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1)
- 2023(8828)
- 2022(7533)
- 2021(7209)
- 2020(6147)
- 2019(13589)
- 2018(13640)
- 2017(26900)
- 2016(14070)
- 2015(15828)
- 2014(15089)
- 2013(15094)
- 2012(14305)
- 2011(13076)
- 2010(13632)
- 2009(12915)
- 2008(12878)
- 2007(12005)
- 2006(11088)
- 2005(9890)
- 学科
- 济(59758)
- 经济(59695)
- 业(56565)
- 农(45562)
- 管理(40254)
- 企(35500)
- 企业(35500)
- 农业(30087)
- 方法(20197)
- 中国(20119)
- 业经(19040)
- 技术(17754)
- 数学(17477)
- 数学方法(17368)
- 制(16319)
- 财(13398)
- 银(12761)
- 银行(12750)
- 行(12343)
- 技术管理(11944)
- 策(11899)
- 贸(11818)
- 贸易(11806)
- 易(11599)
- 体(11132)
- 地方(11034)
- 发(10810)
- 融(10469)
- 金融(10469)
- 农业经济(10054)
- 机构
- 学院(206185)
- 大学(201878)
- 济(93914)
- 经济(92203)
- 管理(83682)
- 理学(71578)
- 理学院(70951)
- 管理学(70137)
- 管理学院(69750)
- 研究(68698)
- 中国(56538)
- 农(48862)
- 财(42903)
- 京(41796)
- 科学(37595)
- 农业(36806)
- 所(34034)
- 业大(33227)
- 财经(33218)
- 中心(32445)
- 江(32252)
- 研究所(30183)
- 经(30096)
- 经济学(27196)
- 北京(26525)
- 经济管理(25670)
- 范(25294)
- 州(25246)
- 师范(25137)
- 经济学院(24543)
- 基金
- 项目(128179)
- 科学(102483)
- 研究(101173)
- 基金(92450)
- 家(79561)
- 国家(78391)
- 科学基金(67211)
- 社会(66462)
- 社会科(62640)
- 社会科学(62621)
- 省(51817)
- 基金项目(49259)
- 教育(44430)
- 编号(42409)
- 划(41668)
- 自然(39344)
- 自然科(38411)
- 自然科学(38401)
- 自然科学基金(37777)
- 资助(35443)
- 成果(34604)
- 创(32789)
- 发(29664)
- 创新(29604)
- 部(29479)
- 农(29004)
- 课题(28422)
- 重点(28061)
- 国家社会(27413)
- 业(27208)
- 期刊
- 济(114895)
- 经济(114895)
- 研究(65569)
- 农(53826)
- 中国(46067)
- 农业(36079)
- 管理(31202)
- 财(30011)
- 科学(27767)
- 学报(26609)
- 融(26448)
- 金融(26448)
- 业经(25366)
- 大学(22067)
- 教育(21729)
- 学学(20829)
- 技术(18211)
- 业(17533)
- 问题(16697)
- 财经(16233)
- 经济研究(15976)
- 农村(14383)
- 村(14383)
- 农业经济(14096)
- 经(13961)
- 技术经济(12416)
- 世界(12377)
- 科技(11865)
- 经济问题(11763)
- 贸(11101)
共检索到325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飞翔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978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这种小而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就显得十分急迫。本文首先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如何发展好家庭农场提出了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概念 合理性 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贵如 王双进 李健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小,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缺乏进入市场的能力,交易环节受损相当严重。只有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益。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业家庭经营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本文主要探讨苏南地区的农业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苏南农业应该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出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本文明确提出发展中小家庭农场是目前苏南农业经营的主要取向,并就如何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农业 集约化经营 家庭农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桂华
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政策目标。不同经营方式的差异源于在公有土地上达成的地权合约差异,农业劳动监督难题是影响农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种合约形式都是基于具体约束条件的权宜性选择。比较国有农场与农村的经营状况发现,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最理想的经营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问题,是改善家庭经营的关键。农业劳动监督成本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特定合约安排来降低,成功建立起经营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之后,组织化经营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土地公有制为不同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桂华
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政策目标。不同经营方式的差异源于在公有土地上达成的地权合约差异,农业劳动监督难题是影响农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种合约形式都是基于具体约束条件的权宜性选择。比较国有农场与农村的经营状况发现,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最理想的经营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问题,是改善家庭经营的关键。农业劳动监督成本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特定合约安排来降低,成功建立起经营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之后,组织化经营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土地公有制为不同地权合约安排提供制度空间,可调整的土地产权制度,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演进提供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富 孙美美 韩苏 王玲娜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普通农户都是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各自的内涵和特点。本文以家庭农场为基点,阐述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土地经营规模、组织特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地位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慧莲 王征兵 霍学喜
本文认为家庭农场严格界定标准应该包括: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需坚持一业为主,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坚决不允许长期雇工;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应因地因物制宜制定动态标准,机会成本标准是一种可参考的基准规模核算办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学书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组织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实行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在家庭经营、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等方面有独特的内涵。文章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相比,在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土地来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工商登记、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区别较大。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似,但两者在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规模化途径、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相比,都是国家积极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两者在组织形式、监督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志远 李尚红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我们在反思现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败得失的同时,不得不探求适合我国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从分析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特点入手,分析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模式和构建民营农场制度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积极效应。最终得出结论:要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我国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即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现代民营农场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晓峰
文章在对家庭农场内涵理解的基础上,从我国当下国情和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强调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文章还从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农村土地市场监管和培养新型家庭农场经营者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 主导 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飞
家庭农场不仅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融资障碍、技术水平、物流运输、人员素质等方面障碍,并根据障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明确"家庭农场"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已有关于"家庭农场"或类似提法的报道和实践,但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尚属首次。土地作为家庭农场的重要生产要素和平台载体,目前已经在家庭农场培育过程中发挥了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志帆 刘冠军
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生产方式的不匹配。具有规模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特点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标志着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四个家庭农场典型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视角提出了未来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思路。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经济 政府 市场 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亮 刘洋
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转型和农业商品化的需要,由此使得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必要。相比于其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其劳动和资本的合一使得家庭能够在农业种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比和参照分析,不仅能对家庭农场本身的功能进行定位,也能获得对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功能的新认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燕琼 魏玲丽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经营主体之一,其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问卷调查表明,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资金、培训等具有强烈的服务需求。农民合作社具有为家庭农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功能。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合作是满足其服务需求的有效路径选择。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要实现有效合作,应在增强农民合作社的凝聚力、培养双方的合作意识、注重合作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政府出台建立合作关系的支持政策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家庭农场经营 服务需求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