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2)
- 2023(15438)
- 2022(13098)
- 2021(12238)
- 2020(10563)
- 2019(23946)
- 2018(23700)
- 2017(45199)
- 2016(24540)
- 2015(27057)
- 2014(26323)
- 2013(25737)
- 2012(23600)
- 2011(21242)
- 2010(20904)
- 2009(19326)
- 2008(18853)
- 2007(16933)
- 2006(14172)
- 2005(12146)
- 学科
- 济(96507)
- 经济(96406)
- 管理(74751)
- 业(73242)
- 企(62330)
- 企业(62330)
- 方法(47893)
- 数学(42084)
- 数学方法(41585)
- 财(27032)
- 农(25441)
- 中国(24130)
- 业经(21687)
- 学(21523)
- 技术(21035)
- 贸(18812)
- 贸易(18804)
- 制(18336)
- 易(18303)
- 地方(17686)
- 务(17634)
- 财务(17591)
- 财务管理(17552)
- 农业(16949)
- 企业财务(16700)
- 理论(15272)
- 银(14632)
- 银行(14572)
- 和(14514)
- 技术管理(14410)
- 机构
- 大学(344371)
- 学院(343889)
- 济(139120)
- 管理(136738)
- 经济(136440)
- 理学(119788)
- 理学院(118485)
- 管理学(116366)
- 管理学院(115736)
- 研究(110911)
- 中国(82314)
- 科学(71414)
- 京(70585)
- 农(63465)
- 财(61902)
- 业大(56832)
- 所(55679)
- 中心(52493)
- 研究所(51278)
- 农业(50549)
- 财经(50425)
- 江(50361)
- 经(45941)
- 北京(42958)
- 经济学(42655)
- 范(42279)
- 师范(41666)
- 院(40082)
- 州(39598)
- 经济学院(38808)
- 基金
- 项目(242340)
- 科学(191506)
- 基金(177853)
- 研究(168848)
- 家(157796)
- 国家(156523)
- 科学基金(134687)
- 社会(108559)
- 社会科(103137)
- 社会科学(103109)
- 省(96392)
- 基金项目(95285)
- 自然(90579)
- 自然科(88579)
- 自然科学(88550)
- 自然科学基金(87035)
- 划(81170)
- 教育(78406)
- 资助(71502)
- 编号(66057)
- 创(55155)
- 重点(54806)
- 部(53005)
- 成果(51530)
- 发(51242)
- 创新(50960)
- 科研(47649)
- 计划(46795)
- 国家社会(45392)
- 教育部(45257)
- 期刊
- 济(141491)
- 经济(141491)
- 研究(89341)
- 中国(61874)
- 学报(60558)
- 农(55409)
- 科学(54068)
- 管理(49557)
- 财(49227)
- 大学(44988)
- 学学(42948)
- 农业(37194)
- 教育(31283)
- 技术(29994)
- 融(26951)
- 金融(26951)
- 财经(24782)
- 业经(24260)
- 经济研究(23345)
- 经(21251)
- 业(20739)
- 问题(19225)
- 科技(18670)
- 技术经济(17974)
- 版(17601)
- 统计(16381)
- 商业(16157)
- 策(16126)
- 理论(15423)
- 业大(15419)
共检索到48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茗 梁元秀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投入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茗 梁元秀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投入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清香 赵文辉 张蓓蕾 谢姝琳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如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型董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型董事正向促进了二者间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在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不同,但是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挥技术型董事作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部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明 孙正星
基于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后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差距、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单独效应不显著,其通过与知识产权的共同作用负向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明 孙正星
基于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后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差距、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单独效应不显著,其通过与知识产权的共同作用负向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
企业创新是支撑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对品牌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第二,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使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创新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为理解品牌价值提升和品牌重塑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新解释,为相关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
企业创新是支撑品牌价值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对品牌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第二,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绩效期望落差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使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创新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为理解品牌价值提升和品牌重塑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新解释,为相关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伟岸 张宇浩
综合考虑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意识等因素,探索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研究知识产权环境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开展直接效应、间接传导、异质性传导机制分析,实证探究知识产权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环境的优劣与区域创新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在知识产权环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和中介效应中存在明显的调节效应,改善知识产权环境可以增强金融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同时抑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环境改善对东部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作用较小。根据研究结果,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及树立知识产权意识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丽敏 刘海波 许可
基于我国2012—2018年省级数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创新成果权益的保护进而激发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力的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高技术企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保障激发高技术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两条路径间接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一是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新技术的影响间接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首先影响到新技术,进一步影响到新产品,进而间接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以上两种路径中路径一发挥着主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霍启欣
文章基于2014~2020年OECD-DSTRI数据库、OECD-STRI数据库、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由适度阶段上升到过度阶段,其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由促进效应转变为抑制效应,且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Chow检验结果表明,该“倒U型”关系的拐点值为0.4986,其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90.52%的企业,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处于“适度区间”,表现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果因企业所有制、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还能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开放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在推进数字服务贸易领域有序开放的同时应积极防范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重视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铭壕 钱馨蕾 徐建玲
知识产权对地区创新的影响途径多种多样,目前中国主要通过引进发达国家FDI来模仿吸收先进技术。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制度,对FDI的引入和技术的模仿吸收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地区创新。为探讨知识产权如何通过影响FDI进而影响地区创新,本文利用全国2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研究知识产权如何通过FDI影响地区的创新能力。结果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地区创新有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越严格,地区创新能力越弱;(2)知识产权保护通过FDI对地区创新产生显著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越严苛,FDI流入对地区创新能力的抑制越强;(3)知识产权保护能影响FDI流入,知识产权保护越严苛,FDI流入越多,而FDI无法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因此,知识产权对地区创新产生负向影响,主要原因是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促进FDI流入,另一方面给予外商一定的垄断权,提高我国企业对FDI携带技术的模仿成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文豪 张敬霞 陈中峰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制度影响技术创新的行业差异,本文利用中国2006—2011年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基于行业技术特征和市场特征的视角,在不同技术复杂度、技术差距、需求规模和市场结构下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由出口贸易转向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引入;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通过国际技术引入获取技术进步;相对需求规模小的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大于弊;随着需求规模的扩大,应该弱化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市场结构趋于集中,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获取技术外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 行业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卫红 胥富俊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和创新产出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2010-2020年28个细分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有效发明专利产出的增加,且对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新产品销售收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竞争与研发投入影响创新产出。基于此,应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依照行业专利密集度选择适宜的创新路径、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以提升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基于1986-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吸收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知识产权风险的调节作用
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研究——环境不确定性、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
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
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理论分析框架
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产权示范性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市场特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基于产业差异的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校科技创新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