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8)
2023(8772)
2022(6785)
2021(6181)
2020(5088)
2019(11203)
2018(11159)
2017(19921)
2016(10276)
2015(11160)
2014(10438)
2013(9647)
2012(8384)
2011(7438)
2010(7702)
2009(7036)
2008(6963)
2007(6497)
2006(5867)
2005(5472)
作者
(26587)
(22245)
(21922)
(20890)
(14126)
(10409)
(9796)
(8397)
(8334)
(7806)
(7574)
(7265)
(7168)
(7081)
(6911)
(6643)
(6574)
(6407)
(6339)
(6086)
(5578)
(5291)
(5200)
(5163)
(4987)
(4951)
(4933)
(4785)
(4332)
(4322)
学科
(39410)
经济(39374)
(36131)
管理(33025)
(29809)
企业(29809)
中国(16503)
技术(15289)
(14137)
业经(12539)
技术管理(11574)
方法(11214)
农业(10226)
地方(8861)
(8810)
理论(8440)
(8439)
数学(8329)
数学方法(8200)
(7378)
(7289)
银行(7277)
产业(7224)
(7017)
(6944)
(6699)
金融(6699)
(6627)
(6459)
教育(6375)
机构
学院(135705)
大学(135100)
(56871)
经济(55812)
管理(52709)
研究(46460)
理学(44889)
理学院(44429)
管理学(43641)
管理学院(43362)
中国(35107)
(28535)
科学(26134)
(26093)
(21936)
(21824)
中心(20726)
财经(20051)
研究所(19557)
(18945)
师范(18790)
(18785)
(18229)
北京(18035)
经济学(17535)
(17422)
(17229)
业大(17125)
经济学院(15542)
技术(15406)
基金
项目(89824)
科学(73007)
研究(70421)
基金(64439)
(55318)
国家(54810)
科学基金(48389)
社会(46719)
社会科(44256)
社会科学(44245)
(36873)
基金项目(33655)
教育(32578)
(29834)
自然(28378)
编号(28258)
自然科(27848)
自然科学(27843)
自然科学基金(27377)
(25491)
资助(23310)
成果(23200)
创新(22654)
课题(20687)
(20621)
重点(20583)
国家社会(19771)
(18937)
(18251)
(17946)
期刊
(67480)
经济(67480)
研究(44159)
中国(34980)
管理(24566)
教育(22824)
(20183)
(19051)
科学(18641)
学报(17892)
大学(14857)
技术(14506)
学学(13394)
(13109)
金融(13109)
农业(12754)
业经(11938)
经济研究(11344)
财经(10107)
科技(9450)
(8917)
问题(8322)
技术经济(7966)
图书(7603)
(7548)
(7515)
论坛(7515)
现代(6891)
职业(6749)
(6655)
共检索到216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研究新时代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破除一个传统的现代化观念,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国柱  
创新是一个国家能否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一定要在创新发展方面做到持之以恒,把握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发展的机会,抢占时机、锐意进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炳林  
在全面创新进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是让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创新为各方面创新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抓好教育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升华,是对国外先进发展理念的吸收和借鉴,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媛媛  
"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观点,它回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要求。整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质,既是一种理论视域,也是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性视野审视"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能够明确科技创新的历史坐标与时代内涵;着眼于科技发展需要的整体性考察"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能够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确立实践要求与前进方向。从整体性的理论视域与发展要求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进行系统性诠释,既反映科学技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体现科学技术创新的规律性,又能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现代化可以说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中国方案隐含着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有一位代表讲述了福建民营企业传承"晋江经验"、推动创新发展的情况,表示"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守实业。听了他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从"双创"到"三创",习近平总书记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耿曙   陈博  
面对部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科技创新处于何种水平”这一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学术界虽然对此讨论很多,但仍然缺乏明确、中肯的评估框架。有鉴于此,本文检视了传统测量创新能力与水平的三种主要方案——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系统,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局限,在对其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三维创新指标”。基于这一指标,考察了中国2006~2018年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进展。结果发现,中国虽尚未跻身全球创新国家的最前列,但在全球41个主要创新国家(地区)中进步最快。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人力投入不足和前沿创新成果产出不足是阻碍中国科技创新全面进步的短板,在建设新型举国体制的过程中,要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这两个领域的制度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静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税收实践,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治税思想,为税收现代化的行稳致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文章对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创新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将“党管税收”作为治税基本准则,为税收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引领;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税基本理念,为共同富裕税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将“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为治税基本依据,有效提升税收治理地位;将维护国际税权作为治税基本方针,有效提升税收话语权。基于此,新时代我国税收实践取得新进展,推动了党领导税收的制度建设,发展完善了税收治理理论,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调节更加高效,税收法治体系与国家治理更加匹配,维护我国税收合法权益更加有力。据此,就今后进一步完善丰富税收现代化理论体系,推进税收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为高质量推进新征程税收现代化行稳致远、税收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杰  
习近平基于21世纪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发展的新世情及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国情判断基础上,从体系结构、战略范畴目标、战略步骤三方位创新建构了新时代现代化理论体系。首先,建构了系统层-方位层-分位层纵向结构和各层横向协调的现代化战略体系,将现代化经济体系首次从现代化体系中独立出来单独部署。其次,创新性发展了现代化战略范畴及战略目标,凸显了现代化战略范畴之生态效应及制度支撑,现代化战略目标由"四质"拓展为"五质",范畴与目标内在统一,提高了目标要求。再次,调整了现代化战略步骤,变原有的小三步为1+2步,步骤时区及目标相应调整。习近平现代化新体系体现了高质量创新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礼记·大学》中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从动态角度强调要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揆诸当下的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夺冠、大飞机首飞等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中国符号",标注出厚积薄发的中国在创新发展征程上汇聚起了磅礴力量,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大国重器到大国精器,从跟随世界到引领世界,创新"第一动力"将永不停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  刘馨岳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肩负着向全国范围复制推广改革举措的重要使命。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三批56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改革举措和实地调研资料,本文揭示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创新生成方式、政策制定责任部门和不同领域政策创新重点等基本特征,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复制推广机制归纳为“规划-试点”“请示-授权”“自主-吸纳”三种典型模式。基于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复制推广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改革举措适用范围有限、管理权责不清以及合法性难题等体制机制障碍,据此提出优化完善改革举措复制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辉  董美红  王素贞  黄梦娇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知识协同、资源协同、战略协同和创新绩效角度分析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转化关系。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环境、强制性政策以及建筑设计标准化等方面提出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瑞  
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与文化价值性,在很大程度与范围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想观念。群众文化活动在各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对社会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改变与引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与完善需以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为保障。由杜染编著、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一书,对群众文化的多层次意义进行了深刻探讨,在揭示其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发展意义的同时为其管理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大志   王贺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魄力和政策温度,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理论创新意义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实践逻辑和发展目标共同构成其思想内涵。这一论述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人类文明发展构成了新的理论创新与突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将开启基于巨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式现代化全新征程,破解世界现代化困境,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