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3)
2023(8954)
2022(7324)
2021(6945)
2020(5537)
2019(12103)
2018(12089)
2017(22343)
2016(11579)
2015(12620)
2014(11827)
2013(11503)
2012(10529)
2011(9609)
2010(9863)
2009(9219)
2008(8966)
2007(8591)
2006(7641)
2005(6600)
作者
(30007)
(25880)
(25185)
(23709)
(15767)
(12345)
(11096)
(9765)
(9684)
(8912)
(8746)
(8384)
(8018)
(7788)
(7543)
(7499)
(7404)
(7283)
(7108)
(7059)
(6249)
(6229)
(6207)
(6044)
(5897)
(5833)
(5757)
(5486)
(5287)
(5056)
学科
(48338)
(47678)
经济(47532)
(45544)
农业(32340)
管理(31704)
(26844)
企业(26844)
业经(20948)
技术(16490)
中国(15506)
方法(13043)
地方(12508)
农业经济(12352)
技术管理(11320)
(10771)
(10701)
(9474)
农村(9457)
发展(9117)
(9101)
理论(9072)
(9023)
数学(8795)
数学方法(8726)
(8713)
建设(8617)
(7928)
(7838)
土地(7749)
机构
学院(157634)
大学(150336)
(66260)
经济(64914)
管理(63835)
理学(55019)
理学院(54498)
管理学(53805)
管理学院(53492)
研究(51770)
(44219)
中国(41278)
农业(32828)
(30637)
科学(29461)
业大(28420)
(27460)
(25990)
中心(25894)
(24182)
(21616)
师范(21491)
研究所(21485)
财经(20810)
(20290)
经济管理(20242)
农业大学(20161)
(18918)
(18674)
北京(18547)
基金
项目(104896)
研究(85479)
科学(84569)
基金(73961)
(62698)
国家(61907)
社会(57379)
科学基金(54421)
社会科(52824)
社会科学(52809)
(45078)
基金项目(40113)
教育(37623)
编号(37012)
(34916)
自然(30947)
自然科(30251)
自然科学(30248)
自然科学基金(29765)
成果(29492)
(28403)
(27419)
资助(25838)
创新(25420)
课题(25215)
(24887)
(23017)
(22933)
重点(22927)
国家社会(22892)
期刊
(86643)
经济(86643)
(52313)
研究(46350)
中国(43305)
农业(35548)
教育(23239)
科学(22286)
管理(21991)
业经(21842)
学报(21041)
(19443)
大学(18192)
(16936)
金融(16936)
学学(16851)
(16322)
技术(15452)
农业经济(14477)
农村(13924)
(13924)
问题(11708)
科技(10614)
(10183)
经济研究(10161)
财经(9739)
社会(9669)
世界(9508)
农村经济(9210)
技术经济(9180)
共检索到249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略,也是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抓手。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工作机制,分阶段、分步骤,统筹协调,扎实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继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利益的合理补偿,实质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长期以来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因此,各地应立足实际,找准制约农业和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新性地进行建设,切忌将其作为主要满足政绩需求的政治运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刘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本文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因,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于制度创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一系列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情况和对技术创新强烈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作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建萍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邓小平的农村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指导思想:实现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战略思想:完成从"两个大局"到"两个趋向"的历史跨越;指导方针:实施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归自己的"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正国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中介组织创新的需求,并探讨了农村中介组织创新的制度供给。认为要实现农村中介组织创新的均衡,必须从加快相关法制的建设、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来改变农村中介组织创新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蓓  万俊毅  周文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现代农业教育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整合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等服务要素,通过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路径输送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研发应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文胜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大了支农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得机遇,未来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更热了,许多新闻界的记者朋友说,他们已经在安徽跑了些地方, 找到了些“房也漂亮、路也漂亮”的典型村庄,以为那就是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我想这样理解新农村建设可能会有麻烦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世录  
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本文根据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结合金堂县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指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一、切实做好“多予”文章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去讲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方面做文章,这次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是在“多予”上下功夫,说到底是一个加大投入增加“钱”的问题。财政肩负着筹措分配资金、管理使用资金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名词,无论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或者是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多次出现在中央的有关文件中。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建立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新的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具有新的内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善亿万农民生活的大事,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创业、创新意识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因此,在农村开展创业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内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逐步深入的进行。但我们认为,仅如此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系统地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原则、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内容等方面透视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希望能给有关部门以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