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8)
2023(16515)
2022(14058)
2021(13177)
2020(10785)
2019(24896)
2018(24900)
2017(45954)
2016(25715)
2015(28868)
2014(28963)
2013(28190)
2012(26416)
2011(23993)
2010(24321)
2009(21889)
2008(21163)
2007(18936)
2006(16906)
2005(15205)
作者
(74822)
(61793)
(61478)
(58215)
(39490)
(29853)
(27940)
(24167)
(23820)
(22250)
(21136)
(20992)
(19902)
(19766)
(19246)
(19163)
(18543)
(18453)
(17782)
(17752)
(15582)
(15547)
(14987)
(14286)
(13994)
(13932)
(13844)
(13623)
(12623)
(12475)
学科
(98615)
经济(98519)
管理(70986)
(68681)
(56733)
企业(56733)
方法(39199)
中国(34007)
数学(32935)
数学方法(32528)
(27340)
地方(25712)
(24308)
教育(24116)
业经(23815)
技术(23121)
(22185)
理论(19809)
(18824)
农业(18674)
(16802)
贸易(16785)
(16403)
银行(16342)
(16192)
(16135)
(15910)
金融(15909)
(15907)
环境(15826)
机构
大学(360026)
学院(355622)
管理(134709)
(134208)
经济(130830)
研究(128668)
理学(115415)
理学院(113972)
管理学(111904)
管理学院(111238)
中国(91219)
科学(81055)
(80282)
(66030)
(60758)
(60208)
研究所(60121)
中心(56778)
(56238)
师范(55703)
(55591)
业大(53468)
北京(51982)
财经(47495)
(46983)
农业(46949)
师范大学(45237)
(44879)
(43137)
教育(43103)
基金
项目(239539)
科学(188452)
研究(179311)
基金(168744)
(147818)
国家(146409)
科学基金(124186)
社会(109309)
社会科(103264)
社会科学(103239)
(96640)
基金项目(89069)
教育(87172)
(82693)
自然(80355)
自然科(78457)
自然科学(78436)
自然科学基金(77043)
编号(74464)
资助(68654)
成果(62705)
(55494)
重点(55113)
课题(54976)
(53110)
(52842)
创新(48853)
项目编号(45595)
教育部(45149)
科研(44959)
期刊
(155927)
经济(155927)
研究(115056)
中国(85054)
教育(69352)
学报(57981)
(55023)
科学(53507)
管理(52376)
大学(44108)
(43970)
学学(39959)
农业(38593)
技术(34826)
(30841)
金融(30841)
业经(26078)
经济研究(23851)
财经(22703)
图书(20813)
(20787)
科技(19545)
(19433)
问题(19231)
技术经济(17384)
(17151)
论坛(17151)
职业(16894)
理论(16289)
(15851)
共检索到549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殷辉安  李余生  刘蜀骏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基本组成单元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知识创新和培养具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新教育能否彻底实施 ,取决于对创新教育的方向和基本目标的把握 ,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也取决于对创新教育途径的正确选择。本文就上述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粗浅见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殷辉安  李余生  刘蜀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莲英  罗小玲  
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我国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及对创新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并就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提高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并实施研究生激励与淘汰机制等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思锋  张文学  
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即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和为贵,兼容并包,重权威和传统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积极影响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注重学生的知识基础,而消极影响则是束缚人的创新思想,扼杀学生的创新才能,削弱学生的竞争意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向萍  
分析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原则,并从思想观念转变、调整课程体系与内容、提倡研究式教学、改革招生制度和论文评审制度等方面,对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建民  
本文基于研究生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品质的系统工程的理念,解析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帆  李立国  
本文用研究生现有每年授予学位人数(培养规模)和劳动力人口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累计规模)代表城市研究生规模,以专利授权数来衡量城市创新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在头部城市的聚集现象逐渐明显。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和累计规模每提高1%,城市创新水平会分别提高0.15%和0.31%,较高创新水平的城市最受益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当城市的创新水平在7500项专利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才会表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当城市的创新水平在4.1万项专利以上时,研究生教育累计规模对创新水平的推动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保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更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有效促进头部城市的创新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志刚  李喜先  郭湘洪  王洪九  
学科问题的研究与研究生教育密不可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历史虽不长,但近十多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其内涵和外延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工作不断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其中,学科发展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其核心课题之一。本文作者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根据学科形成的历史沿革、学科的层次结构和学科发展的动态模式,以及国内外学科分类思想的异同,就学科发展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几个问题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再明  
认为创新时代的到来,使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成为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指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和保证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王传毅  李锋亮  赵琳  程哲  
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在参考教育发展指数构建经验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自然生长、结构分化、要素竞合和开放系统特性,构建了包含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维度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基于2010年以来的发展指数测算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协调、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但还须进一步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最后,提出"三层四维"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体系框架,建议应用体系化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从四个维度有效监测和诊断不同层面、不同学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为国家、省市规划研究生教育和高校对标定位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应春  丁毅强  
作者对地方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有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战略性对策:一是以加入WTO为契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面向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以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为主,把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做大做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镇柔  
本文作者综合了最近报刊登载有关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文章观点,简单介绍了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着重联系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提出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当前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看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学刚  
西南科技大学通过共享国防科技资源,实现了学科专业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建立了一支学校教师、国防科技专家充分融合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实现了国防科研院所、实验室、车间(工厂)和国防科技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搭建出释放国防科技潜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桥梁;提高了学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培养出众多社会需要的高级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根顺  包水梅  
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现存的问题,总结出阻碍研究生教育有效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教育系统内竞争无序,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并由此提出研究生教育应合理分工、有效合作的具体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