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08)
- 2023(17413)
- 2022(14363)
- 2021(13465)
- 2020(11503)
- 2019(25809)
- 2018(25570)
- 2017(50176)
- 2016(26222)
- 2015(29371)
- 2014(28540)
- 2013(28303)
- 2012(25697)
- 2011(22766)
- 2010(23241)
- 2009(22195)
- 2008(21160)
- 2007(18900)
- 2006(16673)
- 2005(15164)
- 学科
- 济(109227)
- 经济(109073)
- 业(101573)
- 管理(93646)
- 企(90936)
- 企业(90936)
- 方法(48155)
- 数学(39163)
- 数学方法(38726)
- 财(37402)
- 业经(34316)
- 中国(33959)
- 农(33550)
- 制(30343)
- 融(30157)
- 金融(30154)
- 银(29518)
- 银行(29501)
- 行(28443)
- 务(25734)
- 财务(25680)
- 财务管理(25630)
- 企业财务(24326)
- 农业(23254)
- 技术(22854)
- 体(21260)
- 贸(20190)
- 贸易(20170)
- 理论(19820)
- 易(19738)
- 机构
- 学院(366322)
- 大学(361875)
- 济(160230)
- 经济(157207)
- 管理(150400)
- 理学(128436)
- 理学院(127266)
- 管理学(125563)
- 管理学院(124857)
- 研究(112773)
- 中国(97736)
- 财(80878)
- 京(74412)
- 财经(63171)
- 科学(61244)
- 经(57358)
- 江(55269)
- 中心(55105)
- 所(53283)
- 农(52194)
- 经济学(49515)
- 业大(47433)
- 研究所(47159)
- 财经大学(46950)
- 北京(46587)
- 经济学院(44789)
- 州(43758)
- 商学(42151)
- 范(41833)
- 商学院(41784)
- 基金
- 项目(235494)
- 科学(189327)
- 研究(178723)
- 基金(173970)
- 家(147932)
- 国家(146620)
- 科学基金(129520)
- 社会(117480)
- 社会科(111673)
- 社会科学(111650)
- 省(91833)
- 基金项目(91768)
- 教育(81922)
- 自然(80713)
- 自然科(78924)
- 自然科学(78904)
- 自然科学基金(77568)
- 划(75561)
- 编号(71840)
- 资助(69870)
- 成果(57582)
- 创(54351)
- 部(53547)
- 重点(52219)
- 发(50500)
- 创新(50035)
- 制(49996)
- 国家社会(49168)
- 课题(48776)
- 教育部(47333)
- 期刊
- 济(178518)
- 经济(178518)
- 研究(111551)
- 中国(72927)
- 财(66604)
- 管理(62805)
- 融(50941)
- 金融(50941)
- 农(48552)
- 科学(45308)
- 学报(44063)
- 大学(36776)
- 学学(34909)
- 技术(34843)
- 教育(34121)
- 农业(32579)
- 财经(32258)
- 业经(30393)
- 经济研究(28227)
- 经(27759)
- 问题(23362)
- 技术经济(20228)
- 业(19133)
- 贸(19018)
- 理论(18483)
- 财会(18321)
- 现代(18150)
- 商业(17694)
- 国际(17101)
- 统计(16693)
共检索到56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钱振伟 丁江萍 张艳
在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如何创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制度安排,以便加强对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链条上的风险点的监管,克服市场失灵,防止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国家社会保障的系统风险?笔者利用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在反思美国金融混业背景下的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框架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创新中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安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年金监管 金融危机 制度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璇 代玉红
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意识理念、监管模式及制度完善方面存在弊端,这些弊端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既有前提性、现实性原因,也有关键性、根本性原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应重塑金融监管理念,确立金融监管主体,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云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监管的滞后与不足,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是信用评级发展的新兴国家,信用评级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国外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给我国以极大的警示,我国应吸取此次教训,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保障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业 问题 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熊俊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合理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核应该是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动态相容。我国信托业监管矛盾根源于内外激励约束的一致性缺失,使得信托业固有的机构监管模式与制度环境及信托本质难以耦合,弱化了监管效率。针对我国信托业监管制度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信托业监管模式优化的原则与思路,从制度变迁的主观绩效和客观绩效两方面探讨了信托业监管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信托业监管 制度相容性 帕累托改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抑制了出口企业创新活动;相对于国有企业或融资能力强的企业,金融危机对非国有企业或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较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机制能否适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结构并施之以有效监控等仍存疑问。因此,本文分别从初级、次级两级市场角度分析了碳金融危机形成机理,从基础资产实际质量空虚、碳衍生品证券化链条太长、过度创新使碳衍生品体系头重脚轻、过度投机使风险层层累积和分业监管导致监管漏洞五个方面分析了碳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由此分析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s)及其衍生品领域发生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从敦促投资者以CCERs项目实际碳减排能力为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俊周
金融危机前后的持续影响,不可避免地给技术创新带来严峻挑战,企业市场的萎缩、下滑会导致利润的直接减少,进而会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和创新产品开发数量的减少,同时,由于国家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推出,也大大增加了创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风险。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也为自主创新带来了难得的新机遇。第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带来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关机构对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的深刻反思。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对深化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的缺陷1.存在明显的监管真空和盲区。1999年《金融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支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企业无疑要承担主要责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金融企业及其高管们的表现并不光彩。危机告诉我们:金融企业由于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需要有更严格的社会责任;金融企业家们应该更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为此,我们应从立法层面、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企业 社会责任 反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桐 徐荣贞
文章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两大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对模型求解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与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路径的历史演变,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与最后贷款人机制。最后,讨论了"太大而不能倒"危机管理理念的缺陷,指出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监管制度的紧迫性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标 阮兢青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使许多中小企业因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提高、人民币大幅升值、融资难等问题而纷纷倒闭,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这次难关,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抛开了传统的融资方式,提出了金融工程技术、国际贸易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三种创新融资方式,为危机中的中小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发展,既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又要依靠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加强对价格行为的监管,已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的一出重头戏。今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也显现出我国价格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金琼 何平平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存在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覆盖率低、保障性水平低、接续性困难以及公平性不合理等方面。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社会保障 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