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9)
2023(12465)
2022(10530)
2021(9760)
2020(8112)
2019(18137)
2018(17970)
2017(33670)
2016(18385)
2015(20308)
2014(20372)
2013(19554)
2012(18131)
2011(16349)
2010(16862)
2009(15877)
2008(15612)
2007(14648)
2006(13050)
2005(11994)
作者
(52111)
(43708)
(43188)
(41071)
(27583)
(20518)
(19480)
(16595)
(16461)
(15802)
(14905)
(14417)
(14258)
(14042)
(13869)
(13320)
(13055)
(12731)
(12699)
(12441)
(11084)
(10701)
(10547)
(9998)
(9873)
(9777)
(9771)
(9541)
(8798)
(8771)
学科
管理(65397)
(63033)
经济(62934)
(61043)
(53918)
企业(53918)
(21875)
方法(21157)
(20545)
中国(20436)
(19567)
技术(18546)
业经(17834)
数学(16784)
数学方法(16488)
(15229)
(14354)
(14253)
银行(14220)
(13673)
地方(13318)
(13182)
(13051)
财务(13003)
财务管理(12973)
理论(12847)
技术管理(12811)
(12658)
金融(12651)
(12642)
机构
学院(256716)
大学(254008)
(103513)
经济(101044)
管理(99277)
研究(88460)
理学(83837)
理学院(82935)
管理学(81702)
管理学院(81169)
中国(68576)
(54293)
(53653)
科学(51111)
(43972)
(42564)
财经(40655)
中心(40556)
(40340)
研究所(39175)
(36632)
业大(34880)
北京(33742)
(33126)
(32992)
(32601)
师范(32245)
农业(31265)
经济学(30389)
财经大学(29724)
基金
项目(165689)
科学(131271)
研究(126157)
基金(118025)
(102688)
国家(101756)
科学基金(87216)
社会(79508)
社会科(75333)
社会科学(75321)
(66548)
基金项目(61428)
教育(58538)
(55700)
自然(54643)
自然科(53385)
自然科学(53363)
自然科学基金(52471)
编号(51501)
资助(47012)
成果(44077)
(39506)
课题(38030)
重点(37824)
(36685)
(36193)
(36097)
创新(36016)
(32702)
国家社会(32369)
期刊
(124787)
经济(124787)
研究(80913)
中国(61373)
(44006)
管理(42916)
(37974)
学报(36711)
科学(35482)
教育(35289)
大学(28642)
(28421)
金融(28421)
学学(26812)
农业(25093)
技术(24137)
业经(20683)
财经(20510)
经济研究(18991)
(17717)
问题(15316)
科技(14183)
(13377)
(13128)
(12948)
论坛(12948)
技术经济(12583)
现代(12448)
(11750)
国际(11683)
共检索到40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振涛  林琛  章文光  
本文界定了制度、政策、创新的概念及其关联,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一个支撑和引领创新的制度与政策分析框架,通过文献挖掘,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制度与政策做了汇总分析。研究认为,创新制度与政策正呈现日趋综合性、关注全过程、更加开放、更加注重扶持中小企业、更致力于人才引进以及知识产权形成的贸易壁垒加剧等特点,其方向在于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据此,提出中国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鹏  马向晖  
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重要的活跃期,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自主创新总体水平仍比较低,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关键技术装备基本依赖进口。为此,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斌  汪泓  
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从需求端设计创新政策,有效发挥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判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设计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必要性,从国家、政府、企业、公众4个层次需求者的不同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一个"四层六维八方面"需求面创新政策体系,为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换兆  王巧云  邓婉君  
在《美国创新战略》中,美国发起的清洁能源革命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加剧已非常激烈的新能源竞争;知识产权政策将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进一步升级,并逐步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新借口"和美国"敲打"中国的新手段;新的《横向并购指南》扩大了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中国企业在美开展并购活动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市场准入制度帮助美国企业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限制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此,中国应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实施影响的应对部署,加强对美国创新政策的研究以争取主动权,加强对WTO研发补贴、创新政策等相关规则的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伟海  罗敏  
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顶层统筹、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探索创新模式、推动军民双向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强化创新政策激励,打破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发展格局,着力建设各类军民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军民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军民协同创新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使国防科技创新根植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同时,以军事需求和国防科技创新带动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跃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星  董晓松  
通过梳理数字化革新的实施方式,从数字资源的垄断程度与功能属性提出数字化革新的组织形式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方式,最终给出数字化革新控制与评估的标准框架,涵盖用户导向、价值生成、能力获得、机遇捕捉四个主要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实施数字化革新战略管理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新型数字化产品、革新运营方式,还包括企业在新的数字化网络环境中捕捉新机遇,获得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星  董晓松  
通过梳理数字化革新的实施方式,从数字资源的垄断程度与功能属性提出数字化革新的组织形式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方式,最终给出数字化革新控制与评估的标准框架,涵盖用户导向、价值生成、能力获得、机遇捕捉四个主要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实施数字化革新战略管理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新型数字化产品、革新运营方式,还包括企业在新的数字化网络环境中捕捉新机遇,获得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峰  胡志民  
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在公共政策范畴中,围绕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系统厘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范畴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联,并探讨从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目标四视角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结构:从政策分析视角,按照政策类型分为强制性政策、宏观战略和落地实施政策;从政策制定视角,按照政策工具类型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从政策执行视角,按照创新主体类型分为政府、企业、公共研发机构等类型政策;从政策目标视角,按照价值导向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导向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追求中速高效的新常态,虽然国内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但一些行业产能相对过剩,而亚洲和澳洲基础设施建设依然需求巨大,且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资金和人才,完全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国际工程合作。因此,亟须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生产力南下战略引领下,加快构建国际工程合作创新体系。一是树立整体开发思维,二是建立"中国+东道国+发达国家"联营体,三是夯实属地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四是健全高质量经济运行架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良平  
退市制度的行政化理念导致退市过程中市场化原则和投资者保护原则难以体现,人为操纵和行政干预非常普遍,从而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孔凡萍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从科技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科技"发展特色的战略基点:"技术-科学"和"技术-工程"双驱动策略。然后在对国外创新战略概述和国内区域创新驱动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区域发展创新三螺旋创新主体理论,基于技术科学的创新驱动模式理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政产学研合作为界面、科技创新平台为引擎的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框架体系。并结合黄河三角洲科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锦希  孙晓东  
借鉴制度战略理论,构建以高管支持为中介变量的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拓展模型,以江苏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探索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战略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系实现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中介变量,高管对政策的认同有利于实现政策的激励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宁  
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规定》构建了集体合同的基本制度框架,但集体合同的实施却存在法定程序没有得到严格遵守、内容空洞、续签滞后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工会的建设,以使工会能够更好地代表劳动者并敢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同时通过立法强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力宁  李阳  黄朝峰  李北伟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鲜有研究针对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进行理论阐述及体制机制探讨。以我国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为研究背景,探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现实逻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国家实验室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指南,也是推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依据;(2)协同创新理论强调各类创新要素协调合作与相互作用,有助于国家实验室体系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3)合作博弈理论探讨决策主体均衡问题,对于实验室与外部单位建立良好互信决策机制大有裨益。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围绕政策引导、运行成长、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4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未来,国家实验室体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围绕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驱动因素、运行成效和科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