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0)
- 2023(11568)
- 2022(9741)
- 2021(8769)
- 2020(7002)
- 2019(15656)
- 2018(15179)
- 2017(29271)
- 2016(15634)
- 2015(16751)
- 2014(16341)
- 2013(15955)
- 2012(14893)
- 2011(13544)
- 2010(13821)
- 2009(12376)
- 2008(11967)
- 2007(10936)
- 2006(10022)
- 2005(8857)
- 学科
- 济(60864)
- 经济(60798)
- 管理(56228)
- 业(48910)
- 企(41627)
- 企业(41627)
- 方法(22134)
- 中国(20553)
- 环境(19556)
- 数学(18770)
- 数学方法(18539)
- 农(17496)
- 技术(16800)
- 财(16643)
- 地方(14413)
- 业经(14270)
- 学(13873)
- 划(13467)
- 制(13079)
- 技术管理(12345)
- 策(11703)
- 农业(11076)
- 贸(10777)
- 贸易(10770)
- 易(10459)
- 和(9947)
- 银(9927)
- 银行(9904)
- 行(9583)
- 务(9574)
- 机构
- 学院(219370)
- 大学(217419)
- 济(92978)
- 经济(90900)
- 管理(86810)
- 研究(77272)
- 理学(74702)
- 理学院(73918)
- 管理学(72848)
- 管理学院(72449)
- 中国(57601)
- 科学(46546)
- 京(45535)
- 财(43287)
- 所(37631)
- 中心(35285)
- 农(35097)
- 江(34313)
- 研究所(34121)
- 财经(33615)
- 业大(31174)
- 经(30605)
- 院(29307)
- 经济学(28462)
- 北京(28238)
- 范(27993)
- 师范(27660)
- 农业(27403)
- 州(26749)
- 经济学院(25596)
- 基金
- 项目(151286)
- 科学(122049)
- 基金(111407)
- 研究(110410)
- 家(98064)
- 国家(97276)
- 科学基金(84617)
- 社会(73064)
- 社会科(69427)
- 社会科学(69408)
- 省(60170)
- 基金项目(58816)
- 自然(54682)
- 自然科(53439)
- 自然科学(53424)
- 自然科学基金(52484)
- 划(50883)
- 教育(49629)
- 资助(43639)
- 编号(42159)
- 创(36856)
- 重点(34538)
- 发(34057)
- 创新(33602)
- 成果(33464)
- 部(33340)
- 课题(30747)
- 国家社会(30720)
- 制(29033)
- 教育部(28590)
共检索到330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雷红锋
基于中国2005~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创新理论和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构建渐进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城市建设减排效应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明显降低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还抑制了周边地区的碳排放;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创新,产生技术效应、配置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减少城市的碳排放。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生态效应,升级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碳排放 熊彼特创新理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城 苏婧
我国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技术创新引领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继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构建理论模型来阐述创新政策影响能源效率机理的基础上,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准实验,并利用多时点DID方法考察了创新政策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显著提高了城市能源效率,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异质性处理效应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政策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创新环境优良、产业专业化程度高、能源消耗量大以及环境规制严格的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创新政策通过推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集聚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对能源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中国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实现“双碳”目标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敏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理论上,政府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损失,但实践中却充满争议。由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具有不同特征。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是通过衍生的"副产品"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则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充分实施产业政策,存在明确的商业目的。此外,美国政府较为注重创新制度建设,创新主体分工明确,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国政府则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且各部门分工较为模糊。当前,美国处于后领先阶段,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而中国处于后追赶阶段,创新政策处于由"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型的阶段,有许多关键技术被美方"卡脖子"。对比之下,中国仍需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从追赶阶段到领先阶段的跨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佘硕 王巧 张璐
以创新政策为自变量,以城市综合创新指数为因变量,采用城市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了在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地方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的综合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等级在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驱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相对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普通城市的创新政策驱动效果更明显;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虽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并未改善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创新政策 创新能力 驱动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佳龄 张书军
来自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掣肘,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对此积极回应。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提出了创新政策演化的三个基本框架,认为创新政策应当通过系统转型来应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三个政策框架及其演化过程,以中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决策部署为例,探讨了中国创新政策转型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议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史卫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落地难"问题,本文认为症结在于当前科技政策忽略了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微观主体。应尽快推动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改革,注重科技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对科研机构专门立法,明确科研院所的独立法人地位;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治理;尽快完善科研院所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落地难 科研院所 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艳阳 谢晓锋
以是否获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单位为基本条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积极推动辖区内的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其主要通过增强企业集聚度、提高金融中介机构服务强度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资等途径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激励与保障作用。非试点城市应该借鉴这些先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推出系列政策以促进企业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企业创新 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堂林 刘莹 李国梁
文章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与引入虚拟变量等方式,对城市群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滞后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施创新政策的背景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相比政策实施之前更为显著;创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且不同区域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性导致了创新政策效应滞后周期存在显著的区际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向东,胡萍
本文通过对中、美、韩、法四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政策特点和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对各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政策特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综合了有关文献,对这四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政策效应进行比较。
关键词:
技术创新政策 特点 效应 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晓波
互补财务资产不足、互补人力资产缺乏、互补技术供给不足、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弱等互补资产的缺失是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因素。基于此,建议政府制定和实施以下相关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利用互补资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制定激励企业配置互补资产的税收政策;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实施倾斜性的土地供应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曼 朱桂龙 胡军燕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创新政策工具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介入强度视角分析了创新政策工具的主要分类和选择方法、效应评价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研究的理论比较丰富,但政策工具的选择、设计理论框架有待梳理和整合;创新政策工具研究的主题较为分散,政策工具与政策主体、政策环境的适配性研究应成为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工具 介入强度 效应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演进,演绎着中国重构科技体制、建立研发投入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建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性改革过程。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应现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群泌 李欢玉
文章对比梳理了衡阳、长沙、沈阳和德阳四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了衡阳与长沙、沈阳、德阳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的差距,从加强政策对标、完善市区两级科技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工信部门引导作用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等4个方面对进一步完善衡阳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政策比较 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世杰
近十年以来,中国创新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也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创新政策的发展,同时存在着创新政策盲点。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创新政策体系还要在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