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5)
2023(10978)
2022(9209)
2021(8535)
2020(6908)
2019(15589)
2018(15001)
2017(28307)
2016(15336)
2015(16209)
2014(15832)
2013(15336)
2012(14248)
2011(12838)
2010(13059)
2009(12056)
2008(11954)
2007(10701)
2006(9513)
2005(8220)
作者
(44868)
(37599)
(37312)
(35142)
(24037)
(17887)
(16614)
(14441)
(14188)
(13380)
(12934)
(12382)
(12275)
(11764)
(11738)
(11466)
(11420)
(11210)
(10926)
(10839)
(9503)
(9155)
(9055)
(8710)
(8608)
(8374)
(8282)
(8263)
(7621)
(7480)
学科
(54974)
经济(54906)
(50082)
管理(50005)
(41733)
企业(41733)
方法(22409)
数学(19137)
数学方法(18869)
(17755)
技术(17028)
中国(16379)
(16229)
业经(14384)
(12637)
贸易(12630)
技术管理(12467)
(12444)
(12315)
农业(11921)
(11693)
(11527)
地方(10574)
(10408)
银行(10365)
(9919)
(9546)
财务(9529)
财务管理(9514)
(9450)
机构
学院(217098)
大学(215779)
(89196)
经济(87460)
管理(85475)
理学(74680)
研究(74372)
理学院(73859)
管理学(72618)
管理学院(72224)
中国(55113)
科学(47033)
(43938)
(41606)
(41183)
(37568)
业大(35152)
研究所(34555)
中心(33695)
(33309)
农业(33032)
财经(32475)
(29592)
(27706)
师范(27316)
北京(26994)
(26882)
经济学(26832)
(25890)
经济学院(24277)
基金
项目(150577)
科学(119874)
基金(110226)
研究(106697)
(98356)
国家(97504)
科学基金(83373)
社会(69308)
社会科(65831)
社会科学(65815)
(60067)
基金项目(58457)
自然(55300)
自然科(54113)
自然科学(54092)
自然科学基金(53196)
(51194)
教育(48930)
资助(43319)
编号(41061)
(37384)
重点(34190)
创新(33999)
成果(32899)
(32831)
(32781)
课题(29379)
(29356)
计划(28834)
国家社会(28797)
期刊
(95860)
经济(95860)
研究(62010)
中国(42603)
学报(37264)
(37140)
科学(34667)
管理(32769)
(29885)
大学(27702)
学学(26395)
农业(25012)
教育(23539)
(20934)
金融(20934)
技术(17271)
业经(16870)
经济研究(16127)
财经(15610)
(13550)
(13456)
科技(13329)
问题(12291)
技术经济(11123)
(10977)
(10563)
商业(10354)
业大(9810)
现代(9722)
(9485)
共检索到316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琳  
创新政策干预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然而很多学者往往将干预的合理性作为政策建议的前提,而并没有深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政策干预实施的影响。本文从创新政策演进的角度对创新政策的干预合理性、干预方向、干预重点以及合理性的缺陷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每种创新政策干预合理性只能对特定的干预目的或内容进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瑞  吴静  张冬平  沙德春  王文亮  
以1978—2015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单独或联合颁布的1521条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对政策文本量化处理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政策文本的主题关键词及其演进的知识图谱,并对不同阶段的焦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创新发展、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公共创新服务5个方面,具体表现为29个关键词;政策演进经历了起步探索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重点突破期4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政策重心;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卓淳  
特定技术创新系统(TSIS)思路认为主流的"市场失灵"和传统创新系统结构上的"系统失灵"都不足以作为创新政策干预的依据,本文提出以系统功能作为政策分析的基础。一个TSIS的成功发展必定是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的过程,将功能和结构整合纳入TSIS分析框架中,可以准确识别技术系统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机制,为激励政策提供更具体的依据和目标。本文结合中国风电技术发展的实际,说明功能—结构分析框架对可持续技术创新政策干预的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凡  李娜  林汉川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根旺  汪涛  
将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即1978—1994年、1995—2005年和2006年以后。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各阶段的创新政策,研究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结果显示:中国创新政策的范式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人才和环境营造一直是中国创新政策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加强使得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演进,演绎着中国重构科技体制、建立研发投入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建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性改革过程。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应现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玥  钱科研  王卓  厉艳飞  
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深刻影响产业发展布局及其综合优势提升,如何准确把握其演进规律,已成为政府制定与实施新兴产业创新政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识别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演进阶段,基于“产业领域-产业创新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经历了从注重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转向注重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最终转向强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演变过程。在产业领域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各阶段支持力度最大且体系相对更成熟;在产业创新链维度,政策演进各阶段都更倾向支持产业化环节。政策工具主要聚焦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明显不足。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高峰  赵绘存  贾蓓妮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对于新时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策脉络,提升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NKI检索到的2145篇文献题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定义"架构完善度"和"节点累积强度"概念,在CITESPACE共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热点演进图。[结果/结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主要推动因素是重大科技政策的出台以及重要外部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出现较多明显的研究领域;当前的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关注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莹  
日本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向"知识的创新"的创新政策调整体现了各层面政策协同演进的特征。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就是在创新系统结构中,运用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创新政策分别调整资源要素、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比例和配置关系,使三个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通过调节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创新政策的整体功能。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是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实现条件,强调用协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协同、运行管理协同和子系统功能协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史卫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落地难"问题,本文认为症结在于当前科技政策忽略了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微观主体。应尽快推动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改革,注重科技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对科研机构专门立法,明确科研院所的独立法人地位;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治理;尽快完善科研院所保障体系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欣欣  刘辉锋  
科技创新在每一轮经济波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技术创新在何种阶段、多大程度,以及如何作用于经济演进过程,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首先对不同学者的解释加以简要述评,以期有助于研究和解释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技术创新在经济演进中的作用。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希望对相关科技政策制定有所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占忱  
集群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强调多样性主体间基于产业知识的交互学习,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和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OECD国家是较早注重运用集群创新战略的国家,本文介绍OECD国家集群政策实践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的政策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德明  
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为了应对日趋恶化的经济环境,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推动了创新体系的形成,使台湾的创新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台湾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带动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创新政策取向出现严重偏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