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3)
- 2023(12336)
- 2022(10794)
- 2021(9741)
- 2020(8427)
- 2019(19172)
- 2018(18778)
- 2017(35712)
- 2016(18899)
- 2015(21469)
- 2014(21256)
- 2013(21022)
- 2012(19787)
- 2011(18070)
- 2010(18600)
- 2009(17512)
- 2008(17130)
- 2007(15941)
- 2006(13981)
- 2005(12576)
- 学科
- 济(98774)
- 经济(98692)
- 管理(61792)
- 业(59365)
- 企(50806)
- 企业(50806)
- 方法(38677)
- 数学(33655)
- 数学方法(33393)
- 中国(22896)
- 地方(21947)
- 财(21492)
- 农(21442)
- 业经(19631)
- 技术(18820)
- 学(18721)
- 制(16587)
- 农业(14398)
- 地方经济(14138)
- 贸(13997)
- 贸易(13988)
- 银(13879)
- 银行(13843)
- 融(13632)
- 金融(13630)
- 易(13479)
- 和(13353)
- 行(13178)
- 环境(13160)
- 技术管理(12940)
- 机构
- 大学(283148)
- 学院(281172)
- 济(127892)
- 经济(125443)
- 管理(110440)
- 研究(97225)
- 理学(94745)
- 理学院(93739)
- 管理学(92400)
- 管理学院(91845)
- 中国(73379)
- 京(59025)
- 科学(57185)
- 财(56630)
- 所(49186)
- 财经(44756)
- 农(44543)
- 研究所(44538)
- 中心(44526)
- 江(43150)
- 经(40485)
- 经济学(39967)
- 业大(39966)
- 北京(37308)
- 经济学院(35788)
- 范(35329)
- 师范(34980)
- 农业(34909)
- 院(34289)
- 州(33753)
- 基金
- 项目(182329)
- 科学(144752)
- 研究(133478)
- 基金(132944)
- 家(115748)
- 国家(114465)
- 科学基金(98497)
- 社会(87347)
- 社会科(82915)
- 社会科学(82889)
- 省(72248)
- 基金项目(70463)
- 自然(62211)
- 教育(60935)
- 自然科(60818)
- 自然科学(60801)
- 自然科学基金(59781)
- 划(59770)
- 资助(53509)
- 编号(52110)
- 创(42852)
- 成果(42357)
- 重点(41078)
- 部(40568)
- 发(40229)
- 创新(39228)
- 课题(36543)
- 国家社会(36275)
- 教育部(35174)
- 科研(34667)
- 期刊
- 济(146409)
- 经济(146409)
- 研究(85333)
- 中国(57036)
- 财(45512)
- 管理(43772)
- 学报(41316)
- 农(39706)
- 科学(39442)
- 大学(31471)
- 学学(29610)
- 教育(27044)
- 农业(26817)
- 技术(26594)
- 融(25567)
- 金融(25567)
- 经济研究(24245)
- 财经(22984)
- 业经(21627)
- 经(19930)
- 问题(18297)
- 技术经济(17440)
- 业(15814)
- 科技(14413)
- 统计(14398)
- 贸(14199)
- 策(14066)
- 世界(13923)
- 商业(13607)
- 现代(13042)
共检索到429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平力群
弗里曼虽然利用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解释了"日本是怎样借助技术政策走向成功的",并得出日本经济的成功取决于其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结论。但在解释日本为什么能借助"国家创新系统"走向成功时,却忽视了日本在重塑产业体制过程中所形成的非市场治理结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而且由于缺乏对"临界性"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属性的认识,导致了对日本创新系统评价的偏颇。本研究通过补充弗里曼对日本国家创新系统分析的不足,分析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激励机制及其临界性对创新效率、经济绩效的影响,指出日本经济绩效的逆转是缘于日本国家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降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娜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家创新系统演进过程的一次回顾与评析,概括了其基本特点,揭示了动态的国家创新系统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基础性研究、技术引进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三方面,寻找战后出现“日本奇迹”,而如今却陷入“失去的十年”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企业创新不仅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从一个国家的总体范围来看,企业创新是国家总体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因此,仅是把企业创新放在孤立、局部或微观的水平上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要把企业创新放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水平上来考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海军 甘志霞
军民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的共同趋势,本文特别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系统演进中的军民一体化模式,从而得出其中蕴含的两用政策寓意,并对两用政策内涵进行具体剖析。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军民一体化 两用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百胜 朱麟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视角,将系统中活动的各个参与主体方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包含创新产出部门、总生产部门、家庭和政府的DSGE模型。利用实际数据实证分析了在政府创新资助冲击下,创新生态系统中技术创新产出、消费、投资的变化以及人才、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实证结果发现:(1)政府创新资助确实可以激励创新产出,但具有时滞性,激励效果需要在2~3年后才能达到峰值。政府创新资助对技术创新部门的研发投资有诱导作用,但对非创新一般部门的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且从数量关系上看,挤出效应大于诱导作用,这会导致总产出暂时受到负向影响。(2)政府资助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远远小于创新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影响程度,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引起的经济周期较短,约为10年。(3)在相同的政府创新资助冲击下,随着技术创新产值转化率上升,一般部门的社会投资受到的挤出效应越来越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余雯
日本国际儿童图书馆在近几年通过新馆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幅提升了读者服务的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创新服务。图书馆员利用官方网站宣传图书馆及其使用方法,并举办在线展览;为青少年读者设计了多项与图书馆相关的研究实践活动;与周围的博物馆、音乐厅等文化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服务形式为国内少年儿童图书馆或阅览室在线上服务、青少年读者服务、建设文化社区方面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
国际儿童图书馆 儿童图书馆服务 文化社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封凯栋
源头性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出现的源头性技术创新机构对于我国工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拟以国家创新系统视角探索从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到技术创新产业化的机制以及重要性,结合中国现有源头性技术创新机构的发展实践,讨论国家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源头性技术创新 基础科研 产业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李伟伟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构建与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相适应的创新系统,是一国或地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和实现赶超的关键因素。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涉及创新主体的跨学科、跨组织、跨产业和跨区域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创新主体及其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催生新型创新组织的涌现和发展,是创新系统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与包括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工业实验室和企业研发机构在内的传统专业化创新组织相比,新型创新组织的功能边界跨越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市场推广创新环节,属于政府主导的混合组织,兼具网络化和一体化特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协同效应和风险社会分摊机制,新型创新组织以应用为导向,推动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市场推广和规模生产创新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的新前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顾建党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第一,严重的过剩。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企业产品、产能都"过剩"。另一方面,好的产品又是稀缺的,新兴产品也造不出来。这是严重的悖论,企业家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创新性的思考,是无法取得突破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野 庄子银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具有自主创新的南北产品周期模型,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影响。本文发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效应依赖于南方的初始技能劳动水平和北方创新性质导致的市场结构。在垂直创新的寡头市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没有激励效应,它对南北双方都造成伤害;在水平创新的垄断竞争市场,当南方技能劳动短缺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在短期有利于南北双方,但并不激励南方自主创新。当南方技能劳动充裕时,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并在长期对南北双方都有利。研究发现,南方存在一个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依赖南方的技能...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 激励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风侠
作为经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在企业壮大自身实力、实现突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创新绩效也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本文以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创新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家精神能够增强创新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创新激励 创新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应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当前阶段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普遍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下所致;我国总体显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科技资源投入相对过剩而非不足;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地区间差异并不显著,而规模效率在不同地区间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效率 DEA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卓泽林 姜亚洲
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的基础研究成为创新的源泉,大学内部的知识与技术转移则为创新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大学与产业部门间愈加紧密的合作创新机制则有效地形成了创新网络,耦合了不同性质的创新主体,大学为主的科技园则充分地实现了知识、技术、观念在实践层面的扩散。
关键词:
美国 大学 创新系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青
科技创新对一国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方法论意义,主要研究了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问题。这种“系统失效”实际上就是“制度失效”,因此,最后相应提出了系统的制度安排,旨在对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进行校正和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