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0)
2023(11670)
2022(9449)
2021(9120)
2020(7257)
2019(16317)
2018(15768)
2017(28929)
2016(15272)
2015(17250)
2014(16244)
2013(15893)
2012(14934)
2011(13825)
2010(13782)
2009(12963)
2008(12941)
2007(11643)
2006(10447)
2005(9223)
作者
(42050)
(35622)
(35390)
(33595)
(22706)
(16783)
(15658)
(13570)
(13514)
(12458)
(12382)
(11764)
(11346)
(11329)
(11122)
(10897)
(10435)
(10261)
(10180)
(9665)
(8891)
(8433)
(8419)
(8231)
(7991)
(7955)
(7800)
(7503)
(7240)
(6944)
学科
(66849)
经济(66681)
管理(45612)
(45541)
(38596)
企业(38596)
方法(28008)
中国(22496)
数学(21791)
数学方法(21575)
(19035)
业经(17634)
技术(17048)
(14052)
(14013)
(13771)
贸易(13761)
理论(13737)
(13460)
(12717)
农业(12506)
技术管理(12298)
(11788)
(11038)
银行(11019)
(10736)
(10567)
金融(10565)
地方(10236)
环境(9928)
机构
大学(226596)
学院(223124)
(101355)
经济(99715)
管理(84923)
研究(81787)
理学(73420)
理学院(72543)
管理学(71527)
管理学院(71085)
中国(62205)
(48291)
科学(46346)
(44970)
(40019)
研究所(36521)
财经(36127)
中心(35190)
经济学(33152)
(33136)
(32371)
(32035)
(31047)
北京(30973)
师范(30829)
经济学院(29671)
(29121)
业大(28495)
财经大学(27080)
师范大学(25281)
基金
项目(148743)
科学(120731)
研究(113125)
基金(111137)
(97012)
国家(96207)
科学基金(82699)
社会(77713)
社会科(72737)
社会科学(72718)
基金项目(57678)
(55206)
教育(51984)
自然(49591)
自然科(48572)
自然科学(48557)
自然科学基金(47808)
(47632)
资助(43583)
编号(43277)
(36867)
成果(36459)
(34885)
重点(34203)
创新(33556)
国家社会(33439)
(32930)
课题(31110)
教育部(30701)
中国(30163)
期刊
(112408)
经济(112408)
研究(72240)
中国(48293)
管理(34704)
科学(33307)
(33075)
学报(32175)
(30803)
教育(29487)
大学(25680)
学学(23800)
农业(21482)
(19289)
金融(19289)
经济研究(19260)
财经(19026)
技术(18861)
(16722)
业经(16150)
问题(14522)
(13830)
世界(13361)
(12484)
技术经济(12292)
科技(12194)
国际(11947)
(10407)
(10310)
论坛(10310)
共检索到339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永秀  
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即将走过百年历程;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六十余载。历史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以及科学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创新提出实现生产目的有效途径,是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社会出现的新矛盾,生产力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广大人民提出的新诉求,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研判当下,创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阐释其新内涵、拓展其实现途径。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历史回顾基于对当时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白永秀  宁启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我们的生产目的,其内涵表现为对经济生活的需要、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对公平正义的需要。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根本路径是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来达到,在实现方式上则要依靠"四位一体"的实现主体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计划与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机制来完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庭天  
通过生态政治的渊源介绍和阶段划分,归纳了生态政治化的一般规律和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联系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了生态问题政治化解决的迫切性,并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政治化。从"科学性、全面性、人文性、和谐性、公正性、民主性、有序性"等方面总结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振坤  
一 根据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在中国农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采取何种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的八条原则,依据中央提出的原则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我以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总起来说,似应包涵:经济繁荣共富,政治稳定民主,文化进步健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菊波  
随着我国财政由新民主主义财政向社会主义财政过渡这个伟大转变的完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也逐渐形成.作者通过对财政的性质和作用、税收的重要性和作用、国债、财政制约经济波动、三大平衡、改进财政体制等一些主要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指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对建国后头七年的财政经济工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它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财政思想,吸收了前苏联财政理论的科学成份,富有创造性,其中一些理论在财政学术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研究中国当代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发展史,对于今天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和保障劳动和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实现途径因为基于社会现实需要而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实现途径是,废除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以实际劳动时间充当生产和分配尺度的产品生产和产品交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途径是,重新认识和发挥资本的作用、发展价值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实现途径则不完全一样。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所有制形式创新,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特征和实现途径的有机统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伟艳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基本理论,生产形式包括劳动交换形式与劳动分配形式即资源配置方式。马克思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态两个方面。在对前苏联、中国等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列宁、邓小平、中共中央以及中外学者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相关理论。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生产形式新的表现形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岩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生产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劳动形成的生产力与人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总是交织在一起,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的,生产关系规定生产目的,生产目的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从不同方面无偿提供"自然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提供的"自然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在资本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并使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三点基本思路: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公众参与的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建立中国社会体制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制度环境;以及通过优化利益格局,再造微观主体,创新运行方式,建构中国社会体制运行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社会生产目的及其实现保障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生产目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生产目的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体经济发展地位下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协调不合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生产目的,需要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重视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努力促进经济均衡化发展、优化升级经济结构、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谢磊  马士华  桂华明  黄培  
加工装配式供应链中,零部件加工和产品装配往往在不同地区进行,制造商所需的零部件种类多,而且是相关性需求,又无法集中控制所有的供应商,造成供应物流管理困难。在企业调研、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供应物流二维协同理论,注重多个供应商与下游制造商的协同,同时考虑各个供应商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满足下游制造商的需求;设计供应物流协同指标,分为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供应商之间协同、物流服务能力3个方面;经过小样本测试修正协同指标,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e-works合作,发放问卷收集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应物流二维协同理论结构和指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孟捷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来源,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它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来源。其二是当代西方新兴政治经济学,如演化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斯拉法主义经济学等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土地私有制最终会让农民失去土地甚至不能完整地占有自己,违背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农村改革中,我国应坚决避免土地私有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守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魂"。当然,也要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骗取国家农业补贴与涉农专项资金的行为和欠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结构等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现象。对此,应自上而下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严格审核涉农资金发放的全过程,打击一切践踏农民利益的行为,改善农业生产人员学历结构,加大对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在农村土地确权后,村集体应更积极地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经营过程中的利益,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奇  
<正>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研究成果集结成《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1月)一书。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