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5)
2023(7745)
2022(6553)
2021(6076)
2020(4932)
2019(11011)
2018(10797)
2017(20589)
2016(10693)
2015(11506)
2014(11488)
2013(11328)
2012(10550)
2011(9527)
2010(9820)
2009(8915)
2008(8681)
2007(8112)
2006(7334)
2005(6438)
作者
(29286)
(24524)
(24130)
(23145)
(15766)
(11360)
(10854)
(9319)
(9162)
(8987)
(8208)
(8004)
(7888)
(7790)
(7599)
(7563)
(7397)
(7084)
(7062)
(7007)
(6121)
(5987)
(5882)
(5681)
(5546)
(5496)
(5442)
(5336)
(4933)
(4822)
学科
(45214)
经济(45186)
(41637)
管理(39437)
(35415)
企业(35415)
技术(20698)
方法(15601)
(14233)
技术管理(13532)
中国(12930)
数学(12911)
数学方法(12753)
业经(12735)
产业(11010)
地方(11007)
(10380)
(9990)
农业(9540)
(8954)
(8512)
贸易(8505)
(8287)
理论(7508)
(7432)
银行(7425)
(7197)
(7049)
(6666)
金融(6666)
机构
学院(153453)
大学(147863)
(69492)
经济(68152)
管理(64877)
理学(55596)
理学院(55127)
管理学(54518)
管理学院(54198)
研究(49890)
中国(37950)
(30434)
(30134)
科学(27482)
(25044)
(23627)
中心(23443)
财经(23318)
研究所(21068)
(21057)
经济学(20389)
(20368)
(19514)
业大(19270)
北京(18981)
(18870)
师范(18731)
经济学院(18328)
(18256)
技术(18250)
基金
项目(100165)
科学(81526)
研究(79276)
基金(71503)
(60461)
国家(59937)
科学基金(53214)
社会(51424)
社会科(49092)
社会科学(49086)
(41891)
基金项目(37526)
教育(36032)
(33685)
自然(32127)
编号(32058)
自然科(31429)
自然科学(31425)
自然科学基金(30935)
资助(27872)
(27858)
成果(25525)
创新(24940)
(23969)
课题(23217)
重点(22375)
(22041)
国家社会(20946)
(20366)
发展(20254)
期刊
(80108)
经济(80108)
研究(47887)
中国(33965)
管理(28152)
(22076)
教育(20354)
(19154)
技术(18418)
科学(18293)
(15842)
金融(15842)
学报(15210)
业经(14589)
农业(13455)
经济研究(12848)
大学(12771)
学学(11916)
财经(11310)
科技(11265)
技术经济(10951)
(10022)
问题(9875)
(9174)
论坛(9174)
(8283)
现代(7990)
(7981)
商业(7718)
(7507)
共检索到236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万亮  杨皎平  敖丽红  
采用SE-DEA模型测度了1995年—2010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并引入创新政策作为投入变量,采用AHP和SE-DEA模型测度了创新政策对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整体效率较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存在部分年份效率值的起伏,且只有少数年份达到相对有效;另一方面,创新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效益上,对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胜军  俞立平  钟昌标  陈钰芬  
在经济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分析创新政策、政府研发补贴对产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作用机制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首先建立模型对创新政策进行测度,从测度出的创新政策、政府研发补贴(供给政策)两个角度,基于联立方程模型、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创新相关政策的直接作用机制、间接作用机制以及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数量的绩效良好;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数量的绩效不高;创新政策与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质量绩效较低;创新政策与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经费促进作用显著;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数量的弹性呈现倒U型曲线、对企业研发经费的弹性呈U型曲线;企业研发经费对创新数量的贡献具有创新政策门槛效应;企业研发经费对创新数量的贡献具有政府研发补贴门槛效应;我国目前创新政策和政府研发补贴以促进创新数量为主,还不能有效促进创新质量,创新政策必须从重视创新数量向重视创新质量转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绍洪  彭长生  俞立平  
分析企业规模与创新政策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评估企业规模对创新政策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创新政策测度的基础上,从创新政策与政府研发补贴两个角度,综合采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创新政策、政府研发补贴、企业规模、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与企业规模负相关,不利于小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规模与政府研发补贴负相关,小企业更容易获得支持;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创新政策对创新成果的弹性更大;企业规模与创新成果正相关,小企业创新成果较少;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成果有轻微贡献;当创新政策较高时,创新政策对企业规模有轻度贡献;当企业规模较大时,创新政策与企业规模正相关。总体上,中小企业在创新政策方面机会大于挑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彦龙  
研究目标: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创新效率的收敛性,测度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带来的实际贡献。研究方法:构建随机前沿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采用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方法检验创新效率收敛性,并采用反事实计量方法测度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带来的实际贡献。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影响,对市场转化效率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政策实施后效率分布也更集中;研发效率的收敛主要是由东中西地区内部之间差距的缩小造成的,而市场转化效率的收敛是由三大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以及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共同造成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芷  李亚杰  
技术创新是竞争发展的永恒主题,辽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关乎辽宁老工业基地结构转型以及辽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何选择财政政策工具激励辽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是很关键的问题,不同的财政政策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抵税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但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抑制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财政政策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力不同,政府部门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施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欢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突破传统产业集群低端锁定与促成产业升级的政策尝试。基于2006-2019年中国26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设立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东中部地区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但对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与高行政级别城市相比,试点政策对一般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非资源型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但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能够强化政策激励、增强科技型人才储备和改善创新环境,进而对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庆福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特性,研发以及创新行为在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创新"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湖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分析发现,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存在着"高专利产出、低研发投入"的技术创新行为悖论,并且总体绩效也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应通过培育规模企业、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相关制度来调动高技术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湖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层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计量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影响高技术产业绩效时受创新环境、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制约。当创新环境指数、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影响的边际效应较大;反之,边际效应较小。劳动者素质和金融环境由于不太能满足创新需求,从而并未显著影响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边际效应。因此,可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善金融环境,增强研发投入的作用效果,实现高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姬中洋  李彦龙  
根据2009—2016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研发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非研发创新对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距的影响,最后采用反事实计量研究方法对非研发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水平和收敛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不利于非研发创新效果的提高,而企业规模和出口强度有利于提升非研发创新效果;从全国层面看,非研发创新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在西部地区最小,从而显著扩大了创新绩效的差距;从地区层面看,非研发创新也拉大了东中西内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差距,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非研发创新对东部和中部的贡献为上升趋势,近年来非研发创新增长大约使东部和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大约增长了5%。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新春  李胜文  张书军  
本文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估算中国1998—2007年高技术与非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中资金和劳动的单要素效率,结果显示:资金效率远低于劳动效率,这是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劳动效率对创新效率的贡献比资金效率大。从劳动效率来看,东部高于中西部,高技术产业高于非高技术产业,但对资金效率而言却恰恰相反,创新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的浪费。目前提高创新产出的关键不是扩大资金投入,而是提高劳动投入和改善资金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王艳玲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世界高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有多种激励手段,其中税收政策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文章比较各个国家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使用的税收政策,总结各国家税收政策的相同点,如研究开发支出的减免政策、研究开发设备的折旧政策,以及各国针对高技术产业所特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中借鉴和学习各国所采用的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期为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手段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站  徐喆  刘宇佳  赫子嫱  
科技政策由于能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从综合性、一致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来度量科技政策的组合特征,通过建立科技政策组合特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阶段影响的系列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找到科技政策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绝大部分模型的综合性和一致性的效果都较好,说明我国科技政策所包括的类别、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所体现的方面都比较齐全,协同程度也较高。第二,均衡性存在很多问题:政策目标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政策之间发展强度不均衡;鼓励基础研究政策内各个方面政策发展强度不均衡;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研发方面的政策发展强度不均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钊  王良虎  
基于2000-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29个省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以专利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高于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并且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由此表明我国高科研投入与低实际产出的矛盾依然存在;②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与科技转化阶段的影响效应不同;③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规模、政府资助合理匹配可放大政策效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范允奇  徐玉生  
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研究腐败和政府R&D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腐败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存在腐败时,政府R&D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负向的规模效应和正向的结构效应,最终结果依赖于两种效应的净效应;政府R&D投入对腐败和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一般为正,即政府R&D投入增加弱化了腐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利影响。以2000—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技术创新效率,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玮  成力为  刘栋  
利用1996~2007年中国17个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选用Malmquist—Tobit两步法实证分析了不同R&D投入主体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及其分解变动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7年间高技术产业整体的创新绩效提升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对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主要源于规模效率低效,即整体产业的规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