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6)
- 2023(15773)
- 2022(13753)
- 2021(12933)
- 2020(10812)
- 2019(24890)
- 2018(24833)
- 2017(47754)
- 2016(25647)
- 2015(28645)
- 2014(28555)
- 2013(27847)
- 2012(25358)
- 2011(22744)
- 2010(22620)
- 2009(20267)
- 2008(19531)
- 2007(16941)
- 2006(14684)
- 2005(12579)
- 学科
- 济(98029)
- 经济(97916)
- 管理(76752)
- 业(72917)
- 企(62973)
- 企业(62973)
- 方法(46734)
- 数学(39637)
- 数学方法(39034)
- 中国(27051)
- 农(26443)
- 财(25380)
- 业经(23903)
- 地方(21350)
- 技术(21029)
- 学(20956)
- 理论(18962)
- 制(18340)
- 农业(17826)
- 和(17011)
- 贸(16717)
- 贸易(16703)
- 易(16141)
- 务(15949)
- 财务(15871)
- 财务管理(15835)
- 银(15199)
- 银行(15164)
- 环境(15047)
- 企业财务(15007)
- 机构
- 大学(348596)
- 学院(346522)
- 管理(142486)
- 济(134760)
- 经济(131744)
- 理学(123775)
- 理学院(122474)
- 管理学(120233)
- 管理学院(119585)
- 研究(110111)
- 中国(82397)
- 京(73245)
- 科学(67998)
- 财(62451)
- 所(52789)
- 中心(52097)
- 江(51518)
- 农(51058)
- 业大(50396)
- 财经(49723)
- 研究所(48037)
- 范(47139)
- 师范(46722)
- 北京(45826)
- 经(45266)
- 州(41817)
- 院(40800)
- 经济学(39698)
- 农业(39492)
- 师范大学(37653)
- 基金
- 项目(242693)
- 科学(191995)
- 研究(180288)
- 基金(175575)
- 家(151586)
- 国家(150249)
- 科学基金(130984)
- 社会(113178)
- 社会科(107211)
- 社会科学(107186)
- 省(95984)
- 基金项目(93705)
- 自然(85207)
- 教育(83972)
- 自然科(83275)
- 自然科学(83253)
- 自然科学基金(81737)
- 划(80090)
- 编号(74271)
- 资助(71188)
- 成果(59849)
- 重点(53809)
- 创(53710)
- 部(53292)
- 发(51186)
- 课题(50692)
- 创新(49452)
- 项目编号(46383)
- 教育部(46277)
- 科研(46236)
- 期刊
- 济(145104)
- 经济(145104)
- 研究(101373)
- 中国(68010)
- 管理(53971)
- 学报(52348)
- 科学(48324)
- 财(47734)
- 教育(45621)
- 农(45369)
- 大学(40864)
- 学学(37552)
- 技术(33234)
- 农业(31345)
- 融(28385)
- 金融(28385)
- 业经(24682)
- 图书(23500)
- 财经(23420)
- 经济研究(22417)
- 经(20014)
- 问题(18456)
- 科技(18309)
- 技术经济(17109)
- 理论(17033)
- 书馆(16448)
- 图书馆(16448)
- 业(16333)
- 版(15790)
- 实践(15696)
共检索到505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供法
近年来,天台山文化研究在海内外兴起,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天台山文化的特质、探源方法、内核、地位和当代价值几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推进天台山文化的思考,提出推进天台山和合文化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方向:以中华和合文化的发展史为背景,以天台山儒、释、道三教的和合史为主线,以"和合二圣"的演变史为辅线,超越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既有视域,站在治国理政、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高度,揭示天台山和合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
天台山 和合文化 当代价值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善蒙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天台山和合文化,则是基于天台山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和合文化的表现形式。学界关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它和中华和合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等这些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缺乏梳理。本文从天台山的文化特质出发,从文化地理、历史演进和思想脉络角度的考察出发,认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是台州地域内因"和合"思想而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以儒、释、道三教圆融为核心,以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为突出代表,是天台山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宏敏
王阳明本人与黄绾、应良、金克厚、潘瑊等台州籍的阳明弟子,以及王畿、钱德洪、薛侃、郑善夫、应典、陈明水等阳明学者,均与以"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关系密切。故而作为浙江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学术拼图的阳明学,便有理由成为"儒佛道三教萃于一山"的天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的提出与论证,则可以为阳明学地域化的学术传播与地域化阳明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样本。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者 天台山 台州阳明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吕志伟 边才苗
在浙江天台华顶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生长于多种林分中。对生活在落叶阔叶林林隙内和林缘灌草丛中的云锦杜鹃幼树(树高80~130 cm)的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林隙内的幼树树冠窄小,枝倾角较大,分枝相对较长,但分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植株下层的枝条差别更大。说明在光照条件差的生境中,幼树的高生长显著,从而可尽快摆脱光胁迫的制约。②林隙内的幼树叶倾角相对较小,尤其是下层枝条的叶片部分比较平展,这可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散射光;而枝径比以及枝、叶的方位角等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幼树的各级分枝均以单轴分枝为主,但顶端优势不甚明显,使树冠具有合轴分枝的形态特征。由此可...
关键词:
植物学 云锦杜鹃 微生境 构型 天台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 :多数落叶阔叶树种的龄级不完整 ,种群存活曲线不表现为线性关系 ,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常绿阔叶树种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或增长型。七子花种群和短柄种群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其他多数落叶树种的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木荷和短尾柯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各优势种群从小树到大树集群强度逐渐降低 ,种群呈扩散趋势。图 2表 4参 9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钟柏昌 黄水艳
作为现代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与应用。传统合作学习以静态分组为主,然而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构成应考虑学习者状态进行动态分组,否则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与旁观者效应、角色固化、负面的小组思维效应和合作倦怠等问题。鉴于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动态分组研究的国际进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关键词检索和滚雪球方式在国际权威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获得1991-2020年发表的21篇代表性学术论文作为综述样本。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归类分析,本研究发现有关动态分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种学习环境:传统学习环境、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环境和移动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环境。基于文献综述结果,本研究建议后续研究可以从夯实动态分组理论基础,突破动态分组的关键技术、探索动态分组的新角度等方面寻找切入点。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协作学习 动态分组 分组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枭鹰
分析了文献综述的学术意义、核心问题和常见误区。认为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元研究,应揭示研究文献生发的逻辑历史生态,展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研究文献之间的关联性。成功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它不仅具有"述性",更具有"综性",即是描述与解释、欣赏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
关键词:
元研究 文献综述 学术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贺亮 龚唯平
本文从创意产业的外延内涵、集群网络组织以及产业组织链等角度入手,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述评。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定义及分类的差异源自于各国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创意集群的网络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生产网络、创意网络以及社会网络三个方面;而创意产业价值链形成包括"价值扩散"与"分工协作"两条途径。
关键词:
创意产业 集群网络组织 创新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蔡辉华
以大小级代替年龄结构对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优势种群密度动态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针叶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进程中,马尾松Pinus masonniana种群的密度逐渐降低,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木荷Schima superba种群在3个群落中密度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甜槠Castanopsis eyrei种群仅出现在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在针阔混交林中甜槠种群密度较大,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在常绿阔叶林中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分布格局随演替进程而变化,衰退型种群多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而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应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浙江省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天台山次生森林从针叶林到针阔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呈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 ,次生演替序列 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 (包括幼苗及幼树 ) >乔木层 >草本层。在 3种群落类型中 ,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表 4参 9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庆德 乔夫
企业集团是一个多口径的复杂概念,其建设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资本运作等多个方面。通过文献综述,从企业集团的定义、企业集团的产业建设、所有权控制权建设和同社会的交互四部分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尝试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未来企业集团的研究,在对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一步细化研究之外,也应借助更加先进的理论,将现有的局部问题加以总结以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近期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提出的"魔方经济"概念,可以引入企业集团构建研究当中以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宝山
近年来,技术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获取创新技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从理论上来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技术并购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技术并购的独特特征还缺乏充分的了解。为此,本文基于事前因素、事后效应、边界条件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技术并购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中西方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情境下的技术并购的研究结论,既有与西方相一致之处,也有与西方相区别之处。第一,中国企业技术并购在创新特征上与西方企业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中国的企业技术并购都起到了促进创新的作用,呈现出了单一正面效应,不同于西方的"技术并购效应悖论";第二,制度激励和脱离制度约束是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并购行为的重要动机,而国外企业没有这类动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本文探讨了技术并购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的未来选题方向,并呼吁加强对中国独特制度环境的研究。
关键词:
技术并购 创新 中国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宝山
近年来,技术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获取创新技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从理论上来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技术并购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技术并购的独特特征还缺乏充分的了解。为此,本文基于事前因素、事后效应、边界条件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技术并购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中西方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情境下的技术并购的研究结论,既有与西方相一致之处,也有与西方相区别之处。第一,中国企业技术并购在创新特征上与西方企业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中国的企业技术并购都起到了促进创新的作用,呈现出了单一正面效
关键词:
技术并购 创新 中国制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军辉 谭宗颖
[目的/意义]创造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力评价是创造力研究的核心内容。面向科研领域,从情报学视角调研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评价科学创造力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从基本概念、应用发展历程及独立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几个方面介绍和评述文献计量评价科学创造力的发展情况。[结果/结论]利用文献计量手段对科学创造力进行评价,为情报学学科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关研究均有待深入,后续可从理论探索、知识评价、合理评价几个方向进行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