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8)
- 2023(19495)
- 2022(16924)
- 2021(15622)
- 2020(13287)
- 2019(30528)
- 2018(30136)
- 2017(57872)
- 2016(31656)
- 2015(35713)
- 2014(35245)
- 2013(34733)
- 2012(31970)
- 2011(28866)
- 2010(28682)
- 2009(26517)
- 2008(26049)
- 2007(23248)
- 2006(20038)
- 2005(17432)
- 学科
- 济(127784)
- 经济(127649)
- 管理(92903)
- 业(88582)
- 企(74295)
- 企业(74295)
- 方法(61536)
- 数学(53795)
- 数学方法(53108)
- 农(33633)
- 财(33218)
- 中国(32559)
- 学(28124)
- 业经(27862)
- 地方(27016)
- 贸(26344)
- 贸易(26335)
- 易(25555)
- 技术(23076)
- 农业(22574)
- 制(21903)
- 理论(21498)
- 务(20979)
- 财务(20898)
- 财务管理(20848)
- 环境(20212)
- 和(19797)
- 企业财务(19712)
- 银(18678)
- 银行(18607)
- 机构
- 大学(449033)
- 学院(447758)
- 济(177281)
- 管理(176863)
- 经济(173453)
- 理学(154218)
- 理学院(152459)
- 管理学(149564)
- 管理学院(148764)
- 研究(146632)
- 中国(108276)
- 京(94484)
- 科学(93260)
- 财(80111)
- 农(74947)
- 所(73604)
- 业大(69447)
- 中心(67537)
- 研究所(67431)
- 江(65579)
- 财经(65011)
- 经(59136)
- 农业(59085)
- 范(59014)
- 北京(58948)
- 师范(58421)
- 经济学(53819)
- 院(53561)
- 州(53025)
- 经济学院(48898)
- 基金
- 项目(310778)
- 科学(244468)
- 基金(225326)
- 研究(223383)
- 家(197244)
- 国家(195624)
- 科学基金(168304)
- 社会(140512)
- 社会科(133203)
- 社会科学(133164)
- 省(122775)
- 基金项目(119653)
- 自然(111163)
- 自然科(108627)
- 自然科学(108599)
- 自然科学基金(106678)
- 教育(104087)
- 划(103118)
- 资助(93191)
- 编号(90493)
- 成果(72505)
- 重点(69696)
- 部(68203)
- 创(66415)
- 发(65920)
- 课题(62607)
- 创新(61615)
- 科研(59902)
- 教育部(58266)
- 大学(57945)
- 期刊
- 济(185917)
- 经济(185917)
- 研究(124771)
- 中国(82775)
- 学报(74148)
- 科学(66645)
- 农(66529)
- 管理(62927)
- 财(61575)
- 大学(55737)
- 学学(52489)
- 教育(49944)
- 农业(45908)
- 技术(39993)
- 融(35664)
- 金融(35664)
- 财经(31208)
- 业经(31154)
- 经济研究(30118)
- 经(26648)
- 业(24503)
- 问题(24409)
- 图书(22955)
- 技术经济(22440)
- 科技(22327)
- 统计(21589)
- 版(21578)
- 理论(20600)
- 策(20235)
- 商业(20226)
共检索到640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振清 谷文姗 成晓斐
采用马尔奎斯特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溢出能力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当前阶段创新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磨合耦合、基本协调阶段,表明创新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联性较强,但整体协调度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从空间回归结果来看,创新溢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对本区域TFP增长效应不显著,对邻近区域起消极作用;城市化进程推动本区域TFP增长,人力资本抑制本区域TFP增长,二者对邻近区域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殷群 李子文
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DF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内地30个省市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借助引力模型,对区域创新溢出进行了量化和空间网络结构分析,进一步搭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溢出对我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创新溢出能够有效促进GTFP增长,技术进步为主要影响路径;技术市场化水平提升有助于GTFP增长;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仅对本区域GTFP起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规制显著制约了GTFP发展;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效率改善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博 秦欢 孙威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是,产业转型升级能否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以2003—2018年中国1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对象,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演化特征和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56.9%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并不理想,处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不同步或双低的状态;有57.8%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正增长,但仍有一些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技术效率未得到有效改善。(2)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滞后期对其自身的影响存在负向作用。同时,资源型城市长期的传导路径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泰尔指数的负向冲击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持续性的积极作用,之后,产业结构高级化不断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作用。(3)通过方差分解预测可知,未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仍主要依赖自身发展路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解释力高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解释力。随着期数的增加,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相互解释力逐渐上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俞超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振清 边敏杰 陈文倩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8—2016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绿色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产出的正相关性显著,并且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各绿色创新要素对本地区绿色创新产出以及对邻近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差异,其中,人力资本呈现显著负向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开放度、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以及互联网技术普及率的溢出效应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第三,优化开发区域绿色创新产出遥遥领先于非优化开发区域,为促进两个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开发区域应起示范带头作用,并向非优化开发区域进行知识和技术溢出,从而提升非优化开发区域绿色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曹政 殷旅江 何波
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区位熵法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物流业集聚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根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不高,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稳增长,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随时间变化加强的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并不完全符合;物流业集聚对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开放程度、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构建物流集聚高地、促进物流省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物流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促进两业协同、绿色、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彩江 李章雯 周雨
伴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试点省市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绿色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区域绿色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郭克莎
文章以非参数DEA的修正Mal mqui 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年~2010年我国区域工业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造成近年来我国区域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创新前沿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创新效率的下降;无论从省际层面还是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我国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区域之间的差异有逐渐缩少的趋势。
关键词:
区域 工业 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豪 何宇 张建华
使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TFP),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主要城市绿色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前沿技术进步是绿色TFP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却比较滞后;城市绿色TFP显示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存在空间溢出;其中研发投入对绿色TFP的增长不仅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明显的本地促进效应。人力资本对于绿色TFP的增长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邓明亮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董姗 张爱美 唐方成
在测度我国30个省域近10年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和创新绩效的基础上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绩效"拟合模型,基于Q型聚类法证实不同类型区域溢出效应均存在门槛值,并得出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已形成多层次的分布格局,区域之间的集聚水平差距较大;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并非单调递增或递减,而是呈现倒"U"型趋势;在不同的集聚水平层级下,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门槛值存在差异;当创新要素集聚水平达到门槛值时,创新绩效最大,此时为最优集聚水平。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绩效 溢出效应 门槛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新 妙丽英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驱动本地农业绿色技术进步,还推动邻近地区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区域来看,沿海、内陆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而沿边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此,可改善创新要素引入制度、优化地区间创新要素互动机制、构建区域间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成果互通平台,持续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以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新 妙丽英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驱动本地农业绿色技术进步,还推动邻近地区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区域来看,沿海、内陆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而沿边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此,可改善创新要素引入制度、优化地区间创新要素互动机制、构建区域间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成果互通平台,持续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以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晨
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探索企业间创新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同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溢出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产生了负的交互作用;技术相宜度、知识产权保护、邻近区域中心城市显著地降低了上述消极影响。进一步地,对因果关系机制的考察发现,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情形下,技术创新溢出效应鼓励了企业的技术模仿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技术创新的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