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7)
- 2023(11469)
- 2022(9669)
- 2021(8760)
- 2020(7333)
- 2019(15972)
- 2018(15819)
- 2017(30300)
- 2016(16204)
- 2015(17803)
- 2014(16935)
- 2013(16626)
- 2012(15528)
- 2011(14060)
- 2010(14095)
- 2009(13234)
- 2008(12796)
- 2007(11565)
- 2006(10215)
- 2005(9073)
- 学科
- 济(65472)
- 经济(65405)
- 管理(52491)
- 业(50118)
- 企(40729)
- 企业(40729)
- 方法(26523)
- 数学(23069)
- 数学方法(22903)
- 中国(20937)
- 农(18577)
- 技术(17511)
- 财(16827)
- 地方(15514)
- 业经(15318)
- 环境(14825)
- 贸(13810)
- 制(13800)
- 贸易(13800)
- 易(13457)
- 学(12639)
- 技术管理(12629)
- 农业(12399)
- 银(12202)
- 银行(12163)
- 划(11787)
- 行(11704)
- 融(10809)
- 金融(10808)
- 和(9845)
- 机构
- 学院(232572)
- 大学(231565)
- 济(97827)
- 经济(95979)
- 管理(90855)
- 理学(79078)
- 理学院(78191)
- 研究(77744)
- 管理学(77106)
- 管理学院(76674)
- 中国(59188)
- 科学(48092)
- 京(47976)
- 财(45381)
- 农(40182)
- 所(38979)
- 财经(36166)
- 业大(35712)
- 研究所(35578)
- 中心(35170)
- 江(34203)
- 经(32876)
- 农业(31875)
- 经济学(30036)
- 北京(29987)
- 范(29455)
- 师范(29076)
- 院(28243)
- 经济学院(27408)
- 州(27293)
- 基金
- 项目(158572)
- 科学(126107)
- 基金(115527)
- 研究(114007)
- 家(102526)
- 国家(101659)
- 科学基金(86838)
- 社会(75232)
- 社会科(71470)
- 社会科学(71452)
- 省(63428)
- 基金项目(62107)
- 自然(55613)
- 自然科(54317)
- 自然科学(54297)
- 自然科学基金(53363)
- 划(53362)
- 教育(51480)
- 资助(44417)
- 编号(44402)
- 创(38932)
- 重点(36086)
- 发(35586)
- 创新(35505)
- 成果(34655)
- 部(34575)
- 国家社会(31795)
- 课题(31067)
- 业(30337)
- 科研(30234)
共检索到339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文娟 张宗益 康继军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环境很不平衡。本文运用全国各个地区的数据,采用计数模型中的负二项分布negatitive-binomial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但是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原创性的发明专利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区域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钰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晓明 范德成
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环境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存在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各地方政府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创新环境可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对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力量的认识;树立平等公平的自主创新的政策意识;在研发合作、政府采购等方面采取支持对策;弘扬区域优秀文化;通过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互动,优化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小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鹏 刘思明 建兰宁
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要素条件、需求环境和产业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体现创新环境的11个分项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创新环境的多数指标都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弹性基本都小于知识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然而,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支持和人力资本外,体现创新环境的其他变量都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私有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的作用还明显大于研发投入,但是创新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支撑作用。创新环境建设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创新能力巨大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地区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树功 杨峙林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助力区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地区专利申请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等分维度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样本的探究发现,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西部创新的驱动作用也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助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异质性 数字普惠金融 中介效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上官泽明 白玮东
创新活动具有方式灵活性、探索周期长、路径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审计工作思路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这有助于明确国家审计在区域创新中的定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督促创新资源的有效落实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国家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当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时,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审计影响区域创新的效应、机制和情境,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健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芝俊 孙晓明 张社梅 袁学国
本研究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为视角,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引致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变化来分析其作用,并构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庞莹 刘志迎
本文以长三角和中部六省为样本单元,采用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依据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建立创新能力与FDI的多元线性函数,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从专利申请量指标和高技术产业指标对长三角与中部六省的FDI对其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指标中FDI对区域创新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根据回归结果的差异,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吕新雷
基于Furman等(2002)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本文运用1998-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活动规模等创新基础条件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创新效率依赖于区域特定的因素,包括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联系的质量、对区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结果还发现: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明显且呈扩大化趋势,这是区域间投入规模与创新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TFP)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内生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封笑笑 杨哲
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京津冀地区20082013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有长期的支持效应;其中,网络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而教育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金融和互联网两个维度的叠加效应,继续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引导教育资源的辐射扩散,加快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
创新环境 创新能力 作用机理 协同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封笑笑 杨哲
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京津冀地区2008~2013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有长期的支持效应;其中,网络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而教育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金融和互联网两个维度的叠加效应,继续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引导教育资源的辐射扩散,加快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
创新环境 创新能力 作用机理 协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海英
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技术、产业与文化等途径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技术溢出不足、未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要科学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海英
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技术、产业与文化等途径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技术溢出不足、未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要科学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