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2)
- 2023(7215)
- 2022(5898)
- 2021(5715)
- 2020(4782)
- 2019(10859)
- 2018(10970)
- 2017(20211)
- 2016(10842)
- 2015(12388)
- 2014(11704)
- 2013(10849)
- 2012(9685)
- 2011(8672)
- 2010(9072)
- 2009(8072)
- 2008(7858)
- 2007(7198)
- 2006(6154)
- 2005(5333)
- 学科
- 济(38857)
- 经济(38833)
- 管理(35069)
- 业(34845)
- 企(31365)
- 企业(31365)
- 方法(19826)
- 数学(17500)
- 数学方法(16974)
- 技术(15836)
- 中国(11920)
- 技术管理(11732)
- 理论(10573)
- 农(9704)
- 业经(9477)
- 财(8174)
- 教学(8138)
- 制(7321)
- 教育(7301)
- 学(6579)
- 银(6523)
- 银行(6509)
- 地方(6384)
- 划(6287)
- 农业(6282)
- 行(6250)
- 贸(6099)
- 贸易(6091)
- 策(5919)
- 易(5917)
- 机构
- 学院(144104)
- 大学(140407)
- 管理(58810)
- 济(54418)
- 经济(53190)
- 理学(51056)
- 理学院(50558)
- 管理学(49345)
- 管理学院(49074)
- 研究(42424)
- 中国(31678)
- 京(29140)
- 科学(25551)
- 财(24109)
- 江(22389)
- 所(19851)
- 中心(19726)
- 业大(19593)
- 财经(19068)
- 范(19049)
- 技术(19044)
- 师范(18885)
- 农(18506)
- 北京(18359)
- 研究所(18019)
- 州(18013)
- 经(17282)
- 经济学(15855)
- 院(15854)
- 商学(15514)
- 基金
- 项目(97221)
- 科学(77948)
- 研究(73958)
- 基金(68234)
- 家(58610)
- 国家(58111)
- 科学基金(51680)
- 社会(45619)
- 社会科(43309)
- 社会科学(43298)
- 省(41577)
- 教育(37367)
- 基金项目(35577)
- 划(33964)
- 自然(33385)
- 自然科(32786)
- 自然科学(32781)
- 自然科学基金(32200)
- 编号(30804)
- 资助(27976)
- 创(26892)
- 成果(24140)
- 创新(24000)
- 课题(22729)
- 重点(22179)
- 部(20577)
- 发(20505)
- 项目编号(19120)
- 大学(18836)
- 规划(18771)
共检索到213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林富 游俊
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于准确定位,找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其现实意义;因投资主体多元化、母体桎梏、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以下几个关节点,即创新思维、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创新、培养规格的创新、培养内容的创新、培养过程的创新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淑华 孟全
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于推进大众化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定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愈来愈凸现,独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建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独立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令人瞩目。随着教育部为独立学院设置的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独立学院一部分从母体高校完全独立出来,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一部分回归母体,转成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一部分基本维持现状;一部分自然淘汰。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后独立学院时期,内涵建设、模式创新、质量立校是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创新是撬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美媛 朱跃 施盛威 陈建军
经过10年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独立学院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办学理念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慧稳
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科技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奎洋 贝绍轶 唐金花 李国庆
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和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融合理论、实践、科研环节,构建了"三线并行"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了相关课程群内容,并对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探讨,建立了"三维一体"的成绩评定体系。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可以加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梅
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入手,着重阐述某大学JD学院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践基地为载体,科技活动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正祥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推动着高教的大众化、现代化进程,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空间,促进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12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灵活的机制优势,建立"三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三结合"的实践平台,开展"三结合"的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波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节的现象,就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改革、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 工作室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明莉
研究了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分析了目前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了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循岗施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桂玲
阐述了"前店后厂"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适应性,探索了其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运行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的
以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针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3+1"培养模式的筹备、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了"3+1"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及具体的实践措施,力求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特色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奚汉清 项敏
独立学院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积极探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爱军 李术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已成为各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刚刚起步的独立学院应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坚持办学指导思想,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