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5)
- 2023(8995)
- 2022(7348)
- 2021(6974)
- 2020(5564)
- 2019(12157)
- 2018(12156)
- 2017(22468)
- 2016(11643)
- 2015(12703)
- 2014(11911)
- 2013(11605)
- 2012(10626)
- 2011(9715)
- 2010(9970)
- 2009(9306)
- 2008(9051)
- 2007(8648)
- 2006(7723)
- 2005(6674)
- 学科
- 农(48362)
- 济(47793)
- 经济(47646)
- 业(45622)
- 农业(32358)
- 管理(31860)
- 企(26920)
- 企业(26920)
- 业经(20983)
- 技术(16531)
- 中国(15617)
- 方法(13066)
- 地方(12570)
- 农业经济(12354)
- 技术管理(11327)
- 制(10831)
- 发(10789)
- 村(9480)
- 农村(9463)
- 发展(9125)
- 理论(9125)
- 展(9109)
- 策(9040)
- 数学(8805)
- 财(8766)
- 数学方法(8734)
- 建设(8637)
- 和(7963)
- 体(7871)
- 土地(7761)
- 机构
- 学院(158279)
- 大学(151048)
- 济(66426)
- 经济(65062)
- 管理(64004)
- 理学(55146)
- 理学院(54621)
- 管理学(53918)
- 管理学院(53605)
- 研究(51984)
- 农(44293)
- 中国(41589)
- 农业(32877)
- 京(30848)
- 科学(29567)
- 业大(28486)
- 财(27626)
- 江(26234)
- 中心(26028)
- 所(24316)
- 范(21751)
- 师范(21625)
- 研究所(21571)
- 财经(20907)
- 州(20492)
- 经济管理(20267)
- 农业大学(20181)
- 经(19003)
- 省(18879)
- 北京(18706)
- 基金
- 项目(105130)
- 研究(85725)
- 科学(84727)
- 基金(74066)
- 家(62769)
- 国家(61976)
- 社会(57478)
- 科学基金(54478)
- 社会科(52916)
- 社会科学(52901)
- 省(45195)
- 基金项目(40163)
- 教育(37778)
- 编号(37162)
- 划(35014)
- 自然(30976)
- 自然科(30276)
- 自然科学(30273)
- 自然科学基金(29790)
- 成果(29650)
- 创(28445)
- 农(27422)
- 资助(25896)
- 创新(25459)
- 课题(25346)
- 发(24933)
- 部(23065)
- 重点(22984)
- 业(22950)
- 国家社会(22919)
共检索到251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略,也是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抓手。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工作机制,分阶段、分步骤,统筹协调,扎实推进。
关键词:
山西 新农村建设 思路 重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继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利益的合理补偿,实质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长期以来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因此,各地应立足实际,找准制约农业和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新性地进行建设,切忌将其作为主要满足政绩需求的政治运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建萍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邓小平的农村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指导思想:实现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战略思想:完成从"两个大局"到"两个趋向"的历史跨越;指导方针:实施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归自己的"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转变。
关键词:
新农村 理论 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正国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中介组织创新的需求,并探讨了农村中介组织创新的制度供给。认为要实现农村中介组织创新的均衡,必须从加快相关法制的建设、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来改变农村中介组织创新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中介组织 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蓓 万俊毅 周文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现代农业教育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整合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等服务要素,通过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路径输送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研发应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刘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本文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因,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于制度创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一系列改革。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二元结构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情况和对技术创新强烈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作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引擎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善亿万农民生活的大事,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创业、创新意识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因此,在农村开展创业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内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一、切实做好“多予”文章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去讲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方面做文章,这次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是在“多予”上下功夫,说到底是一个加大投入增加“钱”的问题。财政肩负着筹措分配资金、管理使用资金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清峰 郭晓枫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迎光
农村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社应以专业社为主,综合社为辅,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应成立联合社,同时加强社间合作。农村合作社应实行国际化经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加快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新农村 综合社 专业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建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大多偏重于落实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新武 雷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财政支农政策 政策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红英 许照红
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制度设计,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经济资本的支持,还需要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看,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提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关键词:
主体 参与 社会资本 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