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2)
- 2023(15593)
- 2022(13599)
- 2021(12759)
- 2020(10696)
- 2019(24032)
- 2018(23919)
- 2017(45554)
- 2016(24705)
- 2015(27543)
- 2014(26901)
- 2013(26244)
- 2012(23743)
- 2011(21396)
- 2010(21508)
- 2009(20108)
- 2008(19311)
- 2007(17010)
- 2006(14868)
- 2005(13115)
- 学科
- 济(90348)
- 经济(90214)
- 管理(79328)
- 业(73407)
- 企(64216)
- 企业(64216)
- 方法(39449)
- 数学(32783)
- 数学方法(32373)
- 财(26252)
- 中国(24831)
- 农(24667)
- 业经(23183)
- 制(21841)
- 技术(20320)
- 学(20081)
- 理论(17643)
- 地方(17571)
- 务(16669)
- 财务(16597)
- 财务管理(16565)
- 贸(16332)
- 贸易(16319)
- 农业(16144)
- 易(15842)
- 和(15708)
- 银(15681)
- 企业财务(15664)
- 银行(15632)
- 体(15304)
- 机构
- 大学(341416)
- 学院(340367)
- 管理(136778)
- 济(131600)
- 经济(128619)
- 理学(118332)
- 理学院(117041)
- 管理学(115068)
- 管理学院(114436)
- 研究(110451)
- 中国(82305)
- 京(72186)
- 科学(67812)
- 财(63349)
- 所(54090)
- 农(50571)
- 江(50209)
- 财经(50020)
- 中心(49959)
- 业大(49142)
- 研究所(48960)
- 北京(45356)
- 经(45325)
- 范(45236)
- 师范(44817)
- 院(40630)
- 州(40579)
- 农业(39339)
- 经济学(38762)
- 财经大学(37194)
- 基金
- 项目(233547)
- 科学(184766)
- 研究(174533)
- 基金(168787)
- 家(145706)
- 国家(144454)
- 科学基金(125372)
- 社会(109594)
- 社会科(103698)
- 社会科学(103675)
- 省(92425)
- 基金项目(89829)
- 自然(80795)
- 教育(80571)
- 自然科(78906)
- 自然科学(78889)
- 自然科学基金(77463)
- 划(76933)
- 编号(71973)
- 资助(67878)
- 成果(58825)
- 创(52346)
- 重点(51851)
- 部(50916)
- 课题(49477)
- 发(49148)
- 创新(48137)
- 制(46030)
- 项目编号(45089)
- 国家社会(44406)
- 期刊
- 济(147605)
- 经济(147605)
- 研究(101529)
- 中国(68255)
- 管理(52860)
- 学报(51477)
- 财(49186)
- 科学(48106)
- 农(46684)
- 教育(43149)
- 大学(39538)
- 学学(36937)
- 农业(32146)
- 技术(29963)
- 融(28942)
- 金融(28942)
- 业经(25282)
- 财经(24136)
- 经济研究(23088)
- 经(20602)
- 科技(18490)
- 问题(18408)
- 图书(18239)
- 理论(16605)
- 业(16572)
- 技术经济(16158)
- 现代(15641)
- 版(15520)
- 实践(15198)
- 践(15198)
共检索到500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阜 李树文 孙锐
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关注近期国际上逐渐兴起的新型情绪研究主题,是对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理论前沿的补充。但目前组织情绪资源传递机制尚未明晰,阻碍了情绪理论深入发展。基于组织情绪能力形成与转化视角,首先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情境,将组织内领导-成员互动分为角色获得、角色扮演和角色习惯化3个阶段;组织内部场景情绪互动可以分为情绪刺激、情绪认知和情绪反应3个阶段;情绪资源螺旋分为个体单元内、单元间、组织行动体系内、体系间4个阶段和5个阶点;然后进一步从塑造、渗透与转化3条路径分析情绪资源转化为创新智力资源的动态机制;最后,对组织情绪研究结论与启示进行总结,并从前因、测量及文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组织情绪 资源转化 动态螺旋 情绪分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锐 李树文
在科技企业员工创造力的激发与实现过程中,情绪等软性环境变量是关键性的前置影响因素,在不同行业具有差异性影响效应。本文通过对电子通讯、先进机械制造等科技企业的问卷调研,并运用Bootstrapping和Sobel等方法分析发现:在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化工食品、软件服务行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对研发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外部互动在组织情绪能力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间扮演部分中介角色。其中,在化工食品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通过影响决策参与作用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通过影响外部互动作用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本研究有助于弥补国际上关于组织层次情绪能力研究的不足,深化了我们对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拓展至创新管理实践行业差异的认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锐 李树文
在科技企业员工创造力的激发与实现过程中,情绪等软性环境变量是关键性的前置影响因素,在不同行业具有差异性影响效应。本文通过对电子通讯、先进机械制造等科技企业的问卷调研,并运用Bootstrapping和Sobel等方法分析发现:在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化工食品、软件服务行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对研发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外部互动在组织情绪能力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间扮演部分中介角色。其中,在化工食品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通过影响决策参与作用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通过影响外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红丽 李建昌
应用社会认知理论,揭示创新情绪、情境信心对用户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情绪对用户创新行为同时产生直接和间接效应,并对个体行为发挥关键引导作用。同时还研究了用户与企业创新互动过程中的信任演进机制,测量了身份信任阶段对创新情绪以及用户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研究发现身份信任所表征的情境信心可以显著地增强用户的创新情绪并推动用户的创新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乘齐
组织间依赖是创新情景下组织间关系的本质,是创新网络形成的基础,但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创新情景下组织间依赖研究的综述,从而无法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集成。针对此现状,从组织间依赖的后果和前因两个方面对创新情景下组织间依赖研究进行回顾,对其成果和不足进行重点剖析,并提出该领域研究的概念模型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杰义 谷晗
虚拟团队已成为当今企业经营中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虚拟团队研究引人关注。虚拟团队的本质特点与中国儒家关系文化下社会网络关系的形成是直接矛盾,因此,合作型信息技术和中国文化情境将改变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形成机制。通过剖析合作型信息技术和中国文化情境下虚拟团队、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形成机制的理论构思,并对未来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型信息技术和中国文化情境下虚拟团队社会资本、知识贡献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少峰 张彪 卜令通 魏玖长
以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多家中型企业的325名员工为调查对象,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索了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在不合规任务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道德型领导缓解了不合规任务通过情绪耗竭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小禹 王晓杰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索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对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来自36个团队的259名服务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员工深层扮演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情绪衰竭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影响服务创新过程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团队服务氛围增强了深层扮演与情绪衰竭的负向关系以及深层扮演通过情绪衰竭影响服务创新过程的间接关系。服务型组织有必要通过情绪管理培训、塑造积极的团队服务氛围等措施降低员工情绪衰竭,从而提高服务创新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琼 张燕红 马金平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员工-工作(组织)匹配、情绪幸福与创新行为三者的关系纳入整体研究框架,探索三者之间的效应机制。研究表明:价值观匹配和能力-要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供给-需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正向影响工作热情,能力-要求匹配负向影响工作沮丧。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均通过工作热情影响创新行为。其中,工作热情在供给-需求匹配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因此,企业在员工甄选环节需注重人与工作、组织的匹配,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降低员工工作沮丧,进而促进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琼 张燕红 马金平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员工-工作(组织)匹配、情绪幸福与创新行为三者的关系纳入整体研究框架,探索三者之间的效应机制。研究表明:价值观匹配和能力-要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供给-需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正向影响工作热情,能力-要求匹配负向影响工作沮丧。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均通过工作热情影响创新行为。其中,工作热情在供给-需求匹配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因此,企业在员工甄选环节需注重人与工作、组织的匹配,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降低员工工作沮丧,进而促进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越兰 王莉
利用调研数据,研究了情绪智力在组织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中的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在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工龄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相关,工龄为4~7年的员工的创新性明显高于工龄为1~3年的员工。
关键词:
情绪智力 员工创新行为 组织创新氛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世勇 骆冬嬴 王艺晓 俞佳 杨春梦
基于追随力视角和自我验证理论,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员工追随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并讨论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和心理授权的调节效应。根据486份有效样本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在员工追随力与创新行为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心理授权在正向调节员工组织自尊与创新行为的同时也调节了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补充追随力视角相关研究,强调追随行为在领导过程中的同等重要性,对探索员工追随力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企业在甄选和培养员工以及日常管理实践上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左玉涵 谢小云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组织行为领域的情绪研究逐渐发展为一个主流研究主题。情绪具有多样的内涵和作用机制,系统梳理组织行为领域情绪研究中情绪的内涵并总结其作用机制有利于研究者对组织行为领域的情绪研究形成整体性的把握。本文首先厘清了组织行为领域情绪的概念内涵;然后在回顾情绪对组织中各类结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组织行为领域情绪的调谐机制、社会信息机制与动力机制,并分别述评了其作用特征;最后对上述三种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就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希望为组织行为领域后续的情绪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情绪 组织行为研究 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婕 樊耘 张旭
本文以情绪研究为焦点,以员工个体为研究对象,在组织管理层发动计划变革的背景下探究为何相同组织变革情境下员工行为却存在差异。重点研究员工在组织变革中情绪的唤起,以及唤起的情绪对其认知、动机与行为的影响。文章探讨了组织变革唤起员工情绪的过程;被唤起的情绪的效价与强度对变革认知五维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认知维度对不同动机乃至去动机的影响,进而深刻地揭示员工在组织变革中采取四种不同行为——积极支持、消极支持、积极反抗与消极反抗的心理机制。最后,本文还通过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观点进行讨论说明。
关键词:
组织变革 员工情绪 工作动机 抵抗变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左玉涵 谢小云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组织行为领域的情绪研究逐渐发展为一个主流研究主题。情绪具有多样的内涵和作用机制,系统梳理组织行为领域情绪研究中情绪的内涵并总结其作用机制有利于研究者对组织行为领域的情绪研究形成整体性的把握。本文首先厘清了组织行为领域情绪的概念内涵;然后在回顾情绪对组织中各类结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组织行为领域情绪的调谐机制、社会信息机制与动力机制,并分别述评了其作用特征;最后对上述三种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就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希望为组织行为领域后续的情绪研
关键词:
情绪 组织行为研究 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