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4)
- 2023(13544)
- 2022(11194)
- 2021(10425)
- 2020(8621)
- 2019(19302)
- 2018(19105)
- 2017(34754)
- 2016(20066)
- 2015(22506)
- 2014(22909)
- 2013(21643)
- 2012(19565)
- 2011(17586)
- 2010(18382)
- 2009(16904)
- 2008(16883)
- 2007(15849)
- 2006(14315)
- 2005(13059)
- 学科
- 业(92111)
- 企(75175)
- 企业(75175)
- 管理(70904)
- 济(70611)
- 经济(70483)
- 农(45548)
- 农业(30364)
- 业经(30200)
- 财(27494)
- 方法(26015)
- 中国(25588)
- 教育(23143)
- 技术(22647)
- 制(21444)
- 理论(20075)
- 务(19607)
- 财务(19589)
- 财务管理(19566)
- 企业财务(18531)
- 数学(18145)
- 数学方法(17963)
- 体(16594)
- 策(16144)
- 划(14515)
- 技术管理(13567)
- 体制(13157)
- 和(12982)
- 发(12389)
- 教学(12059)
- 机构
- 学院(279401)
- 大学(268588)
- 济(110144)
- 经济(107751)
- 管理(107138)
- 理学(91429)
- 理学院(90558)
- 管理学(89391)
- 管理学院(88853)
- 研究(87797)
- 中国(65216)
- 京(57014)
- 财(53955)
- 农(53204)
- 科学(48127)
- 江(47219)
- 所(42384)
- 范(41854)
- 师范(41617)
- 财经(41332)
- 中心(40561)
- 农业(40055)
- 业大(39972)
- 研究所(37424)
- 经(37313)
- 州(36309)
- 北京(35962)
- 教育(35953)
- 技术(35937)
- 职业(34179)
- 基金
- 项目(173015)
- 研究(143072)
- 科学(140217)
- 基金(120556)
- 家(100856)
- 国家(99576)
- 社会(89422)
- 科学基金(87827)
- 社会科(84088)
- 社会科学(84070)
- 省(74063)
- 教育(73774)
- 基金项目(63632)
- 编号(63188)
- 划(60095)
- 自然(52112)
- 成果(52026)
- 自然科(50944)
- 自然科学(50933)
- 自然科学基金(50121)
- 课题(46583)
- 资助(46459)
- 创(42389)
- 制(40904)
- 部(40450)
- 重点(39619)
- 发(39378)
- 年(38978)
- 业(38704)
- 创新(38453)
- 期刊
- 济(135705)
- 经济(135705)
- 研究(91352)
- 中国(73463)
- 教育(67167)
- 农(56755)
- 财(45498)
- 管理(43638)
- 农业(38121)
- 科学(33893)
- 技术(33541)
- 学报(32819)
- 业经(28770)
- 大学(28623)
- 融(27117)
- 金融(27117)
- 学学(25654)
- 职业(21380)
- 财经(20968)
- 业(20369)
- 经济研究(18240)
- 经(18136)
- 问题(17480)
- 技术经济(15259)
- 农村(14647)
- 村(14647)
- 坛(14534)
- 论坛(14534)
- 技术教育(14213)
- 职业技术(14213)
共检索到44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晓东
作为培养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农业高职教育,必须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开发、园区示范等方式,突出人才培养过程的"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以形成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育人方式。
关键词:
产学结合 农业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法文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近日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同时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第一个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门计划。这项计划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共同组织实施,旨在通过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合作,顶层构架人才培养蓝图,整合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玲玲 高雪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家峰
高职教育的评价一般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核心在教育。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讨论才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不少院校所构建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已偏离基本的教育轨道。对于此种问题的破解,不仅要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价值追求,而且要将科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重点放在评价主体、目标定位、评价思路及方法讲求等方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锦标
本文从高职学生成长规律、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出发,探索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提出了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做法,总结了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仕龙 王海峰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能够满足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来承担起建设重任。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科技活动中最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性高的优秀人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为例,从需求分析、特色优势、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什么样的培养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从而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联桂 蒋欢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础与途径;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本文以经济管理类院校为研究视角,从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阐述创新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探究创新高素质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业型人才 创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定修 黄玲青 涂用军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机构管理协同机制、利益分享协同机制、人力资源协同机制、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协同机制、实习就业与创业协同机制、教研资源协同机制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协同创新 机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兵
在国家全面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和产教融合战略的大背景下,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性与产业性相融合的特性。这一特性也使得高职教育成为连接产业端和公共服务供给端的重要领域。PPP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可以成为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范式和机制,并助力高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现。PPP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重点要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教育产权机制、私方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关键词:
PPP 高职教育 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备受冲击,特别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微课不仅符合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背景,同时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创新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深入探讨高职教育中以微课教学模式为主的创新发展,以期促进高职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模式 创新 微课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继红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办学定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多元社会评价机制,重点应解决如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减少评价反馈信息使用过程的功利化倾向、加强评价方法论的系统化研究、建立常态稳定的评价制度等主要问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伟 邵云飞 刘磊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协同创新活动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借鉴发达国家典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体的案例,提出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措施,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院校 创新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当前,应用型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应用型大学要有国际视野、质量意识和人才特色定位,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教育语境中,教育部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开拓视野和创新教育机制。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 应用型人才 教育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