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4)
2023(11630)
2022(10175)
2021(9489)
2020(8279)
2019(19168)
2018(19172)
2017(37140)
2016(20324)
2015(22822)
2014(22452)
2013(22055)
2012(20362)
2011(18387)
2010(18765)
2009(17431)
2008(17399)
2007(15982)
2006(13483)
2005(11965)
作者
(58403)
(48862)
(48765)
(46583)
(31162)
(23654)
(22240)
(19059)
(18231)
(17530)
(16527)
(16479)
(15608)
(15554)
(15252)
(15107)
(14925)
(14549)
(14275)
(13933)
(12149)
(12005)
(11963)
(11102)
(11044)
(10990)
(10915)
(10893)
(9949)
(9809)
学科
(83286)
经济(83205)
管理(62191)
(62101)
(52996)
企业(52996)
方法(43650)
数学(38631)
数学方法(37982)
(21376)
(21296)
中国(20436)
技术(19297)
(17864)
业经(17635)
(15603)
地方(14781)
理论(14724)
(14631)
贸易(14622)
(14196)
农业(13950)
(13878)
财务(13832)
财务管理(13801)
(13535)
银行(13495)
企业财务(13113)
技术管理(12977)
(12821)
机构
大学(288605)
学院(288372)
(117369)
管理(115127)
经济(114905)
理学(100161)
理学院(99086)
管理学(97139)
管理学院(96596)
研究(92681)
中国(70035)
(59923)
科学(58646)
(53216)
(49488)
(47064)
业大(44607)
中心(43441)
(43246)
研究所(42990)
财经(42769)
农业(39161)
(38830)
北京(37365)
(36128)
经济学(35869)
师范(35727)
(34636)
(33176)
经济学院(32452)
基金
项目(195049)
科学(154716)
基金(142256)
研究(138969)
(124615)
国家(123629)
科学基金(106875)
社会(88205)
社会科(83756)
社会科学(83732)
(78188)
基金项目(75298)
自然(71087)
自然科(69569)
自然科学(69551)
自然科学基金(68349)
教育(65859)
(65443)
资助(59017)
编号(55391)
(45292)
成果(44349)
重点(44210)
(43194)
创新(41607)
(40918)
课题(38670)
科研(37877)
教育部(37019)
大学(36499)
期刊
(122133)
经济(122133)
研究(79108)
中国(56211)
学报(45965)
(43645)
管理(43139)
科学(43078)
(42322)
大学(34562)
学学(32639)
教育(31732)
农业(29309)
技术(27431)
(24879)
金融(24879)
财经(21054)
业经(20466)
经济研究(20275)
(18072)
(17068)
统计(16634)
技术经济(16492)
(16098)
问题(15877)
科技(15406)
(13953)
商业(13737)
决策(13685)
理论(12849)
共检索到414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朝云  
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的关系,是技术创新研究者关心的热点之一。文章依据创新周期理论,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之间的动态适应性,得出大中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具有各自创新优势,适应技术创新效率的组织规模是动态变化的,据此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化分工与合作的观点,以及从创新产生、创新使用与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实现高效率创新的实施机制,以期促进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佟桂先  鲁燕  
高效率创新机制以及学术界对产业界的成功技术转移,对于一国获取国际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为形成并优化经济成长所必需的动态科技创新循环,日本政府试图整合蓄积的社会知识资源,为促进日本产学联合进程提供系统性支撑。在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下,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不得不主动适应因教育科研体制结构性改革而变迁的外部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创新驱动的过程。本文在辨析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创新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制度安排,详细分析了具有"适应性效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制度安排的特征,包括金融制度结构的灵活度、制度结构的耦合度以及制度变革的适应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适应性效率建立在有效的制度结构上,这种制度结构面对不确定性时能灵活地尝试各种选择,能有效地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性效率取决于体制、权力的分配、风险的分担等。从制度层面看,创新不足实质上是适应性效率低。制度及制度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产生创新,二是制度是否保护创新,三是制度能否适应创新。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粗略地观察制度及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创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高制度的适应性效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旭梅  
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不仅促成日本技术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也帮助日本产业实现从技术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换,推动日本成功实施技术赶超。分析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动态演化过程、演进动因与创新参数的演变走势,可以为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借鉴。日本的经验表明:只有当一国的技术实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制度才能产生创新激励效应,而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业化,最大化创新收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鸿江  刘洪  程明  
近年来,组织环境和组织行为日趋复杂,组织适应性已成为组织理论研究领域备受重视的课题。其研究跨越了社会学、生物学、管理学及复杂科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众多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之间既存在相同的含义也有各自独特的所指。本文对不同视角下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组织变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祥泽  徐坚  孙刚  
在组织适应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面临的组织管理不活、专兼融合不密和教学改革不深等困境,其实质是团队组织治理结构简单性与环境复杂性之间、组织知识同质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组织惯性与组织变革之间的不平衡。基于组织适应性理论,提出提高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适应性的策略,即优化团队治理结构,增加组织复杂性;专兼教师互补共进,促进组织知识整合;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组织教学变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陈娜  刘东南  
采用30家我国上市软件公司2009~2010年的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我国上市软件公司是否存在着规模效应,其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影响公司经营效率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对我国上市软件公司经营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3个要素中,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企业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公司经营效率显著负相关;员工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就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清瑞  李安勇  
从产品结构动态演变的新视角出发,研究技术与组织的适应关系,发现产品结构从整合化到模块化又再回归整合化的动态演变,使静态的技术与组织适应关系容易陷入组织陷阱。因此,组织必须具有可以适应产品结构动态演变的柔性。把握竞争力的关键是构筑动态组织能力,防止自然发生的组织惯性,能动地适应产品结构的动态演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鲁成  汪泓  刘尊礼  陈洁  
适应性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多变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市场导向作为企业自身定位与决策的核心,对发展适应性营销能力有直接作用。除此之外,组织学习、市场创新起重要作用。以实体零售业向互联网转型变革为背景,实证研究揭示了市场导向对适应性营销能力产生作用的机理:除了组织学习单独的中介作用之外;还存在市场导向推动组织学习,进而促进市场创新,最终提高企业适应性营销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市场创新单独存在的负面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实体零售业乃至传统企业提高适应性营销能力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严重的泡沫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政府对金融市场泡沫的不同干预方式又会将金融市场锁定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发现,政府的角色十分关键,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良好执法来建立竞争性市场秩序,并降低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市场创新的阻挠;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所导致的对投资者权力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泡沫效应转化为推动金融市场创新的原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千慧雄  安同良  
本文从创新结构的视角出发,构建适应性金融结构模型,同时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中国金融结构与创新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发现: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与创新风险、股权融资效率负相关,与创新潜在价值、债权融资效率正相关;当参数发生变化时,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有一个从纯债权融资到债权融资主导、股权融资主导、纯股权融资的连续演化过程;当前中国创新结构已转型为高风险的R&D和产品创新为主,以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已不能适应创新结构的升级。因此,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风险包容性与承担能力更强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宏光  陆凯旋  
"村改居"是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其顺利实施有助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村改居"过程中面临着城乡管理体制的转换、集体资产改制、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调整等诸多问题,新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成为影响"村改居"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该文结合对山东滕州J村的调研,从制度供给、制度摩擦,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矛盾的角度,对"村改居"的适应性效率展开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孟晓斌  王重鸣  杨建锋  
本文在回顾国外组织变革与动态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变革本质,进而通过梳理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演进,提出并分析了动态能力的多层次适应观点。从当前研究看,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分别从企业家、企业高管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给出了应对组织变革的能力架构和适应机制。在当前各种变革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理论观点为我国企业抓住范式转变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37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行业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不具有DEA效率;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政府资助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创新效率,而外资利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反而降低了行业的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