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0)
2023(15615)
2022(13063)
2021(12092)
2020(10031)
2019(23032)
2018(22461)
2017(42731)
2016(23044)
2015(25994)
2014(25203)
2013(25390)
2012(23826)
2011(21551)
2010(21834)
2009(20560)
2008(21057)
2007(18741)
2006(16846)
2005(15628)
作者
(63394)
(52781)
(52628)
(49774)
(34107)
(25189)
(23866)
(20281)
(20144)
(18978)
(18072)
(17817)
(17184)
(16780)
(16487)
(16131)
(15596)
(15394)
(15263)
(14985)
(13135)
(12811)
(12680)
(12107)
(11957)
(11812)
(11746)
(11685)
(10560)
(10453)
学科
(111623)
经济(111507)
(96870)
(91374)
企业(91374)
管理(86474)
方法(48368)
数学(39106)
数学方法(38940)
(37692)
中国(32271)
业经(31505)
(27463)
财务(27443)
财务管理(27405)
企业财务(26237)
(26103)
地方(23680)
(23211)
技术(21838)
(21173)
贸易(21147)
(20569)
(18329)
农业(18307)
(17982)
(17800)
(17751)
银行(17728)
(17416)
机构
学院(332782)
大学(330019)
(152862)
经济(150345)
管理(135927)
理学(115988)
理学院(114845)
管理学(113728)
管理学院(113056)
研究(110303)
中国(90889)
(74254)
(69676)
科学(58974)
财经(57924)
(54159)
(52737)
(50654)
中心(49952)
研究所(47735)
经济学(47559)
北京(45030)
(43399)
财经大学(43030)
经济学院(42851)
(40565)
商学(40034)
商学院(39683)
(39610)
(39477)
基金
项目(207186)
科学(167957)
研究(157709)
基金(154281)
(130956)
国家(129780)
科学基金(114854)
社会(105843)
社会科(100721)
社会科学(100700)
基金项目(80636)
(79535)
教育(72018)
自然(70430)
自然科(68954)
自然科学(68942)
自然科学基金(67876)
(65731)
资助(63287)
编号(61862)
成果(50473)
(48697)
(48077)
(47886)
重点(45913)
创新(44623)
国家社会(44508)
课题(42938)
教育部(42719)
人文(41964)
期刊
(174098)
经济(174098)
研究(105885)
中国(71817)
(63391)
管理(59306)
科学(42574)
学报(39500)
(39132)
(38364)
金融(38364)
教育(33603)
大学(32126)
财经(30708)
技术(30501)
学学(30121)
经济研究(28877)
业经(27846)
农业(26652)
(26553)
问题(22281)
(20515)
技术经济(19815)
国际(18150)
世界(17865)
会计(17622)
(17572)
财会(17046)
商业(16428)
现代(16070)
共检索到524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建祖  肖书锋  
研发投入方式对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基于间断平衡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运用2007-2013年中国374家上市公司数据,结合事件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实证分析研发投入跳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转移对企业研发投入跳跃的影响以及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团队注意力从利用式创新到探索式创新的转移与研发投入正向跳跃正相关,组织冗余正向调节该关系;高管团队注意力从探索式创新到利用式创新的转移与研发投入负向跳跃正相关,组织冗余负向调节该关系。研究结果对企业选择合适的研发投入方式以提高企业绩效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海本禄  高庆祝  尹西明  杨君笑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902家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研发投入跳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研发投入正向跳跃和负向跳跃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高管过度自信正向调节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引入高管过度自信这一重要高管特征作为调节变量,有助于重新认识管理者心理偏差对企业创新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较好地弥补了研发投入跳跃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空缺,丰富了创新间断平衡理论研究。研究表明,企业应重视高管心理特征的影响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研发投入策略以改善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海东  王梦蕾  史寒之  
基于间接平衡论,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3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CEO任期对研发投入跳跃的前因影响,以及研发投入跳跃对企业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的后果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正向跳跃对长期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对短期绩效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研发投入负向跳跃对短期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对长期绩效产生消极影响;CEO任期越长,越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正向跳跃,越愿意进行研发投入负向跳跃;技术能力正向调节CEO任期与研发投入正向跳跃的关系,负向调节CEO任期与研发投入负向跳跃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伍晨  张帆  
基于2012—2020年3850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数量、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有显著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策对企业创新数量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滞后两年,但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在项目启动当年就开始显现,从处理后的第二期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发挥的创新激励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人才效应和技术开发效应是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效果,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昔武  张顺  纪纲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抢占较好的竞争位置,是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对这一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决策权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比决策权分散企业,市场竞争对决策权集中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华  肖京  
本文选取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探讨在引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的情况下,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倒型曲线关系,研发投入强度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倒型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阳秋林  刘婕  唐洋  
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碳交易试点省市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研发投入与当期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于二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负向影响当期企业绩效,企业参与碳交易可以有效抑制研发投入在当期对企业绩效负向影响;研发投入效应和碳排放权交易的调节作用都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体现为研发投入对当期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在非高污染里表现得更加明显,企业参与碳交易可以显著缓解这种负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珍珍  何宇  徐长生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350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SM估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母公司和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均显著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相较于2008版认定政策,2016版认定政策对研发财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小,但对研发人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企业会自主增加研发投入以满足认定标准,认定期间研发投入会显著增加,认定期满后企业不会显著增加人力投入;企业当期的认定状态具有较高的概率,与其前一期的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应在激励企业持续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等方面完善认定政策,以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莉莉   李任龙  
大国博弈影响全球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以2017—2022年1 21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博弈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在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冲击下,中国上市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且呈现滞后性和短期性;渠道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通过储备无形资产、增强成长能力、拓展价值发现渠道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以及获得政府补贴、代理成本较低、承担适中和较少社会责任、控制管理层基础薪酬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受“实体清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未显著影响创新持续性。原因在于创新绩效的周期效应,而组织韧性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潜在动因。结论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可丰富大国博弈与贸易战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明   许言   徐国庆  
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是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投资者认同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工具变量法、熵平衡法等方法弱化内生性问题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得出,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能缓解融资约束与第一类、第二类代理成本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样本中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更强;市场竞争程度和股权激励能够正向调节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