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1)
2023(7785)
2022(6412)
2021(5758)
2020(4624)
2019(10478)
2018(10175)
2017(17935)
2016(8924)
2015(9624)
2014(9380)
2013(9243)
2012(8827)
2011(8277)
2010(8594)
2009(8013)
2008(7417)
2007(6758)
2006(6237)
2005(5617)
作者
(25207)
(21441)
(21206)
(20255)
(13685)
(9971)
(9493)
(8082)
(8052)
(7466)
(7433)
(7020)
(6929)
(6773)
(6644)
(6304)
(6289)
(6036)
(5995)
(5687)
(5380)
(4971)
(4939)
(4916)
(4857)
(4800)
(4491)
(4370)
(4172)
(4102)
学科
(60936)
经济(60905)
管理(30356)
(27372)
(23889)
企业(23889)
地方(17873)
方法(15905)
技术(14575)
数学(13685)
数学方法(13630)
中国(13608)
地方经济(12814)
业经(11758)
技术管理(11455)
(9483)
(9241)
环境(7707)
(7472)
金融(7471)
产业(7466)
(7299)
(7239)
经济学(7053)
农业(6774)
(6655)
(6625)
银行(6625)
(6609)
(6491)
机构
大学(136559)
学院(135488)
(68965)
经济(67723)
管理(51704)
研究(50333)
理学(44181)
理学院(43616)
管理学(43137)
管理学院(42840)
中国(36356)
(28178)
(28092)
科学(26892)
(23775)
经济学(22615)
财经(22312)
中心(21627)
研究所(21282)
(20548)
(20201)
经济学院(19934)
(19279)
师范(19192)
(18294)
北京(18122)
财经大学(16375)
(16218)
师范大学(15868)
商学(14906)
基金
项目(87032)
科学(71465)
研究(66727)
基金(64263)
(54691)
国家(54258)
科学基金(47960)
社会(46748)
社会科(44560)
社会科学(44553)
(34411)
基金项目(34360)
教育(30132)
(28372)
自然(28067)
自然科(27491)
自然科学(27485)
自然科学基金(27016)
编号(24730)
(24454)
资助(23662)
创新(21806)
(20714)
成果(20184)
国家社会(19994)
重点(19655)
(19094)
课题(18457)
发展(17736)
(17490)
期刊
(85183)
经济(85183)
研究(49354)
中国(28528)
管理(23587)
(20003)
科学(16289)
教育(15960)
经济研究(14773)
学报(13601)
技术(13341)
(12987)
(12506)
金融(12506)
财经(11884)
大学(11550)
业经(11220)
(10550)
学学(10512)
问题(10398)
技术经济(9915)
农业(8927)
科技(8429)
世界(8040)
(7568)
(7530)
现代(7073)
国际(7063)
统计(6912)
商业(6780)
共检索到215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健  屠启宇  
随着美国创新经济的崛起,创新机构和企业快速向中心城市集聚并形成特定地理空间组织,学术界将此类以创新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功能区定义为创新城区。在参考文献研究和总结创新城区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城区的概念和内涵,创新城区要素构成和典型类型,美国创新城区成长动力与发展机制、空间组织共性规律等分别予以探讨。提出创新城区作为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将成为未来中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平台,当前研究和规划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按照创新经济内在规律进行规划和建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屠启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大都市作为创新要素集聚地和创新源,研究其对创新驱动的空间响应,有利于推动大都市创新空间的塑造与优化,提升大都市的整体创新能力。本文从创新型企业在纽约、伦敦等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出发,构建"新成本收益曲线"探讨创新型企业在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的经济理性,并基于Logit模型以美国大都市区间和大都市区内为例,对影响创新型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中心城区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收益"改变中心城区集聚的成本收益预期,让中心城区成为创新型企业新的可能区位选择,而原有创新型企业集聚水平、生活便利状况、风险资本和文化服务等因素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宁  
主要分析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模式与特点,并探讨创新空间转型对大都市区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创新区从传统"硅谷模式"向具备城市特质的"创新城区"模式发展的趋势,并阐述了创新城区模式的三类表现形式。进而从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改造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空间对于大都市区发展的功能性作用,并提出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塑造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华杰媛  孙斌栋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与规划,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新城或新区的规模集聚效应有限,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格局依旧。利用2010年我国大都市区的横截面数据,分别运用四种方法测度了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中心空间结构对提高大都市区的经济绩效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对于东部地区或人口规模大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尤为明显,但并不适用于中西部地区和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因此,建议大都市区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科学地制定城市空间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小燕  张所地  
作为当前城市建设中一种新型的经济空间载体,创新城区需要特定的地方特征来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与资本等创新要素,以适应持续经济活动的需求。研究从创新城区的不动产空间结构视角切入,对不动产空间结构中要素的"集聚"特征、物理关系的"临近"特征及逻辑关系的"网络"特征进行了归纳,指明创新城区发展一般遵循形成发育的阶段性规律、空间晶体结构组合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梯度爬升规律,创新城区的不动产空间结构可以从环境、要素、关系三个维度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强化不动产的具体特征、发展规律和规划愿景,会加快创新要素的沟通和互动,不动产空间结构的优化能疾速提高区域对于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构建良性创新生态系统、合理规划不动产的物理布局,强化不动产间的网络关系是不动产空间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拉昌  
中国大都市的郊区化是在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传统的经典郊区化因素和新经济因素都在起作用,新经济对郊区化的作用愈来愈显著。文章结合与美国郊区化的比较,对新经济下中国的大都市郊区化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经济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国大都市郊区化的推力增强,推动了郊区化加速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菲  
1970年代以后,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即分散、多中心模式大都市区的增加。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对大都市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二战以来美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其中利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探讨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揭示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本文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付凯  任云英  王卓琳  
大都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的重要地带,呈现出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的特征。以西安大都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经典理论建构大都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逻辑框架,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边缘新城(区)的空间演化特点,探讨边缘新城(区)作为大都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主体形态特征及空间格局,揭示了其在产业、文化、生态等要素相互作用下大都市边缘区空间运行的创新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了边缘新城(区)有效地应对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都市边缘区空间与各类要素配置的困境,实行了大都市边缘区空间有序组织与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祝影  涂琪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已有的产业基础支撑,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基于2005~2014年美国大都市区的产业数据,采用区位熵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美国创新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以美国城市的经验研究来给中国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借鉴与指导。结果表明:(1)创新城市的信息业、金融业、专业和商业服务业相比美国其他区域更具比较优势;(2)在创新能力一般的城市,制造业展现出比较优势,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其信息业表现得更有优势;(3)信息业在创新城市中发展比较平衡,制造业、专业和商业服务业以及政府则表现出较大差异;(4)创新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孙秀亭  王景强  
文章梳理了"创新城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国内创新城区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进而对山东省创新城区建设的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建议有四个方面:(1)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府;(2)完善投融资体制,强化金融扶持;(3)制定创新城区建设指标体系,强化评估考核;(4)创新引才引智模式,吸引、留住、激发人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君德  
都市区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经济转型时期 ,即“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 ,中国大陆现行的都市区空间组织与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都市区的发展。本文在对中国大陆都市区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进出了未来都市区空间组织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讨论了珠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划体制改革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邦彦  尹来盛  
大都市区已成为全球竞争的主要单元,治理是影响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针对美国大都市区"政府碎化"现象,相继产生了单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三个区域治理流派。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府碎化的测度,政府碎化与政府成本、经济增长、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黄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有效管理以促进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整合 ,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分割有效治理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