加大引进服务业FDI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服务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吸收能力,以应对来自FDI的竞争压力,增强对FDI的学习效果,更大地发挥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创新的作用。同时,加快地区市场开放、加强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增大服务业FDI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杨国超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张维迎教授和林毅夫教授掀起的"产业政策之争",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双方观点鲜明,难分伯仲。本文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产业政策,探讨产业政策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产业政策之争"的理论基础张维迎教授和林毅夫教授就"政府是否应该推出产业政策"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张维迎教授强调"市场看不见的手",林毅夫教授强调"有为政府"。事实上,双方观点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申  海鹏  
采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评估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决策,一地的资源错配程度平均每增长10%,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倾向会下降0.37%;资源错配还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这一结论随着行业、地区和企业生产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资源错配会显著抑制一般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受资源错配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受资源错配影响不显著;资源错配显著抑制高效率和低效率企业的创新行为,但对低效率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大。减少政府干预、改善资源错配,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制度性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