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2)
2023(10946)
2022(9373)
2021(8814)
2020(7616)
2019(17540)
2018(17269)
2017(32265)
2016(17305)
2015(19912)
2014(19414)
2013(19425)
2012(18393)
2011(16771)
2010(16746)
2009(15735)
2008(15759)
2007(14316)
2006(12296)
2005(11049)
作者
(50145)
(42240)
(42110)
(40164)
(26884)
(20162)
(19033)
(16428)
(15787)
(14892)
(14447)
(14035)
(13551)
(13405)
(13202)
(13183)
(12672)
(12591)
(12215)
(12116)
(10503)
(10327)
(10215)
(9569)
(9500)
(9432)
(9349)
(9326)
(8652)
(8412)
学科
(75707)
经济(75647)
(53358)
管理(52243)
(43743)
企业(43743)
方法(35253)
数学(31169)
数学方法(30951)
中国(23345)
技术(21044)
(20113)
(18000)
(17006)
贸易(16995)
(16621)
业经(15471)
(14382)
(14191)
技术管理(13606)
农业(13358)
地方(12569)
(12553)
银行(12522)
(12035)
(11682)
金融(11680)
(11109)
理论(10788)
(10545)
机构
大学(255573)
学院(253124)
(114547)
经济(112514)
管理(97882)
研究(90658)
理学(84148)
理学院(83217)
管理学(82078)
管理学院(81565)
中国(69582)
(54403)
科学(53202)
(49414)
(46020)
(41908)
研究所(41908)
中心(41184)
财经(39664)
(37400)
经济学(36496)
(36212)
业大(36151)
北京(35022)
农业(33095)
经济学院(33024)
(32080)
(32039)
师范(31745)
财经大学(29428)
基金
项目(166707)
科学(132082)
研究(123107)
基金(121966)
(106776)
国家(105946)
科学基金(90147)
社会(80027)
社会科(76028)
社会科学(76006)
基金项目(64142)
(63879)
教育(56692)
自然(56217)
自然科(55003)
自然科学(54986)
(54379)
自然科学基金(54091)
资助(49553)
编号(48127)
(40395)
成果(39228)
(38563)
重点(38018)
创新(37018)
(36661)
国家社会(34234)
课题(33913)
教育部(33192)
大学(31913)
期刊
(121662)
经济(121662)
研究(76869)
中国(53015)
学报(38240)
(38216)
(37453)
管理(37133)
科学(37039)
大学(28904)
教育(27872)
学学(26996)
农业(25680)
技术(24616)
(22729)
金融(22729)
经济研究(20969)
财经(20244)
业经(17940)
(17590)
问题(16243)
(16054)
(15759)
技术经济(15742)
科技(14393)
国际(13658)
世界(13614)
统计(12073)
(11958)
(11902)
共检索到380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景岩  
中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建设的新目标,中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要上新水平,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技术引进工作首先要彻底解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乔小乐  
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两个视角,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四条渠道。基于以上四条渠道,构建出通径分析模型,定量测算出1990—2014年各变量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影响效应最大,且直接影响要远大于间接影响;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说明技术模仿对中国技术进步作用呈抑制效果;3在间接影响效应中,技术模仿、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间接影响效应要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且各变量通过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后发优势的"临界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声霞  贾根良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省际技术引进与省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省域内部研发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2009—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及1—3年的滞后期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的技术引进活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其作用路径表现为省际间的技术引进促进了省域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省域内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验证了我国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市场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省际技术引进与省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省域内部研发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2009—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及1—3年的滞后期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的技术引进活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其作用路径表现为省际间的技术引进促进了省域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省域内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验证了我国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市场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宽  王会利  
本文通过美国、日本和中国技术引进与创新的特色比较,揭示出技术引进与创新的不同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中国的国情现状决定了中国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模式现在要适时实现由物为载体到信息为载体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模式转换,要鼓励在模仿创新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加大国家创新体系的投资力度,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万忍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持续跟踪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中国又是个科技大国,有能力进行自力创新。把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引一通三,综合创新,呈现出“青胜于兰”的发展趋势,就能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后来居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引进,不创新,那就只能跟在别人后头爬行,很难摆脱落后被动的局面。引进中的成功创新,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刘殿和  
本文采用1999—2009年全国37个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就不同技术获取途径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技术引进相比,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更为明显,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未经过企业改造或消化吸收的技术难以短期内满足我国市场的实际需要;购买国外技术不仅未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反而对多项经营业绩指标产生了负面影响;购买国内技术对部分企业经营绩效指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但在提升企业规模、利润水平和流动资产等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与技术改造恰恰相反,技术消化吸收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但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毅  
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尽可能地加以创新,已成为我国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改变我国落后的生产技术面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中,确实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八五”期间,国家加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用   邱斌   叶迪   綦建红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不同创新模式影响企业生产率和销售绩效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本文采用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在展现不同创新模式异质性影响的典型事实基础上,将创新模式融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一步采用结构式估计和反事实研究,讨论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所带来的生产率和国内外销售额变化。结果发现,创新将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共同影响企业生产率与国内外销售绩效,而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渠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比于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创新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比于自主创新,直接引进国外技术将在出口市场产生更大的信号效应;提高中国专利的国际认可度将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并增加出口总量;畅通国内大循环,降低国内贸易成本,可有效抵消“卡脖子”问题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未兵  傅元海  王展祥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烨菁  
本文首先回顾中国了开放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在阶段的划分和阐述上着眼于两个视角:一个是相关外资政策的意图及其实行手段;另一个则是以在华跨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的实际成果以及在这个进程中本土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其次,在总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论文结合我国在现阶段参与国际生产体系进程中的状况,就目前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开放条件下推动多层次、多形式、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卫东  许晓敏  牛东晓  
我国既是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左右能否达到峰值,人均碳排放量又是多少?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减少人均碳排放量?文章基于1999-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将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引入二氧化碳的库兹涅茨曲线方程,构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上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均CO2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对应的拐点处的人均GDP数值为95415.85元;煤炭消费量对CO2排放具有正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危丽  刘丽华  马红旗  
文章运用熵权法的原理,拟建了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1998~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影响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该差异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跨越了门槛值因此表现为正向的促进关系,中、西部地区未跨越则表现为负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志迎  付丽华  胡军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