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9)
- 2023(16104)
- 2022(13778)
- 2021(12869)
- 2020(10971)
- 2019(25277)
- 2018(24952)
- 2017(47765)
- 2016(25922)
- 2015(28922)
- 2014(28935)
- 2013(28451)
- 2012(26379)
- 2011(23759)
- 2010(23623)
- 2009(21992)
- 2008(21649)
- 2007(19589)
- 2006(16988)
- 2005(14926)
- 学科
- 济(104463)
- 经济(104360)
- 管理(78465)
- 业(75442)
- 企(63223)
- 企业(63223)
- 方法(48347)
- 数学(42628)
- 数学方法(42033)
- 农(28479)
- 财(28197)
- 中国(27497)
- 地方(23180)
- 业经(22411)
- 学(21415)
- 技术(21052)
- 制(20555)
- 贸(19247)
- 贸易(19235)
- 农业(18867)
- 易(18681)
- 银(17528)
- 银行(17482)
- 务(17370)
- 财务(17314)
- 财务管理(17268)
- 行(16623)
- 理论(16605)
- 企业财务(16373)
- 和(16141)
- 机构
- 学院(364860)
- 大学(363623)
- 济(148450)
- 经济(145265)
- 管理(143224)
- 理学(123435)
- 研究(122901)
- 理学院(122089)
- 管理学(119880)
- 管理学院(119205)
- 中国(94081)
- 科学(77068)
- 京(76427)
- 财(68471)
- 农(63312)
- 所(62258)
- 中心(58285)
- 研究所(56693)
- 江(56631)
- 业大(55858)
- 财经(53758)
- 农业(50054)
- 经(48749)
- 北京(47579)
- 范(46974)
- 师范(46410)
- 院(45049)
- 经济学(44456)
- 州(44355)
- 经济学院(40144)
- 基金
- 项目(248244)
- 科学(195878)
- 基金(179268)
- 研究(178849)
- 家(157556)
- 国家(156262)
- 科学基金(134045)
- 社会(112250)
- 社会科(106463)
- 社会科学(106428)
- 省(99271)
- 基金项目(94632)
- 自然(88593)
- 自然科(86564)
- 自然科学(86532)
- 自然科学基金(85007)
- 划(83920)
- 教育(83417)
- 资助(73682)
- 编号(72217)
- 成果(58307)
- 重点(56507)
- 创(55093)
- 部(54775)
- 发(54127)
- 创新(50935)
- 课题(50840)
- 科研(48287)
- 教育部(46464)
- 计划(46359)
- 期刊
- 济(159835)
- 经济(159835)
- 研究(102831)
- 中国(73102)
- 学报(57954)
- 农(55857)
- 财(53992)
- 科学(53712)
- 管理(53375)
- 大学(43933)
- 学学(41392)
- 教育(40420)
- 农业(37925)
- 技术(34602)
- 融(34553)
- 金融(34553)
- 业经(26343)
- 财经(26070)
- 经济研究(25624)
- 经(22423)
- 业(21112)
- 问题(20553)
- 技术经济(19366)
- 统计(18628)
- 科技(18490)
- 策(17971)
- 版(17468)
- 贸(16969)
- 图书(16627)
- 理论(16626)
共检索到53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丕斌 刘宇民
创新政策评价对深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近44万家企业的创新调查数据,从11个行业和31个区域对9项创新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行业层面,创新政策对信息产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较大,对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较不明显。区域层面,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的是辽宁、江苏、天津和安徽,影响较小的是海南、山西和新疆。不管从行业还是区域层面,创新政策全部具有正向影响,且正向影响最明显的政策均为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创新调查 政策工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陈欣欣 侯孟阳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催化和激励效应,客观地开展技术创新政策效果测评,对科学规划和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全国30个省区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对各省区2006年和2010年不同时点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开展了分析、评价和测评,针对不同省区及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就政策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王海花
本文以2000—2018年8月期间的354项国家层面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时间、政策主体、区域空间层次、政策内容、政策目的五个维度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政策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创新发展政策以单省级区域空间层次为主,其他跨区域层次较少;以培育增长极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最多,综合发展、规划、科技、产业发展类次之,暂未建立统一的国家层面的区域管理组织机构;以促进区域增长性发展为目的的政策为主,以区域间平衡协调性发展为目的的政策则较少,两者存在相对失衡;维度协同分析存在较多政策空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系统失灵 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政策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目的/意义]如何快速的掌握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主题变迁以及演变规律,是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政策文本是政策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深度的内容挖掘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主题模型的新视角,在采集国家、北京市、中关村园区的20072015年出台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利用R语言对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挖掘,并对词汇高频词、热门主题和主题变迁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国家层级技术创新政策主要集中在基金管理、技术创新和改革发展机制上,北京市层级政策集中在创新产业发展、融资和资金管理上,中关村园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牛嘉嘉 李洄旭
基于2006—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利用熵值法测度各区域创新政策绩效基础上,运用耦合模型和变异系数具体分析各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耦合协调实施效果,以及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总体差异变化。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政策绩效不断提高,其中以江苏为代表的部分东部省份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最佳;(2)四大区域及各省份间的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政策运行效果远超其他区域,个别省份在积极赶超且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3)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导,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稳居第一,省份间的创新政策耦合协调运行效果远不及四大区域间的效果;(4)创新政策应注重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避免因过度倾斜而导致政策耦合运行不理想。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政策 绩效评估 耦合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在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四维度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市9项技术创新政策,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模型法对所选政策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熵权TOPSIS法适用于多指标的政策评价,能够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政策四维度评价指标中,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权重差距较小,政策力度评价指标对政策评价影响最大;T7和T6政策排序相对靠前,T9和T4排名相对靠后。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海波 肖鸿波 乌静 李莉莉
科学评价分析新疆区域创新政策,有助于发挥其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全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0—2020年的新疆区域创新政策归纳梳理,建立PMC指数模型,遴选出12项典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各项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17,共有7项政策评估结果为优秀等级、5项政策为良好等级,没有完美与较差等级的政策文本,整体状况良好。各项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评价、作用层面和政策视角等方面表现较好,内容详细、具体。各项政策存在4项共性问题:政策时效较为局限、政策缺乏第三部门等主体参与、政策领域侧重点缺乏均衡性及政策激励措施的使用较为单调。基于所得结论,提出各项政策的优化完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文章在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分为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三维结构框架图,进而依次展示2007—2015年间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园区内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布局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异同。之后基于政策文本,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PMC指数模型,分别选取国家层级、北京市层级和中关村层级各一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三项政策得分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国家层级政策得分最高,北京市层级次之,中关村园区得分最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文章在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分为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三维结构框架图,进而依次展示2007—2015年间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园区内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布局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异同。之后基于政策文本,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PMC指数模型,分别选取国家层级、北京市层级和中关村层级各一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三项政策得分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国家层级政策得分最高,北京市层级次之,中关村园区得分最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韵 钟书华
为促进有效解决区域创新问题,促进区域创新,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这一区域创新政策分析中最重要的活动,将之分为情势感知与分析、认知与界定、阐述与精炼以及分类与结构确定等4个阶段。其中,政策问题评议的首要任务是问题情势的感知和分析,包括对政策问题的情势准确感知、高效率搜寻和科学分析;树立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是成功识别、建议和评价政策问题的前提;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明确定位政策的战略性和操作性,根据政策问题形成时的组织化程度分为重要问题、次要问题和低级问题,越高层级的问题越需要战略性的政策来解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韵 钟书华
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本文认为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
关键词:
区域 创新 政策定制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颜斌斌
[目的/意义]结合科技创新政策情报和我国3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效率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提升路径。[方法/过程]运用改进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将科技创新政策发布后各地区创新行为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创新投入到中间创新产出阶段,第二阶段是中间产出到成果转化阶段,得到两阶段效率得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二阶段是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也是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提升的瓶颈,以此为研究重点,基于虚拟前沿面来挖掘提升创新效率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具体方法并最终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顺成
借助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从纺织服装专利授权量、纺织业技术创新经济绩效、获得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数量、纺织服装企业品牌总价值、拥有纺织服装高等科研院所数量等14个指标出发,构建了各省区(市)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做了具体测评,发现中国各省纺织服装业创新能力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沿海省份创新能力最强,越向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越弱。提出了改变这一趋势、提升西部省区(市)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