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63)
2023(19155)
2022(15972)
2021(15030)
2020(12499)
2019(28060)
2018(27666)
2017(52564)
2016(28550)
2015(31927)
2014(31122)
2013(30719)
2012(27693)
2011(24507)
2010(24657)
2009(23146)
2008(22742)
2007(20222)
2006(17843)
2005(15826)
作者
(78825)
(65453)
(65154)
(61673)
(41876)
(31079)
(29623)
(25466)
(24701)
(23570)
(22291)
(22059)
(20839)
(20531)
(19862)
(19806)
(19528)
(19485)
(18787)
(18741)
(16125)
(15974)
(15696)
(14917)
(14848)
(14678)
(14547)
(14464)
(13130)
(12877)
学科
(109562)
经济(109433)
(106194)
管理(101968)
(95760)
企业(95760)
方法(47267)
数学(36707)
数学方法(36270)
业经(35853)
(35797)
(34685)
中国(29674)
(25883)
财务(25798)
财务管理(25760)
(24607)
企业财务(24399)
农业(24209)
技术(23582)
理论(22824)
地方(20983)
(20647)
(20434)
(19963)
贸易(19945)
(19782)
(19363)
(18931)
(18292)
机构
学院(393469)
大学(389301)
管理(163233)
(154254)
经济(150665)
理学(138947)
理学院(137520)
管理学(135525)
管理学院(134757)
研究(122130)
中国(96735)
(82782)
(74844)
科学(74310)
(60792)
(60344)
(59445)
财经(58342)
中心(57072)
业大(55663)
研究所(53490)
(53048)
北京(51966)
(50412)
师范(49971)
(48924)
农业(47254)
(45077)
经济学(44593)
商学(43186)
基金
项目(262557)
科学(208168)
研究(198658)
基金(189078)
(162464)
国家(160957)
科学基金(140709)
社会(125081)
社会科(118448)
社会科学(118417)
(104571)
基金项目(100038)
教育(90803)
自然(89699)
自然科(87635)
自然科学(87619)
自然科学基金(86092)
(85877)
编号(83012)
资助(75752)
成果(66968)
(58490)
重点(57848)
(56806)
课题(56140)
(56116)
创新(53822)
项目编号(52166)
国家社会(50787)
(49912)
期刊
(178055)
经济(178055)
研究(115189)
中国(81241)
管理(66535)
(61805)
(56495)
学报(55653)
科学(53003)
教育(47986)
大学(43208)
学学(40236)
农业(38916)
技术(37153)
(36105)
金融(36105)
业经(32219)
财经(28467)
经济研究(26925)
(24523)
(23674)
图书(23652)
问题(22253)
技术经济(20743)
现代(19685)
科技(19445)
财会(18657)
商业(18601)
理论(18502)
(17711)
共检索到593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玥   邓倩玉   赵天一   王卓  
管理动态、模糊的企业边界是数字化情境下跨界融合创新的关键。创新服务组织凭借知识密集性、数字敏捷性和产业联通性优势,能够有效赋能企业提升边界管理能力。基于边界组织理论和赋能理论,将创新服务组织分为知识边界型(KS)、技术边界型(TS)、市场边界型(MS)三类,并以比亚迪及合作的6个创新服务组织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探索“创新服务组织—赋能机制—企业边界管理能力”作用路径。研究发现:KS的赋能机制包括研发优势传导机制和信任关系培育机制,TS的赋能机制包括平台生态联动机制和技术资源供给机制,MS的赋能机制包括用户数据反哺机制和应用场景拓展机制;企业边界管理能力是由管理对象维度的知识、技术、市场边界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流程维度的边界识别、跨越、重构能力所构成的复合型能力,具体细分为9种类型;基于三类创新服务组织赋能,揭示了面向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环节的企业边界管理能力提升路径。本文丰富了创新服务组织分类和边界管理能力研究,拓展了边界组织理论与赋能理论在创新服务组织领域的应用,并为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服务政策优化及企业边界管理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根明  张曼宁  
基于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并验证知识转移在联盟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从而阐释联盟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国内16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发现联盟管理能力中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关系能力均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知识转移在关系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东闻   周志勇   黄生权  
随着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字化的下一步,智能化转型开始备受关注,特别是人工智能创新如何促进物流企业成长有待研究。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对2015-2022年102家A股上市物流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人工智能创新对物流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创新积极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成长性;市场竞争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积极调节了人工智能创新对物流企业成长性的正向影响。参考该结论,政府可以适度放宽竞争限制政策,激励物流企业进行人工智能创新,物流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并意识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人工智能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成长性,以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树军  
我国经济体中存在大量的企业集团,其经营规模庞大,因此,日常的资金往来活动十分频繁。为了提升资金管理效率,不少集团都成立了专门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集中管理,部分集团的财务公司资金实力甚至与股份制银行不相上下。若是集团能合理发挥财务公司的功能,进行科学高效的资金管理,必然可以为集团创造丰厚的经济收益。本文将以NK财务公司为例,深入分析其资金管理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完善建议,以供其他企业集团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叶  冒乔玲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我国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研究提升技术创新管理能力途径,以期为改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晓波  
动态能力是组织整合、构建、重组内外部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其中包括变化能力、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三个组成部分。创新管理是将动态能力具体化的过程。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策略有:开源节流提升动态能力,持续创新强化动态能力,高层管理者掌控动态能力。苹果公司动态能力表现为:预见智能型手机和平板电脑需求的增长,调整经营战略;从失败的PDA手机项目中吸取经验;从外引进触控技术,并结合公司既有技术加以改进成新的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珺  岳芳敏  
通过考察广东南海西樵纺织专业镇的技术服务组织帮助企业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本文指出了新产品交易作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一个阶梯,其中,中小企业是新产品的需求者,而政府扶持的技术服务组织则是新产品的供应者。概括了西樵技术服务组织作为有效的新产品供应者的3个特征,即双重性的组织设计、专用性的进入路径与适应性的职能转换,进而解释了技术服务组织从以新产品交易为主向以技术服务为主转变的阶段与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好雨  武常岐  
自十九大以来,我国强调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发展新经济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新经济也对企业的多个维度产生了影响。鉴于此,文章从新经济本身的特征出发,对企业组织管理的现有影响进行剖析,在研究过程中,企业组织管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提出我国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路径,从认识层面拓展到理论实践层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恒  徐睿姝  付振通  
笔者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由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函数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并以HAIG企业为例,依据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价了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耦合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本研究能够为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  付振通  
文章通过相关概念界定,从耦合器、作用过程与耦合目标三方面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进  王珏  
以华东地区医药上市企业的200位中层领导为对象,主要探讨领导创新导向学习对管理能力与岗位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组织认同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经干扰结构方程模式检验发现:创新导向学习、组织认同以及两者的互释效果能够显著提升领导管理能力,进而增进岗位绩效,这表明领导管理能力虽由创新导向学习达成,但组织认同对领导管理能力的提升亦是不可或缺的推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宇航  于丽英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  戴冰清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具有“普”“惠”的特性,对微观企业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从结构上看,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数字化程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从功能上看,信贷、投资、信用、支付、货币基金使用指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保险使用指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中介效应,并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也能通过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此外,分组检验发现距离数字金融中心(杭州)越近的省份,数字金融的发展越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反之,则不显著。研究证实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具有地理空间上的扩散效应。本文拓展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金城   姚毓春  
国有企业凭借其资源基础优势与整合调配能力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然而,垂直型组织架构所引致的沟通效率不高、权力向上集中导致的基层创新自主权不足、行政导向下风险保守的决策倾向以及创新战略与实践路径的失衡等典型内在短板依然存在于部分国有企业中。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创新提供了雄厚的信息基础与技术支撑、新颖的转型模式与价值主张、先进的治理思路与管理手段以及包容的合作平台与产业生态。当前,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仍然面临数据要素驱动能力较薄弱、数字人才培育体系待完善、数字化运营治理能力需加强等现实困境。为此,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深度赋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国有企业在行政化与层级化管理方面的潜在局限、克服风险规避与资源保存的思维定式,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强化数字创新治理,健全数字创新生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技术、管理、制度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力推进国有企业创新进程,提升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